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創業再娶妻係撇步,更有動力要拚!」幽默傘伯陳生宏,44年前用母親贊助的10萬元創業,年輕肯拚,送貨時有人主動說媒,只有初中畢業的他,相親對象是大廠會計,他強調:「我去相親太有自信,不小心還遲到,還好丈人嘸棄嫌,3個月就結婚,速戰速決,27歲娶某,32歲生完2男2女,蝦咪攏緊啦!嘜浪費時間。」
【傘王破魔咒番外篇】字典裡沒有不景氣 2包花生搞定百萬宮廟大單 大振豐洋傘總經理陳生宏專訪

在內銷傘王陳生宏的字典裡只有不爭氣,沒有不景氣,創業初期一人業務階段,所有市場全靠他陌生拜訪開發,鎖定熱門地點,不論西裝店、眼鏡行都能成為下線客戶,以掃街模式展店快速擴散,最終成功插旗8成街邊、五金雜貨、百貨賣場通路,快狠準效率無人能及,信手拈來都是生意經,近期還用2包花生釣出百萬宮廟大單,讓全體員工嘖嘖稱奇。

做生意,陳生宏總是把握機會快狠準,當年為了拓市場,他自創展示架包套銷售模式。「我配好比例,低價傘占2成、中價傘占4成、高價傘占2成,另外男、女傘各占1成,傘架做滑輪,方便推到門口展示。」陳生宏設計的傘架一次可陳列120支傘,一套進貨價3萬元。
「傘架免費借你用,條件是不能擺別人的傘,我一次幫你貨量補到足,店家自己再囤10打庫存應急補充,沒下雨,3個月免叫貨。」靠著這招可省去每天為了幾支傘就得跑一趟補貨的麻煩,曾有同業惡意訂購千台展示架,陳生宏把危機變成轉機,背水一戰花半年將展示架全數鋪出。

他透露:「我每天早上7點出門,帶外務開2輛車浩浩蕩蕩載貨出去,每天規劃好路線,晚上一定是空車才回來,所有貨都是買斷,錢當天就收回來。」靠著努力與決心,打下和零售通路的合作基礎。
80年代,當同業紛紛西進,他未一窩蜂跟進設廠,反把中國、東南亞台廠皆納為協力廠商,靠精準選貨眼光,引領國內傘業潮流。「我不去中國大陸設廠,反而大家都可以成為我的工廠,做傘的邏輯都一樣,我負責發包就好,找人代工工廠不敢裝傻,我的產品種類才會多。」陳生宏道出箇中祕訣。

愛做生意也愛交朋友的他,多年來累積不少死忠客,他自豪地說:「客人攏變成朋友,內銷市場是我在掌控,從一開始就要有這種自信跟決心,不然怎麼跟人拚?反正就是一直衝沒有回頭路,第一年就賺錢,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賣1萬要賺5千。」

擔任業務部協理的么子陳奕錩透露:「我爸很好客,有客人說認識廣天宮主委,他立刻託對方轉送2包花生,上面貼大振豐名片,10天後主委打來,這是台中很旺的財神廟,我爸拿出我們設計的『財神一把罩』傘,20分鐘搞定簽約。」強大戰鬥力讓兒子與員工們甘拜下風。臨走前,陳生宏熱情塞了2包花生給我和攝影當伴手禮,不忘拋下一句「吃花生,好事會發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