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語】疾速超冷力 裕利醫藥台灣董事總經理 周志鴻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周志鴻領導的裕利醫藥台灣分公司,因具備低溫冷鏈與全程即時控溫技術,成為台灣儲藏配送COVID-19疫苗的主要服務商。
周志鴻領導的裕利醫藥台灣分公司,因具備低溫冷鏈與全程即時控溫技術,成為台灣儲藏配送COVID-19疫苗的主要服務商。
本土疫情爆發,讓COVID-19疫苗成了當前熱門話題。作為亞洲最大醫藥服務商,裕利因具備低溫冷鏈,接下台灣首批疫苗配送任務,後又跟台積電、鴻海永齡及慈濟基金會,與上海復星簽訂1,500萬劑BNT疫苗,備受關注。
去年初就超前部署的裕利醫藥台灣董事總經理周志鴻,並非醫藥領域出身。他大學念森林系,一路都在行銷領域發揮,待過3M,曾是主打拍立得相機的寶麗來台灣及台灣惠氏藥廠總經理。應對前所未見的疫情考驗,他借力台灣IT強項,做到即時疫苗溫控、數據上雲端。隨時調整步伐,走在產業前沿適應變化與創新。
有65座籃球場規模的裕利醫藥大園物流倉儲中心,座落距桃園機場10分鐘車程的田野鄉間。踏入8,000坪、恆溫攝氏25度的基地,眼前景象相當震撼,7層樓高的貨架直頂天花板,一望無際;全廠採無紙化作業,藥品包裝秤重以紅外線精準掃描,不容半點誤差。「在裕利的倉庫,你可以看到一萬多種藥品,藥的價值就超過1、200億元。」裕利醫藥台灣董事總經理周志鴻說。
COVID-19疫苗送抵裕利醫藥,由食藥署人員進行抽樣檢驗、封緘。(裕利醫藥提供)

三重保溫 打造美規冷櫃

今年3月3日,裕利醫藥接下台灣首批11.7萬劑AZ疫苗配送任務。AZ疫苗需於攝氏2至8度下儲存,「以往台灣的流感疫苗或生物製劑,大部分都儲存在裕利,你可以把它想成一座超大型的冰箱。」指著物流中心內5座巨型冷凍庫,周志鴻很懂得用簡單的方式,說明外行人難以理解的冷鏈系統。
存放COVID-19疫苗的冷凍庫像保險箱,周志鴻(左)說,因門禁森嚴,需要專人才能開啟。
由於具備低溫冷鏈與全程即時控溫技術,裕利成為台灣儲藏配送COVID-19疫苗的主要服務商。採訪這天,攝氏2至8度與零下20度的倉內分別存放了AZ與莫德納疫苗,依法無法入內拍攝。周志鴻便帶我們去看,為了BNT疫苗特製攝氏負80度的冷凍櫃,他掩不住驕傲地說:「這跟美國總統拜登看過的冷凍庫是一樣的,很像保險箱的概念,要專人來才能開啟。」
BNT疫苗還沒到貨,冷凍櫃就已開始練兵,確保溫度恆定。周志鴻提到,為了避免停電導致疫苗變質,物流中心內備有2套柴油發電機,「極低溫疫苗對溫度更敏感,怎麼去發展負80度的儲存標準作業流程,這是一個挑戰。如果全台灣停電,發電機也失靈,我們還有液態氮可以保持溫度,這是三重的保溫。」
周志鴻去年便部署COVID-19疫苗冷鏈,如BNT疫苗需存放在攝氏零下80度的極低溫冷凍庫。
「我也是前一天接到通知,隔天疫苗就要到,準備的時間很短。」面對前所未見的疫情及首批疫苗抵台的考驗,周志鴻的語氣還是一貫斯文冷靜。原來,他與團隊去年早已超前部署,多次沙盤推演,大幅縮減原需耗費1天的配送流程,讓疫苗從下飛機到進入裕利物流中心儲存,只花了3小時。
裕利醫藥的大園物流倉儲中心,占地有65座籃球場規模,台灣每2顆健保用藥,就有1顆從此發出。

5G應用 研發溫度履歷

「去年初知道有疫情,我們就開始做危機應變。」他對內籌組風險管理小組,「我們是以相當急迫的態度,定時地開會。因為裕利在東南亞的分公司跟市場,都碰到很嚴重的疫情,這讓我們不安。萬一發生最壞的情況,如封城,我們該怎麼辦?」
疫苗在物流中心內全程控溫,配送時也有考驗。周志鴻表示,配送疫苗最簡單的傳統做法,是在物流箱放入監視片或者溫度計。疫苗送達醫療院所時,開箱後若發現監視片變色,即代表溫度發生改變,整批疫苗都得銷毀,還需依合約負賠償責任;鑑於COVID-19疫苗劑劑珍貴,裕利為此研發出全台獨有的溫度履歷。
由德國廠商生產運送疫苗的保溫箱eZCooler,可在60小時內,維持低溫。
「台灣是科技大島,IT是我們的強項,我希望利用這次機會,把5G應用放在溫度控制上。」周志鴻找上德國廠商,生產運送疫苗的保溫箱eZCooler。eZCooler經過特殊設計,乍看是一個綠色大型保冷袋,箱內實際設有蓄冷裝置,重達30公斤。使用前,蓄冷裝置必須放在極低溫環境下儲能3天,確保在未來60小時內,箱內都能維持在攝氏2至8度的低溫,箱外則用台灣製造的一對一藍牙溫度計,全程、即時將溫度數據發上雲端。
裕利在eZCooler保溫箱外,配有一對一藍牙溫度計,可隨時回傳數據。
物流中心內的戰情牆上,顯示著各項疫苗的相關溫控數據。周志鴻說:「你可以看到每台冰箱目前的溫度,也可以看到我們配送車隊,在全台衛星定點及溫度狀態。」疾管署也能隨時監看這些數據,「他們會很清楚知道,今天配送的單位,是不是都送到了。」

口碑服務 藥廠合作不斷

創立於瑞士的百年醫藥集團裕利,是亞洲最大醫藥服務商,從事藥品物流配送與經銷業務。1988年裕利醫藥台灣分公司成立,去年創下近千億元營收,為集團之冠;目前,台灣每2顆健保用藥,就有一顆是從這座物流中心發出。
裕利醫藥的配送車隊內建衛星定位與溫控裝置,確保藥品品質。
近期,裕利醫藥也成為台積電、鴻海永齡及慈濟基金會,與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香港),簽訂1,500萬劑BNT疫苗的第三方簽約公司。同時,裕利也是美國莫德納公司在東南亞及台灣市場的代理商。
不願多談疫苗延伸出的各方風雨,「我們跟90家藥廠合作,很多人會覺得裕利是不是壟斷?其實不是的,每次跟藥廠合作,合約都是3年後重標,我們直到今天還可以服務,代表品質被認可。」周志鴻謙稱,「很多人嘗試把疫苗代理進來時,想到在台灣的冷鏈要找誰?或許裕利就是比較適合他們,比較專業、合格的夥伴。」

自認怪人 為自由進台大

滔滔不絕地說著藥品、疫苗,其實周志鴻並不是醫藥科系出身,他畢業於台大森林系經營組,一路都在行銷領域工作。周志鴻的父母在台北從事小生意,身為家中長子,他底下還有2個妹妹。家人期待他走在社會認可的「正軌」上,他考上建中後卻開始進入叛逆期。
「很多人覺得,我看起來像好學生或是乖乖牌,但實際上我也知道自己不是那樣。我不喜歡念教科書,喜歡看課外書,而且什麼都看。」他成天讀金庸、看漫畫,「我到現在最喜歡的,還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彼時台灣黨外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成了慘綠少年關注社會現象的啟蒙。「你對弱勢會更關心,會想問很多為什麼?家長不想你去碰的讀物,你會有更多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比課本教材更吸引我。」
他自覺考不上好科系,「我就想,再怎麼樣都要進台大,台大還是我心目中比較自由、開放的學校。」考進台大,他更加隨心所欲,「我給自己的評價是,我是一個很怪的人。我不喜歡被強迫,但我對自己有興趣的就很努力參與。」他加入台大橄欖球隊,自修微積分、統計學,「那時我最喜歡看商業雜誌,對商業行為很感興趣。畢業後本來也要符合期望出國,托福也考得很高分,最後我放棄了。」
當時台灣廣告業蓬勃發展,「我想去看一看行銷的核心是怎麼做的。」周志鴻進入台灣廣告市場分析部(台灣電通前身)做市場調查計畫,之後又到3M擔任產品經理,「3M鼓勵創新,你可以做各種不同的改變,是蠻適合我個性的挑戰。」

主攻銀髮 業績翻倍成長

1996年,以販售相紙和拍立得相機為核心的寶麗來,首度在台灣成立分公司,「以前年紀輕,前1、2個工作喜歡跳槽。那時寶麗來是非常小的組織,公司只有十幾個人,我覺得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年僅33歲,周志鴻成為寶麗來遠東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思考模式天馬行空、不受限框架的他,與藝人黎明柔合作,在台首推名人限量版Zoe Cam,紅極一時。可惜數位革命改變消費者行為,傳統沖洗店逐漸沒落。2000年,寶麗來美國公司申請破產,隔年適逢惠氏藥廠想在台灣分公司尋覓非藥廠出身的專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周志鴻因此踏入醫藥業。
他負責醫療保健中的非處方藥,旗下最著名的品牌是維他命「善存」。「維他命每天要吃,可是對每個人來說,沒有必須吃的關聯性,你要找到突破點。」不久後,台灣爆發SARS疫情,周志鴻提出「吃維他命提升免疫力」的觀念,又獨排眾議,主打銀髮族市場,讓台灣惠氏業績翻倍成長,連記者採訪時都忍不住驚呼,曾被他洗腦成功。
戰情牆上顯示了溫控與車輛衛星監控數據,周志鴻解釋,這套系統疾管署也能隨時監看,確保疫苗配送到位。
身為外來空降部隊,周志鴻拉抬業績的祕訣是看八卦雜誌,他要求行銷部門每週都要看《壹週刊》。他笑嘻嘻地說:「八卦雜誌就是消費者在看的東西,不關心消費者關注的,那你提的任何訴求,消費者是不會有共鳴的,任何行銷人員都要接地氣。」

不斷蛻變 走在產業前沿

以善存一戰成名,周志鴻被拔擢為惠氏藥廠消費保健事業處中國暨香港總經理。後來惠氏被輝瑞藥廠合併,加上父親身體不適,2009年,他決定回到台灣加入裕利醫藥。
從行銷領域到醫藥服務商,周志鴻認為,提前準備、永遠比客戶快一步是關鍵。
「那時大家都留在大陸,想掌管更大的資源、做更大的市場,但是回到台灣,我希望有機會能多照顧父親,也讓我有機會從行銷走到服務。」他認為,做服務商最重要的是,永遠比客戶快一步,好比疫情爆發,「極低溫不是一般服務商可以做的。我們愈早做、反應的速度愈快,就有機會拿到案子。」
「幸運的是,我在年輕的時候,有機會碰觸到各種不同、最新的生意形態。」掌管集團內營業額最大的台灣分公司,周志鴻坐在會議室內受訪,他接著說起裕利發展病患照護服務,以及做到亞洲前三大的臨床實驗,「我們有70多名護理師在照顧病人,幫病患做衛教諮詢…」不斷走在產業前沿,適應變化與創新,「醫藥行業改變,我們也會一直不斷蛻變。」

周志鴻 小檔案

  • 出生:1963年(58歲)
  • 家庭:單身
  • 學歷:台大森林系經營組、台大EMBA
  • 成功心法:不斷適應產業變化與創新
  • 經歷:惠氏藥廠消費保健事業處中國暨香港總經理、惠氏台灣總經理、寶麗來遠東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等
  • 戰績:倡導「提升免疫力」觀念,促使維他命品牌善存銷售額翻倍成長;台灣裕利營業額為集團之冠、發展臨床實驗服務為亞洲前3大
2016年開始練跑,周志鴻至今已完成全球6大馬拉松賽事。圖為2019年他跑完波士頓馬拉松。(周志鴻提供)

後記:馬拉松50才開始

50歲那年,周志鴻在東京旅遊時,躬逢東京馬拉松登場,「我看到參賽、變裝跑步的人,一旁加油的民眾,還有整個東京的街道,都讓我很興奮。我就想,要不要試試看?」
他從5K開始鍛鍊,漸漸拉長距離,隔年成功挑戰東馬42K後,他跑上癮了,陸續完成紐約、柏林等全球6大馬拉松賽事。連員工都佩服地說道:「老闆很喜歡挑戰自我、做新的東西,真的是說跑就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