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一台漩茶機賣翻兩岸 台灣隱形冠軍在中國發威 元揚餐飲設備創辦人蔡文鴻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台灣手搖茶飲遍布全球,開一間店需要什麼設備,背後的供應鏈,造就不少隱形冠軍。老字號的元揚餐飲設備,有漩茶機王之稱,最顛峰時年賣12萬台,還曾因為機器被仿冒狀告馬雲。
創辦人蔡文鴻15歲便到美軍在台冷凍技術培訓當學徒,靠著勤奮耐操,1年出師。雖是技術出身,卻具市場敏銳度,他觀察到統一超商引進思樂冰受歡迎,自己研究組裝設備,賣進全台各大夜市,23歲就賺到第一桶金。
總是走在市場前面的蔡文鴻,1991年便到中國打拚,卻歷經2次失敗,損失數千萬元。第3次才因茶飲在中國崛起,順勢爆發。蔡文鴻默默耕耘數十載,喜歡陪客戶由小變大的他,是手搖茶飲店最強後盾,自己的事業版圖也愈戰愈勇。
外型像果汁機又像調理機的漩茶機,是元揚這幾年賣翻的產品。一台機器可萃茶、萃咖啡、打奶泡、奶霜(蓋),還可以打果汁,「要開店,買這一台就可以了。」元揚創辦人蔡文鴻,怕我們不知道漩茶機的厲害,差人示範功能給我們看,簡單設定完,冰沙刀就先「漩」了一杯上面有綿密泡沫的冰咖啡,然後再「漩」出層層分明、網美一定會打卡拍照的奶茶飲;靠自定時間、轉速、杯型,就能精準變化出各式飲料,「而且一台售價才8,500元。」難怪受市場歡迎。

元揚餐飲設備創辦人蔡文鴻小檔案

  • 年齡:1959年生(62歲)
  • 家庭:已婚、育有2男2女
  • 現職:元揚企業、淩揚冷凍機械科技董事長
  • 座右銘: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認真做,對的事堅持做
  • 經營心法:多方布局,全面投資,誠信交易,用心,努力,創新做好產品
  • 休閒:游泳,打高爾夫球,跑步

仿品太多 花千萬控告

「台灣人譚智文在中國開巡茶,第一家店就是我幫他弄設備,現在已經超過600家了,人家還在中國上市。還有周杰倫的麥吉、蕭敬騰的署茗職茶…很多都是我們的客戶。」
元揚旗下產品多達數十種,市面流行過什麼,他就生產過什麼。「基本上,一家手搖飲店看得到的設備我都有。」而其中漩茶機平均年賣近十萬台,這讓元揚在業界有漩茶機王之稱。「我們的雪泥機也是市占第一。」元揚的雪泥機除了供應王品集團,還外銷40多個國家。「主要像美國溫蒂漢堡,也是用我們的雪泥機。」但因為因疫情,海運上漲3倍,蔡文鴻決定暫不出貨,「我們是滿載的單,但貨櫃沒有辦法出去,都塞在那裡。」受疫情影響,去年營收略為下滑,約5.2億元。
由冰沙機改良的漩茶機,可依設定,藉不同時間、速度、杯型,「漩」出多種飲料。
在餐飲設備界,蔡文鴻創立的元揚是老字號,很多開店老闆尊稱他前輩。甚至還進軍原物料業,另外成立公司賣珍珠、奶精、濃縮果汁、茶葉…等於手搖飲產業相關供應鏈都一網打盡。
這位董仔為人和氣、低調。此次願意讓記者來訪,主要是有苦水想吐,「機器太熱賣了,熱賣到充斥假貨。10台裡面差不多9台都是假的。」他翻開厚厚一本資料說,「我光打官司就花了幾千萬元,你看我還告過馬雲。馬雲說阿里巴巴沒有一件假貨,我們2012年放漩茶機上去賣,結果就有大大小小超過40萬個賣家開始販售山寨版,還留我們的電話地址。人家買到假的,品質不穩定、機器容易壞,壞了又都寄來給我們修。」蔡文鴻頗為無奈,為杜絕假貨,只能要研發團隊想辦法不斷更新產品。「所以光漩茶機我們就有四代。」
吧檯嵌入式咖啡機,有精品外觀之外,可萃茶或萃咖啡,一機兩用,節省成本。

思樂冰機 賺第一桶金

蔡文鴻是技術出身,至今元揚產品研發,大多仍由他拍板定案。他在餐飲設備深耕逾40年,一身技藝自他15歲從老家台東北上,到美軍在台的冷凍技術培訓當學徒開始。「我們專門學維修惠而浦、奇異…等美國進口品牌的冰箱、冷氣。那個年代,這算是最高級的家電。」
冰箱、冷氣來了,全部都拆掉,要學會快速地組裝回去,超過幾十個零件,蔡文鴻會一一畫圖記住位置,「我一天當三天用,從早上6點不斷地操作到凌晨2點。雖然很累,但那個學習是很深刻的。」學徒還要身兼送貨員,把冷氣、冰箱送到陽明山上的豪宅給美軍。「還好我從小體格好,很耐操。」扛著大冰箱、望著陽明山的豪宅,蔡文鴻既羨慕又暗自希望自己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蔡文鴻說自己很耐操,當兵時就是海軍陸戰隊一員,至今仍固定跑步鍛鍊身體。(元揚提供)
蔡文鴻一年多就出師,後來去本土一家霜淇淋機廠工作,「霜淇淋機比冷氣、冰箱更難了。」那時才18、9歲的他,除了繼續累積技術,還開始展現生意頭腦。他看到霜淇淋機很搶手,便跟另一個同事合作,跟公司要淘汰的零件,二人合力組裝了二台霜淇淋機,擺放在中華路、靠近當年萬國戲院附近賣霜淇淋,「我們因為還要上班,就請大學生當工讀生,一支霜淇淋賣3元,一個月可以多賺1萬多元。」
生產線上正在組裝雪泥機的機體,有些資深員工跟了黃文鴻30年以上。
但真正讓他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是他退伍後、1980年代,台灣開始有7-ELEVEn,並引進思樂冰時,「那時7-ELEVEn用夏普的思樂冰機,我有認識的人在進口,就請他弄一台給我研究,然後就自製出國產思樂冰機。」1987年,他28歲時,正式創立元揚,「7-ELEVEn那時大概一百家,但我的客戶比它多,我賣到大街小巷去。」他將思樂冰機賣到全台各大夜市、雜貨超商,「我那時請3、4個同學幫忙,我們拚命趕工,還是不夠賣,曾連續組裝48小時沒停過。」即使忙到沒睡覺,只要客戶一通電話,他也會騎著野狼125,從台北九彎十八拐,花2個小時到宜蘭,趕去修機器,「只有做好售後服務,才能長久做生意。」
蔡文鴻那時候已結婚生子,在環河南路開零售展示店面,「店裡常常日收百萬元現金。一年賣出上千台思樂冰機。」他透露當時年收入破千萬元。

西進受騙 在中國慘虧

有了第一桶金之後,他開始慢慢擴大規模,「我常去夜市走動,跟客戶聊天,也觀察市場趨勢。譬如我做過爆米花機、可麗餅機。」老員工爆料,董仔的太太早期還推著董仔研發生產的炸熱狗機,去台灣第一個主題樂園大同水上樂園賣熱狗。「也有賣不好的設備,像薯條機就推不起來。」蔡文鴻說。
後來隨著春水堂、小歇、休閒小站等泡沫紅茶興起,蔡文鴻因供應他們製冰機等,跨入手搖茶飲設備供應。「像創辦CoCo(都可)茶飲的夫妻倆、集客老闆,他們初期也很常來店面看設備。」蔡文鴻說,他常與客戶一起討論產品,聽他們想做什麼?「譬如CoCo當時想做綠豆冰沙系列,我就幫他們研發綠豆冰沙機,每小時可產出140公升綠豆冰沙。」
兩年前自創手搖飲品牌的藝人簡沛恩(右二),不只店內設備如果糖定量機、製冰機、蒸氣開水機等都出自元揚,若想研發新產品,也會請教蔡文鴻(右一)意見。
總是走在市場前面的蔡文鴻,在1991年便到中國打拚,但先後二次都失敗。「那時候我跑遍中國各省,人家說哪裡要開什麼店,我就飛過去推廣設備,最遠去過蘭州、哈爾濱。談了很多訂單,還在廣州弄了廠,但是貨都出了,貨款卻都收不到。」二次失敗主因,都是因為喜歡交朋友的蔡文鴻太阿莎力、太相信人,「我去太早了,做生意還不太有保障,常常是台灣人騙台灣人。」蔡文鴻二次都設停損關廠退出,但是仍虧損2、3,000萬元。
回憶事業低潮,蔡文鴻不願多說,「去怪別人也沒用,還不如趕快再認真做。」蔡文鴻重感情,當時一起去中國打拚的老員工,至今還有好幾位留在公司擔任要職。他更積極帶團隊研發優質產品,只是常常推出一樣新品,立刻就被模仿,「所以我們要一直發明專利,讓人家來不及抄。」
市面上很多吃到飽的餐廳都看得到元揚的雪泥機,就是早年的思樂冰機,蔡文鴻創業初期就是靠自己組裝生產思樂冰機,賺到第一桶金。

兼賣原料 一條龍包辦

1997年,蔡文鴻第三次進軍中國,「這次剛好手搖茶飲在中國崛起,我們就整個爆發了。尤其後來奶蓋在中國大流行,我們的漩茶機等於又從中國紅回台灣。」蔡文鴻在中國已是識途老馬,手搖飲上中下游他全部通透,不只賣設備,更賣原料,包括喜茶、茶顏悅色都是他的長期客戶。他在廣州有設備廠、展示中心之外,上海、江西還有原料廠。「原料就是耗材,賣原料才能生生不息。」他不諱言地說。
中國許多連鎖手搖飲品牌是元揚的客戶,吧檯內上下一字排開的漩茶機,十分壯觀。(元揚提供)
蔡文鴻至今仍然把客戶當朋友,雖然曾經在商場受騙,他卻說:「不要算得太清楚,才能在中國做生意。」總誠心與人交流的他,不只與連鎖大企業有革命情感,甚至年輕的美食部落客都與他成為忘年之交。「我們元揚喜歡陪客戶從小變大,這樣才能一起遍地開花。」穿著傳統西裝的董仔,不只有耐力,還有最懂串聯的經營哲學。

後記:他最看好周董的店

蔡文鴻十分注意手搖飲新品牌的後勢。62歲的他,聊到產業,常常邊講邊打開手機給我們看一些藝人開店的IG照片或臉書po文,「明星開店,就算沒有親力親為,還是要找到理念相同的人來幫忙。」問他最看好哪個明星開店?「還是周杰倫,他的團隊可以執行策略,他的知名度又能帶動海外店。」蔡文鴻透露,記得有一次周杰倫在英國辦演唱會,一個晚上粉絲就買了20萬杯,整個店就被炒熱了。「他好好做,有機會上市。」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