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為台灣加油的50天 賈永婕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微解封那週,我們終於跟賈永婕約在公司拍專訪照。她原訂7月底送大女兒出國留學,因種種考量而取消。
微解封那週,我們終於跟賈永婕約在公司拍專訪照。她原訂7月底送大女兒出國留學,因種種考量而取消。
6月至今,賈永婕一舉一動都是全民話題。從救命神器到總統認證的國民美少女,她一次次化解爭議,還帶動各界捐贈醫護物資的風氣。
受訪時,她說自己沒什麼大道理。她只是怕無聊,喜歡鬼吼鬼叫,為別人打氣,自己也很開心。她最無法接受,事情已到眼前,卻因害怕成為箭靶而不理。其實,早在得到三鐵貴婦、豪門逆媳、國民女神的稱號前,她就是不滿前後段班分類、寧願翻牆被記過的叛逆少女。

賈永婕 小檔案

  • 生日:1974年7月21日
  • 現職:CH Wedding總經理
  • 家庭:夫王兆杰(德杰集團執行董事)、育有2女1子
  • 學歷:英國考文垂大學傳播學系
  • 經歷:《繞著地球跑》《娛樂晚點名》主持人,著有《51.5公里的瘋狂:賈永婕的三鐵美麗人生》《賈永婕的10個婚紗愛情故事》《鐵人媽媽賈永婕的Brunch》
「台灣!」「加油!」「台灣!」「加油!」偌大的東京巨蛋,此起彼落彷彿要力挽狂瀾的吶喊─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球迷大概很難忘記中華隊對戰古巴那場反差。前一日,台灣跟日本才上演屏息到最後一刻的死鬥,隔日卻因筋疲力盡,一路被對手砲轟,眼看就要提早結束賽局,喪氣的觀眾跟選手一樣,頭低得不能再低,突然,一個超過175公分、穿著比基尼加外套、胸口貼著國旗貼紙的女生站了起來─「台灣!」眾人像醒了過來─「加油!」有如學校裡的康樂股長,她喊破喉嚨帶著台灣球迷一起為中華隊加油,觀眾席一角漸漸熱了起來。最終台灣以0比14敗給古巴,但場上的觀眾不至心灰意冷,也不會忘記那天跳出來的賈永婕。
賈永婕是有名的「三鐵貴婦」,曾泳渡英吉利海峽、紐約哈德遜河以及惡魔島到舊金山。(李鍾泉攝)

募救命神器 引爆話題

今年5月,台灣防疫也像一場棒球比賽。上半局打得意氣風發,下半局一個閃神,大家亂了陣腳,不斷倍增的確診數,不知道在哪的疫苗,同島一命、看好了世界變成自嘲,明星也相繼崩潰,先是上有95歲高齡母親的張小燕發了「台灣人的命也是命」跪求疫苗的貼文,接著大S與汪小菲隔海叫囂鬧婚變,一則黑色動態:「蔡!屠殺我們」,不能再更戲劇化。那最灰暗的時刻,賈永婕忽地又跳出來,以她特有的啦啦隊方式幫台灣加油。只是這次,她不單站起來喊口號,更展開一場超過50天的募送物資大動員。
疫情最灰暗的時刻,賈永婕推著救命神器HFNC出現。1個月內,她跟企業、演藝圈好友共捐377台(專案價8,294萬元)。
「老實說,(疫情爆發時)各個群組都在罵,不同聲音都在罵。只是我真的覺得,這樣大家不會比較好。既然終極目標都是疫情快過,為什麼我們不朝目標想想看能怎麼幫忙?我的初衷是這樣。」回顧動員前,賈永婕也悶,她經營的婚紗店停擺,讀高中的大女兒與讀小學兒子的實體畢業典禮都取消,她煩惱,是不是該帶3個小孩出國打疫苗?想到公司同事,又打消念頭。那時她還在追韓劇《Mouse》,想說些什麼,可家裡都是小孩,沒人可說。6月1日,賈永婕戴好防護用具,出門送愛心便當。
起先,她與朋友推到醫院外的小小餐車、一整排華麗的便當,還像是媽媽揪團打卡的暖舉。6月13日,她在臉書貼文報告252台「救命神器」的贊助捐贈,瞬間在社群媒體炸開。沒人想到,原來除了抱怨政府、互相指責,名人捐贈還有這種可能。感謝、讚嘆蜂擁而至,卻也引發各方政治解讀。
藍白陣營藉此「打臉政府」,綠營側翼擔憂「分裂台灣」「其心可議」,爭議就要一發不可收拾之際,賈永婕自己開直播、講明白,「(開直播前)我沒有跟經紀人、任何家人討論。那天開車,我覺得這件事情(救命神器)變成雪球一樣,好像有很多的聲音,那沒關係,我就來好好跟大家說明,我的初衷、怎麼step by step…,就叫我女兒幫我發半小時後的直播預告,你看我後面還講到詞窮。」原來煙硝瀰漫的行動,接著被總統認證的「國民美少女」平息。

家人做後盾 一同備戰

6月底,我們跟了賈永婕一個禮拜。那幾天的工作約是這樣:晚上9點多,經紀人傳來隔日行程—早上10點三峽恩主公醫院送救命神器、11點台北仁愛醫院送便當、下午1點半北醫、3點半國泰送機器。有時大半天行程結束,才剛回家洗完澡,又接到賈永婕訊息,器材調到,2小時後她要去哪家醫院。週末她沒通知,但一早打開臉書,她已在南下高鐵上。
賈永婕沒有助理,所有聯絡自己來。她不是騎腳踏車、自己開車,就是先生開特斯拉。跑外縣市那天,弟弟贊助高級車接送,一上車,她拿出iPhone,螢幕訊息通知如失控的發卡機,沒有停止的跡象。她忙著語音打字回覆訊息:有演藝圈大咖想參與不知道怎麼幫忙的、有企業來聯絡怎麼開發票的、還有婚紗店特殊訂製的問題…。也才知道,除了臉書公開的善行,空檔時,她還幫住院的朋友送午晚餐。
賈永婕以前最怕流汗,被同學笑有公主病,生2個女兒後,愈來愈放得開,她笑說:「自己也看不下去做作的女生了。」(何姵嬅攝)
訊息多,但她始終心情很好。中間一下吼說:「你看我朋友在炫耀去國外打疫苗的歡樂照啦」,一下秀「王祕書」(先生王兆杰)傳來同款捐贈醫療器材在亞馬遜網站的連結,為廠商幫她爭取的友情價笑呵呵。家人是她的最佳拍檔,愛心便當、飲料全交由兩個女兒統籌,公婆是她拉贊助的對象。對她家人來說,這很像他們的日常:週末一早起來,賈永婕總一臉明亮地問:「我們今天要做什麼?」
到了醫院現場,賈永婕《繞著地球跑》《娛樂晚點名》主持人上身,蹦蹦跳跳,訪問院長、現場民眾,遇到第一線醫護,更是激動開直播:「我把武器送來了,一起加油好嗎?」有的醫護害羞,不知道怎麼頒獎狀給她,她主動說:「現在要跟女神拍照嗎?沒問題!」自己哼起頒獎歌,沒有行禮如儀的致贈答謝,更多電影《金髮尤物》的粉紅少女心。即便送醫療器材,賈永婕一定另外自備點心,給醫護補給。
無敵正向歡樂的背後,是無數諮詢與學習。一天傍晚下著大雨,賈永婕從羅東聖母醫院送物資回來,跟我們約在中和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一個我們都迷路的小坡辦公室,工作人員感激相迎:「媒體報的都是醫護,沒人沒想到我們,解剖其實是直接暴露。法醫人手不足,一旦後續發現確診,調度也困難。」

女力撐醫護 親送前線

賈永婕的國中同學、眼科醫師劉怡廷回憶,賈永婕最早收到護理師臉友的求救訊息, 不是立刻像無頭蒼蠅奔走,「第一時間她就來問我們同學,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即救命神器)是不是真的很缺?大家陸續證實她的消息:因沒有健保給付,耗材不敷成本,醫院不願意買多,而且全球在搶,廠商缺貨。她就跟我說沒問題。後來,就是檯面上看到的了。」
疫情趨緩,賈永婕(中)到台南跟最早私訊她HFNC很重要的吹哨人謝立韋(左)見面。(翻攝自賈永婕臉書)
國家防疫,清一色男性指揮官。賈永婕跑現場,靠著各路神隊友、女戰神,即時更新醫護需求,形成另一種女力。救命神器HFNC幫助患者擁有更好的治療品質,台北慈濟院長趙有誠私下分享一則影片,確診病人戴上救命神器、不用插管,樂得在病房手舞足蹈。器材陸續到位後,她在美國紐約醫學中心重症專家Tina Chen,與亞東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建議下,將重點擴增至保護醫護的PAPR(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與電子影像喉頭鏡。
「國外最新研究都建議,新冠肺炎陽性的病人做氣切最好用這套(PAPR),但疫情爆發前,大家沒想到,存量少,醫院採購也沒那麼快。」台北榮總胸腔外科醫師徐博奎在手術前一天,透過賈永婕拿到PAPR,確定進手術室的所有醫護人員都能配備高規格防護,鬆了一口氣:「現在就沒問題了。」
過去名人愛心多捐款義賣,但疫情當前,賈永婕認為,沒有自己盯、自己跑,很難在最快的時間,把對的東西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當然,這一切前提要她體力好。
問賈永婕募送物資跟她曾挑戰過的泳渡舊金山惡魔島,哪個辛苦?她想都沒想回:「當然運動辛苦啊,這怎麼會苦?」又喃喃道:「只是很燒腦,我數學不好,所以我很介意數字對不對,壓力就很大。」50天的物資捐送,她每日在臉書貼文報告,餐飲另有明細列表。牽涉大筆數字的項目,交由捐贈方、廠商與受贈方的財務窗口直接聯絡。
「她是很愛講話的人,沒有辦法搞得很低調。有些人會覺得,做就好,為什麼要大聲嚷嚷?如果不是國中就認識她,我大概也會以為她作秀。」劉怡廷笑說,國中時自己因保送北一女,最後3個月都在為同學服務解惑,有時上課,老師還在講話,賈永婕一想到問題,就跑過來問她。還有,她明明平常最愛漂亮,為同學助選模範生時,卻不怕尷尬,賣力又跳又唱。這一次,賈永婕要募捐救命神器,大家提醒她,可能會被過度解讀、受傷,她一點也不在意。

任性美少女 最怕無聊

賈永婕的「沒在怕」,有大無畏的智慧,也有少女的任性。
賈永婕念台北介壽國中,在升學至上的1980年代是重點明星學校。她所在的A班,共12人考上北一女。雖然是校花,也是校園風雲人物,但她心思不在學業,成績吊車尾,上課愛講話。一次午休,她跟訓導主任請假,要幫B班的同學回家拿東西,主任卻說,A班的幹嘛要浪費時間幫B班?「我超氣、超氣,就蹺課爬牆出去,但爬回來時被抓到,要記過。我爸知道,就說沒關係。」賈永婕相關「正義」事蹟,大概可以說個三天三夜,從國中看張雨生的演唱會阻止大人插隊;高中住校照顧半夜狂吐的邊緣同學;到婚後出國看秀,遇到沒公德的外國人,她起身嗆聲。
賈永婕國中時是校花。(翻攝自賈永婕臉書)
小時候愛講話,長大後,她最怕的就是無聊。她喜歡做事。懷第一胎,工作全停,曾讓她陷入憂鬱。第二胎,她懷孕5個月,婚紗店開幕。坐月子的習俗在她身上完全沒用,「生完老二第5天,我『蹦』跑到婚紗店去,大家就:齁,妳怎麼又來了。老三,剖腹喔,第3天就跑出去,還被來看我的朋友抓到我騎腳踏車,20多天後我就跑出國玩了。」賈永婕解釋,現代跟古代衛生醫療條件不同,不需被傳統綁住。
這樣的賈永婕有對很酷的祖父母。小一之前,在海軍外交體系任職的父親被派駐韓國,她跟爺爺、奶奶住在台北市延吉街。爺爺賈成驥英文好,曾在美軍俱樂部、圓山聯誼會工作,還會電腦繪圖、寫程式。奶奶也前衛,從小鼓勵她擁有自己的事業。在她國中時,奶奶就自己買好生前契約,規劃好後事。某次談到同性戀議題,賈永婕隨口說,這年代,弟弟帶回來是個女的,媽媽就該偷笑了,奶奶很快接:「是男的也得接受啊。」賈永婕說:「那時她已經80幾歲了喔。」
剛結婚時,賈永婕曾內心不平衡:為什麼大家都只記得她嫁入豪門?「我對豪門2個字有抗拒跟叛逆,什麼豪門媳婦?我為什麼要變媳婦?我討厭很傳統、很教條、很矮化女性的東西。出社會後,我通通都是靠自己,只不過現在嫁一個好人。」但她也喜歡煮飯、照顧家人與朋友,「只要是我想做的,就不是貶低我的教條,應該是一種任性吧。」

自讚好棒棒 度過低潮

反差的是,叛逆少女非常愛國。「小一、小二寫注音作文,我會寫:小朋友唱國歌沒有立正站好,這樣很不對。很樣板戲小孩齁?」賈永婕笑說,某年生日禮物,父親送她一大張布面國旗,她萬般珍惜。開始參與馬拉松、三鐵,到國外參加比賽後,她一定用自己的方式將國旗帶上,「不曉得怎麼講,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當然希望這塊土地很強大,而且我在這塊土地生活得很開心,就是很有歸屬感、認同感啊。」
賈永婕說,運動的人,彼此常講一些激勵的話:跑起來、跑起來!照片是她在低溫大雨與老公「機車」的鼓勵下,完成東京馬拉松。
幾次訪問,人前人後,賈永婕一貫開朗活潑。難道天之驕女都沒有自尊心受挫的時候嗎?「有一陣子,我國中同學好像因為我長太漂亮就排擠我,」賈永婕放聲大笑:「這是真的,我當然知道。」怎麼面對?「就安慰自己真的長太漂亮啦。」
疫情下,賈永婕(左2)大女兒安安(中)的畢業典禮轉為在家線上進行。(翻攝自賈永婕臉書)
開朗少女的保護傘是自己給自己的。父母給她最好的愛與成長環境,但彼此個性不合,常常一吵就驚天動地,她只好躲回房間,「妳要有自己的保護傘,一方面告訴自己,把這件事情看淡,二方面就是要度過。有一天我會長大,就會獨立啦。但我會選擇不要讓這樣的事情,又發生在自己的小孩身上。」
那次是電話採訪,訪著訪著,聲音那頭,兒子加入了。賈永婕大聲地說:「我的生日願望就是希望兒子可以不要叛逆!」兒子說:「那妳要對我好啊!」兩人一來一往,是鬥嘴,也是說愛。家人就是愛的發動機吧,她想起來:「有時候我情緒比較低,我老公就說『拜託妳誰,妳好棒棒賈永婕耶,不要在那邊裝可憐。』我就覺得他很煩,然後想說『喔,對!我是好棒棒賈永婕。』」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