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三角窗立據點 精控成本拚出平價涮涮鍋王 錢都餐飲集團董事長張景德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景德25年前創立錢都涮涮鍋,靠著獨家湯頭與高CP值在平價火鍋市場稱王。
張景德25年前創立錢都涮涮鍋,靠著獨家湯頭與高CP值在平價火鍋市場稱王。
不論平假日常都要排隊的平價火鍋龍頭錢都,挺過同梯競爭、後浪撲襲的壓力,在北台灣紅了1/4個世紀。張景德早年擺攤、開小黃,磨出選點功力,鎖定路邊大坪數與三角窗店面,架上顯眼招牌,加上獨家湯底、精準控管成本創造的高CP值,吸引大量家庭客,至今有32家直營、47家加盟店,去年雖受疫情影響,集團年營收仍達15億元。
近年,張景德放手讓兒女改造,催生二代店與吃到飽的副牌,成功引起話題。未來要繼續擺脫老派形象,變身為各年齡層通吃的打卡鍋物店。
濕氣讓低溫更凍人,但依舊擋不住民眾出門吃鍋的欲望,尚未到用餐時間,錢都涮涮鍋位在桃園的第一家二代店,三角窗店面的透明玻璃已被蒸氣鍍上一層膜,店裡座無虛席,店外還有成列等待入場的老、中、青、幼人潮。「現在無法電話預約,要到現場候位喔!」員工除了送餐、結帳、收拾,還要擋掉幾分鐘就響一次的預約電話。
錢都餐飲的店長會議,張景德(中)除了公事,也常叮嚀員工注意安全與身體健康。

小檔案

  • 出生:1951年(71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女1子
  • 學歷:斗六市石榴國小
  • 經歷:擺攤賣水果、男裝、開計程車
  • 休閒:快走、游泳
  • 座右銘:3分天註定,7分靠努力,多一點努力,就多一點成功
  • 經營心法: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

洞察商機 拜師研湯頭

1997年第一家錢都涮涮鍋出現在新北土城,至今已拓展至32家直營、47家加盟店,以親民、高CP值在雙北、桃竹的平價火鍋市場屹立不搖,集團平均年營收22億至25億元,去年因為疫情首度降至15億元。
錢都創始店位在土城的三角窗店面,初時招牌仍是黃底藍字。(翻攝Google地圖)
雖然在北台灣名氣與人氣兼具,經營者卻鮮少在媒體露臉。農曆年前受訪,董事長張景德特別穿上赭紅色西服,隆重、應景且存在感十足,「這訂做的啦!我157公分,嘸訂做要去哪買?」全程台語,自招、自嘲,沒架子又接地氣,像極錢都給消費者的感覺。
「現在生意恢復9成了。去年最嚴重剛好是6、7、8月的旺季,3個月賠2千萬元。」張景德語氣裡的無奈相當明顯。難怪他的心情低落,前一次員工比客人還多的畫面,已經是25前初創業時的舊事了。
錢都除了鍋物,還有可無限取用的飲料、冰淇淋、紅豆湯等甜品,CP值頗高。
1990年代,台灣人習慣吃的是可利亞、小紅莓等石頭或沙茶火鍋,雖有少數涮涮鍋,卻不盛行。那時兒女顧店,整天就一個客人,「如果不是自己的厝,可能3個月就關門了。」問他怎麼會想到要賣小火鍋?張景德很誠實,「我不會煮,但是阮某很厲害,聽過作法就會煮了。」
不曾也不願曝光的張夫人彼時到日本旅遊,初嘗涮涮鍋、察覺商機,和張景德商量起開店。透過友人介紹,拜師學習製作鍋物最重要的湯頭,再研發改良,花了1年時間,調製出錢都至今仍未改配方的湯底,「大骨熬3天,熬到骨頭碎掉。加入日本昆布、柴魚,味道比較清爽。」與人合作,花了200萬元,將自家一樓改裝成店面,開始在鍋物市場打天下,未料買單的人少得可憐。「後來我女兒去別人的店試吃、看別人怎麼做,開始調整擺盤,增加菜、肉種類、數量,要讓人吃得飽。」
錢都湯底配方當年由張景德的太太研發,直到現在口味都沒變。

首創加盟 生意金頭腦

再加上大環境突然轉變,台灣人開始喜歡上個人鍋物,「半年後,僥倖啊!一天做十幾萬元,28個位置,排隊排整天。」他的聲音透露出喜悅與滿意。「我是第一個在招牌上寫『歡迎加盟』的,嘸人想到,要讓人看到啊!1天4、5個來欲加盟。」最高峰時期加盟店破300間,稱霸全台。他坦言,最辛苦的是自己的牽手,他總是西裝筆挺跑外務,店裡大小事太太一肩扛,「如果嘸阮某,沒法度到現在這樣。」
張景德個性豪爽、廣交,也很有生意頭腦,「我做代誌攏靠自己想!手腕好,南北二路在跑,五色人都認識,做什麼會賺錢、疑難雜症怎麼解決都知道。我天生就是吃這種飯的人,別人想學也學不來。」
出生在斗六農家的張景德從小就有頭家夢。雖說家裡吃飽沒問題,但身為長子,父親總冀望他能多掙錢幫忙家計,「初一就不想念書,想要做生意賺錢。農閒的時候就去問哪裡可以切貨,擔水果坐火車去嘉義賣。」為了領到和大人一樣的薪資,小小年紀就做粗重體力活,「今天會這麼矮我嘛足怨嘆ㄟ。16、7歲正在長大,收冬的時候割稻,我都擔很重,一直壓、一直壓,壓到長不高。」
退伍後他直衝台北闖天下,「做生意不能在庄腳所在,要到人多的地方。一樣出門一天,鄉下有50個人跟你買,在台北可能有500、1,000個。」
錢都一代店燈光較昏黃,桌子也以木質桌椅為主,裝潢看起來稍微簡單。

風雨無阻 吃苦當吃補

他到市場賣帽子、男裝,攤子一擺,麥克風開始放送。「下雨大家不賣,我不是喔!以前路只有縱貫線一條,我都去加油站問一些南部開上來的司機:『借問一下,下雨下到哪裡?』下到新竹,我就趕到苗栗去賣。夏天我會去開計程車,都沒在休息的啦!」23歲結婚,太太跟著他一起吃苦當吃補,「賺錢機會都是一陣子而已,尪某同心,爛土也會變黃金。」
有段時間張景德跑到社子賣芭樂,「本來在外面擺攤,很喜歡一個三角窗店面,跑去跟房東說:『頭家我3千元先給你,這裡如果有位置你打電話跟我說,我再給你2千元。』先給訂金他才會告訴我。」戲棚下站久了真的讓他等到,「我租下去以後做很大,擺了5攤,早上賣菜市、晚上賣夜市、下午賣過路客,1個月賺2、30萬元。」張景德不愛賭、不好女色,存到的錢全都拿去買厝、買地,但偏偏買不到開店的這間房。
「商場如戰場,競爭對手疊價,說動房東出售。擱跟我太太嗆聲說明天就把我們趕走。」張景德很挫敗,卻無計可施,只能黯然退場。之後10年時間,他乾脆投入房地產買賣,賺了多少他沒正面回覆,但也算是享有財富自由。

眼光獨到 首選三角窗

「彼陣我去了六十幾個國家玩,阮某就是去日本,才會開始學湯頭、賣火鍋。」在自己的房子開店,不會再遇上賺錢被趕、賠錢倒台的風險,才能熬過沒人上門的大半年。後來生意轉好、開放加盟,20歲的兒子張榮智邊念書邊開車幫忙送貨,一家人忙到不可開交,「感謝天公伯保佑,做什麼逐項都很順利。」只是餅大了,搶食的人斷然不會少,「那時候街頭所有小火鍋店招牌都是黃底藍字,我們第一個跳脫出來,改鮮橘色,就很亮眼。」
張榮智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顧店、送貨,這幾年他積極布局二代店,要吸引年輕客群。
拓展的直營店,地點都由張景德自己尋覓,「選點很重要,要看有沒有『市』。」早年擺攤、開小黃訓練出來的能力,讓他幾乎零失誤。首選紅綠燈下的角間、三角窗,「人家停車的時候看見會有印象,如果又看見有人排隊,下次就會特別繞過來吃。」但忌六線道、八線道的大馬路旁,就怕車速太快,開過去不會有印象。二十多年前沒有網路行銷,靠的就是要第一時間吸引到人的目光。「我們不會做二樓以上的生意。」張榮智透露父親的老派堅持,「他說店面一定要一樓,不能太高、要走2、3個階梯那種,客人會懶得爬上去。」
選址一堆原則與眉角,但確定要開店後,張景德的動作快且阿莎力,能買就買,買不動也要想辦法火速承租。「桃園永安路那間三角窗我巡足久,原本賣牛肉麵,生意不太好,我去問,老闆說要頂的話60萬元,我錢立刻給他。」開幕後,荒地變寶地,客人多到員工害怕,「只有我做得起來!後來隔壁也租下來,多三十幾個位置。這樣才做得大、才會紅!」
對外求萬眾矚目,對內則要精益求精。妻子65歲以後就不管事,研發有專門團隊,「我們有個『小錢都』廚房,1星期辦1次,大家一起試吃新產品。」
錢都的醉雞盤使用雞腿肉,肉質Q彈、酒香明顯,是許多客人會單點的菜色。(160元/份)

嚴控成本 薄利拚多銷

做吃的沒有撇步,食材新鮮是唯一正解,「跟4、5家供應商合作,出現問題就汰換。」壓低成本,靠的是以量制價,近年張景德店愈開愈大間,「現在座位少於100個都賺不到錢啦!」
錢都的梅花豬肉鍋套餐,白飯、菜盤、肉盤份量頗足,還可選擇菜多或肉多,希望讓顧客都能吃飽。(269元/份,板橋雙十店)
一般客單價落在250至350元區間,「很薄利,利潤大概1成左右,所以成本的控管要非常精準。」踏進錢都廚房,牆上貼著菜盤與肉盤的標準重量,上菜前都得秤重,「每月的會議如果食材比超出太多,就會去找問題在哪。」會影響利潤的還有起伏不定的菜價,前幾年錢都推出A餐與B餐,「就是肉多或菜多。肉的成本通常只有菜的1/2、1/3。菜貴的時候,減少分量消費者會覺得你偷工減料,那就讓他們自己選。」
每間店的店長、組長都有配股,最高1成,員工有紅利獎金,「這樣店也是他們的,更有向心力、認真賺錢!」賞罰分明,最大禁令是不能與供應商私相授受,就怕有人情包袱,難控管食材品質;員工下班後也不能付費外帶自家店餐點,「誰跟誰比較好,幫他放比較多片肉,損失的是所有股東權益。」
錢都二代店裝潢走工業風,空間明亮,看起來更寬敞。
火鍋業競爭激烈,錢都也開始思考轉型問題。不少人遇到張景德都會說:「我從小吃你們的鍋長大!」老牌子信用好,只怕被認為不夠fashion,不敵可以打卡的網美店,「我們的客人主要是30到50歲的家庭客,穿著拖鞋、短褲,帶小孩來用餐都很自在,但年紀輕一點的就不會來。」近年他慢慢讓兒子張榮智接手研發、管理,讓年輕人打年輕人的市場。若說過往錢都像社區型舊超市,張榮智希望將品牌改造成巷口超商,不只原有客群,也要吸引30歲以下族群的目光,這才催生出錢都二代店。

異業合作 老牌新滋味

換掉原本的深色木質桌椅與昏黃燈光,裝潢改採日系工業風,牆面還有大幅插畫,讓「相機先吃」的畫面也能出現在店裡。坦言因利潤不高,遲遲沒有信用卡、行動支付,但2019年推出APP,募集到50萬名會員,會員點餐的喜好、年齡層資料也成為未來變革的資料庫。
2年前錢都開了副牌吉哆火鍋百匯,屬於吃到飽鍋物,還與許多異業合作,推出限時食材。
2年前錢都還推出2個副牌:「攪攪風味小火鍋」與「吉哆火鍋百匯」,張榮智說明:「攪攪價格較低,大概一百多元,吉哆是吃到飽。不是想打不同市場,是必須了解這個市場的利潤在哪邊。假設同一條街上出現這樣的競爭者,才知道怎麼打仗。」他也提到,這年頭必須強強聯手,於是與珍煮丹等業者異業結合,推出限量款產品,在不同領域打出名號。
父子倆也幫加盟體系塑身。雖然早早開放加盟,但初時並無完整配套,也沒有篩選、輔導的觀念,「有人賺,也有人倒。現在像招牌壞掉不修、會傷害到企業品牌形象的就不續約。新加盟的會幫他評估什麼位置、多少座位才會賺。」
去年的疫情,讓錢都遇上創業以來的第一次挫敗,卻也是轉型的契機。比較舊的店剛好改裝升級成二代店。「一步一步慢慢來。」求平穩、不貪快,未來還要跨出北台灣,拓展版圖至中南部,平價火鍋王者的變身,定要再一次聚焦眾人目光。
張景德很重視人身安全,車上擺著安全帽,若車程長,就會戴上安全帽多一層保護。

後記:坐車也要戴安全帽

張景德的車裡有很多「祕密武器」,一頂5萬元的頂級安全帽、纏了多圈反光條的三角錐、螢光棒等。他說從台北出發,搭開上高速公路、長程的車,過桃園就一定會戴安全帽,避免發生車禍時傷腦,發生故障要用三角錐才安全。一開始覺得有些誇張,但採訪過程中,聽他反覆說到:「感謝天公伯保佑,讓我平順、沒受傷,才能繼續拚。」跟員工開會也特別叮嚀同仁們騎車、開車要注意安全,才理解他的想法—只有擁有健康,才有本錢奮鬥。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