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改造廢墟澡堂 在三貂嶺開「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窩進古早礦工澡池裡讀書,是三貂嶺最完美的午後時光。主人阿燊說,希望這裡有天能成為香港藝術家展示想法的空間。
窩進古早礦工澡池裡讀書,是三貂嶺最完美的午後時光。主人阿燊說,希望這裡有天能成為香港藝術家展示想法的空間。
三貂嶺舊有的礦坑前面,有間廢棄多年的礦工澡堂,來自香港的阿燊在這裡開了一間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取名「Wo Gwong禾炚」。
2019年時,這座沒有水的澡堂,還被厚土和植物牢牢遮蓋,阿燊從當年冬天開始整理,今年3月底終於完工開放,可惜5月就遇到疫情,圖書館休息了整整3個月,休息的時間比開門時間長多了。阿燊就在屋旁的工作室慢悠悠地進行陶藝創作,一人與貓,獨享山居時刻。
一間不起眼的小房子,卻是超有能量的香港圖書館「Wo Gwong禾炚」。
屋裡有貓,慵懶自適,許多路過旅客不看書也來看貓。
店裡只擺放關於香港的書,不賣,只能現場閱讀,「怎麼講呢?就覺得文化上來說,書是香港的最後一道防線吧!」他如此解釋。店裡買進不少2019年以後出版的香港書籍,阿燊鎖定圖像書或新出版書,只要需要被支持,它們就會漂洋過海來到這座深山裡。
茶餐廳的美食圖鑑實在太迷人,令我想起在香港的美好時光。
店內有許多好閱讀的圖像書。
「2019年以後是分水嶺,香港人的心底都很受傷。」店裡的書什麼種類都有,更多的是香港人想念但回不去的生活,「香港啊!就像廢墟,外觀看起來都一樣,卻很多不一樣了。」我坐在舊時的礦工澡池裡,翻起一本《消失中的香港》,老店躍然紙上,幾乎可以聞到香港街市潮濕的氣味。另一本港式奶茶的圖畫書,詳細畫了港人如何吃喝的記憶。
磁磚畫上有山水,這是如日本澡堂般的延伸意境,早期的台灣礦工澡堂竟然也有。
老長凳上頭,也有阿燊的作品,又是不同的姿態。
箱子裡有不少阿燊的作品,才賣百元,卻都是美麗極了的杯盤。
屋子裡還有阿燊的杯盤作品,是店裡唯一有標上售價的東西。我帶走了2個清雅樸素的盤子,問阿燊自己最愛哪個作品,他舉起一個有貓臉的大缸,「我喜歡這種幽默的,這才是我的菜!哈哈哈。」笑聲迴盪在有山有水的三貂嶺山中。
圖書館旁邊是阿燊的陶藝工作室。
阿燊捧著有貓咪的大缸,笑說這是他最愛的作品。
阿燊創作的杯碗等作品,都很有意思。

Wo Gwong禾炚

  •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魚寮路110號之5
  • 營業時間:不定時,可以上臉書粉絲團「Wo Gwong禾炚」私訊預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