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提煉金銀專家 為父轉戰遊艇產業 專訪嘉信遊艇總經理龔俊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嘉信遊艇是台灣最大客製化遊艇公司,總經理龔俊豪近來開始布局品牌市場。
嘉信遊艇是台灣最大客製化遊艇公司,總經理龔俊豪近來開始布局品牌市場。
位在高雄的嘉信遊艇,成立逾40年,是台灣最大客製化遊艇業者,客戶遍布美、歐、亞、澳各洲,去年營收6.5億元。
總經理龔俊豪的父親40年前從漁業轉戰遊艇市場,龔俊豪進入公司後,改變過往仰賴老師傅功力為主的製造模式,引進數位化製作,加快造船速度,船也愈做愈大。去年他與經銷商共同收購美國遊艇品牌Offshore,未來不僅要做代工,也要發展品牌,讓自家遊艇乘風破浪到更遠的地方。
寬敞的沙龍,擺著三張沙發,足以坐進逾十人,另一端還有掛滿高腳杯的吧檯,看似一般的桌面,藏著升降電視,若不是轉頭瞥見窗外的碧海藍天,瞬間會忘記這是豪華遊艇,而非豪宅。

龔俊豪小檔案

  • 出生 ▶ 1968年出生(53歲)
  • 家庭 ▶ 已婚,育有1女1子
  • 學歷 ▶ 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系、科羅拉多礦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
  • 興趣 ▶ 潛水、爬山、攝影
  • 經歷 ▶ 光洋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回收資源部經理
  • 座右銘 ▶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
  • 經營心法 ▶ 講究信用、大家共好

海上豪宅 客製化訂做

停泊在高雄22號碼頭的「波克125」,今年4月亮相,船主以4.5億元購入,「這艘是台灣一個科技業老闆買的,我們有管家幫忙管理。之前他就跟我們買過76呎的,開去越南峴港、日本,後來覺得空間不夠大。」製造商嘉信遊艇總經理龔俊豪領著我們「開箱」,總長度125呎、3層的格局,內部空間寬敞,最特別的是空中閣樓還裝設鐵板燒吧檯,船尾處則有水上摩托車專屬停車艙。
目前停泊在高雄22號碼頭的豪華遊艇「波克125」,售價4.5億元,買主是一名低調的台灣科技業老闆。
根據國際遊艇雜誌統計,台灣名列全球第四大豪華遊艇生產國。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各產業,遊艇業反而不受影響,民眾悶得慌,財力夠的人,就想買艘遊艇出海透透氣,「這一波做庫存船的同業利潤比較好,原本做好的一次賣光。我們是客製化,還是照訂單穩穩地做,按照進度出去。」
波克125的買家喜歡寬廣的空間,沙龍設計很開闊舒適。
回到嘉信位在小港區的廠房,一艘幾近完工的百呎遊艇上,四層的設計,從望台到沙龍,每個區塊都擠著好幾個汗流浹背的師傅,有人細磨木板、有人拉電線線路,有人小心翼翼扛進55吋大電視準備安裝,沒有空調,只能靠多台風力強勁的工業用電扇驅走熱氣。

漁業轉行 在水上製造

龔俊豪敏捷地穿梭在船上各角落介紹說明,「遊艇就像是小豪宅,你就想像把所有的裝潢、設備都放進一艘船裡。」攤開電腦列印出來的設計圖,指著一角圓形處說:「這艘比較特別的是客戶要求安裝電梯,氣動梭那種。」並非第一次接到必須突破既有模式的訂單,嘉信是台灣最大客製化遊艇公司,還有客戶要求有露天浴池、跳水台,什麼都得使命必達,師傅們早已見怪不怪。
龔俊豪得意帶逛自家公司建造的遊艇「波克125」,裡頭的設備相當豪華。
6000坪廠房裡,這天擺放著3、4艘正在趕進度的半成品,細看其中幾艘竟是在水上作業,不同於一般遊艇廠在陸地製造,做完才放進水裡面,「我們的船就是在試水池上造起來的,船的外殼主要是FRP(玻璃纖維),它是軟性有彈性的材質,在陸地施工空間是展開的,放到水裡面船殼會被壓縮,裡面的傢俱、接縫處比較容易裂。」
有著可以擺放近20艘遊艇的試水池,是因為這塊地最早是魚塭,也是嘉信最初發跡的產業。龔俊豪是台南安平人,父親龔上杰曾是做五金配件的黑手,後來從事養殖漁業,再後來買船出海捕魚。龔俊豪回憶:「我們有魚塭跟漁船,沒有捕魚的時候就是到魚塭去幫忙,寒流來的時候怕魚凍死,颱風天又怕魚全流出去,都要趕緊牽網。」
漁民靠天吃飯,風浪最強也是能抓最多魚的時候,「我爸最後一次捕魚是我們家三艘漁船出去,只剩他一艘回來,之後他就不出海了。」之後父親轉做木材生意,專門供給木造漁船,魚塭變成浸置原木、預防龜裂的貯木池。「那年代大家都要想辦法賺錢,剛好有人介紹我爸遊艇產業好像不錯,他就邀請幾個親友,還有一個造船老師傅合作。」1977年嘉信遊艇成立。
嘉信遊艇成立已經44年,從50、60呎的中小型尺寸到逾100呎的大型遊艇,皆有客製化生產。(龔俊豪提供)
未料草創初期就遇上困境,台美斷交、二伊戰爭爆發,讓美國遊艇市場大受影響,也衝擊嘉信的訂單與生產,股東們得抵押私人土地融資才能維持船廠營運。「後來,有一個在美國從事遊艇買賣跟擔任驗船師的華僑引薦,認識美國一個有名的代理商,才穩固當時出口通路、打開知名度。」
80年代船型設計簡單、內裝變化小,生產速度快,船模幾乎沒有空過,一艘接著一艘做,一年平均出口數量高達60至70艘,1984年更衝到出口99艘的紀錄。在那之前,嘉信特別成立自有品牌「蒙帝菲諾」。「歐美是主要市場,用嘉信在外面行銷,名字比較local。」龔俊豪打趣說道:「『嘉信』他們連唸都不會唸,怎麼吸引他們?代理商就幫我們想這個滿洋化的名字,至少先騙進來。」

空降家業 花五年整頓

這些,都是龔俊豪進公司前的歷史。1997年,在家排行老三的龔俊豪,因大哥學醫、二哥從商,妹妹走學術路線,他剛從研究所畢業,就被父親叫進公司幫忙,「我算蠻孝順的,老人家要怎麼樣都會儘量滿足。」當時沒想太多,就從基層做起,職稱資管課長,但什麼都要做,「我是念環工的,都不會,從零開始學。我老爸希望我每個部門待一陣子,把我丟到電工,之後到倉庫,再到資訊、木工、化工,帶人出去維修船。」
當時抱著學東西的心態,但父親是老闆,少不了一些閒言閒語,「我在換電燈,旁邊的人可能就會說:『頭家仔囝怎麼會來做這個?』」不管說者有沒有惡意,感覺就不太自在,待了2、3年,他決定離開,到外面闖盪。
龔俊豪進入光洋應材,擔任回收資源部經理,負責提煉出金、銀,「老闆把我當專家,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放手讓我去經營,跟在自家公司是學東西的狀況不一樣。」但四年後,因為父親病重,他選擇回到嘉信。
龔俊豪(左)與父親龔上杰(右)感情好,大約十五年前父親生病,他辭掉應用材料科技公司經理職位,回嘉信幫忙。(龔俊豪提供)
這次回鍋,直接坐上總經理位置,在外學到的管理制度、經營模式讓他有了新想法,想要更新與升級廠房設備及生產管理。但「空降」招來不滿,技術部門員工集體離開,他身兼廠長、技術、業務多職,花了5年時間整頓,「我們是全台灣第一個用FRP真空積層技術、引進CNC切割技術,繪圖也用3D,都用數位化製造方式。」以前得靠老師傅拿著圖去放樣,把線畫在地板、牆壁,再用鋸台切,這些沒有5年、10年功力都做不到,用機器切割,既省工也精準。

不理父誡 轉投資慘賠

初時做這些事,保守的長輩們不贊成,「他們都認為,之前不需要花錢就可以做的事,為什麼要花錢?但船愈接愈大,工期愈來愈長,當然要有一些改變,不能硬撐,會影響後續的訂單。」想要革新也是因為遊艇廠培養人、留人皆不易,不只同業挖角,許多員工學成後也會跳到其他產業,一樣是裝潢木工,在豪宅有幾百坪,船艙裡只有五、六坪,難施展手腳,且又悶、粉塵又多,不少人寧願少賺一點,去蓋陸上的豪宅。
龔俊豪引進CNC切割技術,取代老師傅放樣、畫線切割,省時省力,也更精準。
「我那時候就不管,硬幹。」年少輕狂的他先斬後奏,擴廠、買設備,他很幸運,廠房動工到一半,突然有大筆訂單湧入,業績反而突破歷年紀錄,2007年成為台灣第一家製造出1000艘遊艇的船廠,營收也衝到7.8億元。
「因為成績太好了,才會導致另一場的大屠殺。」直爽的龔俊豪,對於自己曾經的黑歷史,坦言不諱。「那時候預測的都跟想的差不多,投資的也都有回報。太過於自信,就不理會父親的告誡,說服董事會同意轉投資有財務危機的環保公司,想說是自己的專業,結果環保公司倒閉,損失是億來億去的那種。」再加上同時間一艘快建完的115呎遊艇因施工不慎,發生火災,讓他差點扛責下台。
幸好那一次危機,沒傷到公司根本,還讓原本被龔俊豪劃分成「挺我的、不挺我的」二派股東,為了解決問題,都圈在一起,「大家看到我的誠意,結果向心力更好。」也幸好公司夠團結,才能挺過2008年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
當時眾多歐洲代理商無法持續經營或是取消訂單,銷售市場只成交看得到的庫存船,原本以訂單生產的經營方式勢必得調整。嘉信開始與代理商合作庫存船的訂製及銷售,讓工廠持續運作;同時間研發經濟、省油、可跨洋等各種不同船型,大量向外尋找可能的品牌代工,增加收入與分散風險,例如當時聯華實業旗下的遊艇部門不再經營,嘉信立刻接下其合作的美國老牌遊艇代理商Offshore Yachts的所有模具與訂單。就這樣多方進行,頂住當時的困境,甚至逆勢建造了二廠。
這幾年,嘉信還是以客製化為主,「我們做的類似預售屋,中間客戶有想法、意見,可以再調整,客製化利潤會多大概20%,但製造時間也會拉長。」疫情期間庫存船熱銷,讓龔俊豪重新思考起「品牌」市場,「庫存船類似成屋,現在的船主開始希望盡早拿到遊艇、及時行樂,庫存船與二手船的市場就很火熱。」
3D繪圖的進步,讓嘉信的客戶在遊艇建造前就能看見成品的模樣,增加交易成功機率。
趨勢讓龔俊豪開始布局轉型,「要在庫存船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品牌與口碑十分重要。」去年,他與合作夥伴共同收購在美國已經有50年歷史以及廣大銷售通路的Offshore品牌,要改變過去代理商接單、以客製化為訴求的生產銷售模式,「本來他們的船就都是在這邊製作,他們要賣,我們為什麼不買起來自己經營?」

布局轉型 推遊艇出遊

想做的還不僅於此,「台灣遊艇製造強,卻玩不起來,很可惜。」龔俊豪想要推廣遊艇出遊,「剛開始非常燒錢,別的產業跳進來絕對死更慘。我們有船,規劃行程讓大家體驗,一些人之後可能也會變成買家。波克125的買家也是先租用,覺得喜歡才跟我們買。」2018年,他在高雄創立22號碼頭,提供遊艇出租、銷售、保修與遊艇管家等一條龍服務,吸引了不少人潮,原本5、6月的旺季,船全數租出,還需特別多聘請一名船長,沒想到遇上疫情攪局,近日客人才慢慢回流。
龔俊豪自己喜歡玩水、玩遊艇,還考了遊艇駕照,是嘉信第一個船長。
「我是嘉信第一個船長,剛進來的時候,都是請外面的船長,但我覺得要自己人測試效能才知道。」事情要做了才知道結果,改變航向的這半年,因為是自家品牌,銷售端態度更積極,「馬上有很多訂單進來,品牌就要創造流行的船型,我們都已經在討論開發二年後的船型。」這次不是聽客戶意見造船,得自己走上浪尖,引領潮流,龔俊豪掌好舵,繼續穩穩前進。

後記

潛水遊艇 只有我有
龔俊豪喜歡攝影與潛水,拍攝了許多海底美照。(龔俊豪提供)
採訪這天,龔俊豪感嘆自己已經很久沒潛水了。會喜歡潛水,一方面是因為愛拍照,另一方面也享受水裡的寧靜感。講話直接的他,直言在家族企業工作,壓力不小,「很需要有這種獨立、安靜的空間。就很神經病地造了一艘台灣唯一有潛水功能遊艇。」這樣的大手筆,大概只有身為遊艇公司老闆的人,才能任性地想建就建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