製鞋被視為傳統產業,近年面臨嚴重人才流失問題,陳維家務實地說:「現在叫年輕人花10年學做鞋,誰鳥你呀?掉頭就走了,但假設企業能提供一個遠景,加上透明管理,才能說服年輕人加入這份工作。」事實上,人才是陳維家堅持IPO的最大動機,他的團隊曾付清大、交大徵才,卻被年輕人以「我的學長姐們都進台積電,做鞋子我們不懂啦!」打槍。
【捷足稱王番外篇】越南暴動員工全撤董仔堅留守 「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上市為傳產爭口氣

明知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運動產業成為重災區,為何堅持按照既定計畫,甚至無懼在最低谷時上市?陳維家說:「我們這產業其實有點像流氓生意,需要合作打群架,過程中大家一起幹過活、一起努力才能凝聚共識,團隊裡有人當班長、有人當隨同,也就是老一輩說的革命情感,成功必須是整個團隊,而不是個人,我認為管理者只是起個頭,我把IPO的平台架好,變成更有制度、可延續的管理模式,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和泰汽車董事長曾感嘆『我們搶不贏台積電』,殊不知若看到製鞋產業,我們可能不只大輸台積電,也搶不贏TOYOTA,人才還是各產業面臨最迫切的需求。」陳維家也以美國為例,他認為美國產業過度傾向金融業,在缺乏藍領支撐下,未來勢必出現斷層,「當然美國人都很棒,連馬桶東能自己修,但很多產業還是必須回歸專業化,台灣拚命發展科技業,未來也可能這種隱憂。」
為了提供年輕人看得到的遠景,對於建築很有想法的陳維家,堅持將總部設在台中七期,他坦言:「我當然也可以設在草屯、南投,地價更便宜,但對年輕人來說,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我希望給大家方便。」目前已在七期購地的他,未來將自建總部,將規劃幼兒園、足球場、游泳池與健身房,甚至不排除開放給一般人使用。

「建築物不是只有辦公、住、睡覺功能,然後就離開,這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要如何讓建物發揮最大功效,甚至對外開放,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凡事親力親為全力以赴,7年前越南爆發513排華暴動,所有員工連夜撤離,只剩陳維家死守工廠,他也是唯一留在當地的台商。
「所有人都上了遊覽車,警察問老闆去哪裡?發現只有我一個人留下來,他們就派部隊留下來陪我,還把我們公司當成保護台商的典範。」當時陳維家唯一信念就是確保工廠安全,防止暴徒衝進來放火,「我們當過兵,知道怎麼安排應對,心裡一點都不會怕!」
談到自己管理哲學,頗能容錯的陳維家凡事以身作則,必要時再搭配碎碎念,「念得通的人就會有迴響,所以有些人離開後,都會說前老闆(指陳維家)好像說過什麼,再連絡時都會想起這些話,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子,錯過了就過了,時間才是最公平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也讓陳維家學著授權,終極目標是希望團隊強盛而不是主事者一人獨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