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大叔第二個青春期 李銘順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演藝圈總是對變老感到驚慌,但李銘順開心地擁抱中年身分,拓寬了表演戲路。
演藝圈總是對變老感到驚慌,但李銘順開心地擁抱中年身分,拓寬了表演戲路。
隨著電視劇《做工的人》大放異彩,讓李銘順拿下人生第二座金鐘獎,再次來台拍攝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人到中年,事業還經營得有聲有色,李銘順說要跟角色共同生活,才不管別人怎麼說。
1年多前李銘順為孫燕姿演出MV〈餘額〉,從頭到尾都是頂著滄桑的中年大叔模樣、演完獨腳戲,他開心極了,但網友都罵他為什麼要變醜,「你明明只有40、50歲,為什麼都裝6、70歲!」他笑說這些都是不懂演藝圈的人,「必須要教他們,這是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的。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大家都想逆行,但是逆行下去的魅力跟自然界的魅力是不一樣。我覺得自然界的魅力永遠是最美的。」
拍完一齣戲,李銘順保留角色的外型,跟著角色共同生活。

與角色同棲 李銘順

1971年7月23日生,參加選秀比賽加入演藝圈,演出電視劇《神鵰俠侶》走紅,以《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榮獲第49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做工的人》獲得第56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現正拍攝鏡文學新戲《八尺門的辯護人》。

變不老男神 「我可能現在都沒戲演」

但是激烈的評論一直如影隨形,李銘順笑說只要在臉書張貼跟老婆范文芳的合照,一定會有網友這樣罵:「幹嘛要把自己搞成這樣!」「這根本就是爸爸跟女兒拍照!」「為什麼不學一下你的老婆保養啊?」但是他很開心,「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追求,我覺得這樣我很開心、因為我在做要做的事。我老婆,身為女生、比男生會保養是一定的!」
假使他也真的保養下去、變成不老男神,「我可能現在都沒戲演,就打不開這條路。因為我的心態到了,外在樣子還逆走。那些創作的幕後人會找你嗎?他們不要看你,你的臉已經擋住內心裡的感受。」
如果沒學會擁抱外貌的改變,李銘順認為永遠不可能打開演員的外型限制。
李銘順說以前拍完一檔戲,就會改變外在,回歸自己,但現在連這道手續都省了,「拍完這個戲,接下來我就不動,等下一個角色來,該怎麼弄,我再跟他走,跟我的角色共同生活。所謂共同生活不是他的心理感受,也不是他的遭遇,是他的外貌。」
一開始進入演藝圈的時候,李銘順也都是演偶像劇,「但拍到最後、快接近30歲時,我迫不及待想轉入中年,因為已經演膩了那些角色。」他解釋,角色再怎麼不同,都脫離不了愛情戲,「越演年紀越大,我就急著想趕快脫離這個階段,因為覺得都在原地踏步。在表演上,搭配我的女生越拍比我越年輕,我開始擔心跟她們搭不上,很痛苦,所以那時候就迫不及待想要轉型。」
等到開始來台灣接戲,李銘順自己也嚇一跳,「因為在新加坡,已經開始逼自己進入中年的角色,比如很粗俗的、綁匪啊、不管有錢沒錢,都是中年的。到了台灣,他們卻還想要我扮演光鮮亮麗的那種總裁,就有一點點害怕。」所幸這個期間僅有一下子,之後讓他順利在演員路上得以自由奔馳。
李銘順(右一)領銜主演鏡文學新戲《八尺門的辯護人》,在法律審判的攻防當中,重拾對自我身分的認同與掙扎。(鏡文學提供)

演出辯護人 「把情感留到拍戲現場」

「身為演員,必須要接受每一個階段的改變。哪怕改變是讓人更難過的、讓人心碎的。比如說,你一年比一年白頭髮多起來了。因為有時候所謂的表演,不光只是表演,狀態才最重要。」話題又回到他的白髮,為什麼都不整理呢,李銘順說:「這麼辛苦、花這麼多年養出來的東西,你要我一下把它毀掉嗎?那我接下來要怎麼走呢?我覺得演員要懂得享受這一塊,才有辦法一直往下走。」
李銘順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應該追溯到1998年電視劇《神鵰俠侶》來台宣傳,「那是綜藝節目、唱片很蓬勃的一個年代。」等到再次來到台灣,他已經從27歲、變成40歲的中年人了,「當時在偶像劇蓬勃的尾端,但還在拍偶像劇的年代,兩年後就開始轉變。」
在2012年,李銘順與林心如合作了公共電視的電視電影《遺忘》,隔年則與天心合演電視劇《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讓他首度拿下金鐘獎,李銘順說:「雖然好像是愛情偶像劇,但其實是屬於中年的,完全打開了我中年的戲路。尤其是《做工的人》之後,找我的戲有各式各樣。」
《做工的人》讓李銘順拿下金鐘獎,也打開了他的戲路。(大慕影藝提供)
正在拍攝中的新戲《八尺門的辯護人》,再次讓李銘順走入了另外一個領域,全劇充斥著台灣社會的多種議題,透過審判的法律辯護過程來一一檢視。劇本裡有對白是「你知道多少人反對死刑嗎?你知道多少人害怕死刑嗎?」「你知道有多少人認為死刑只會判窮人嗎?」「你知道有錢人認為自己不可能被判死刑嗎?」到最後「你知道有多少人反對死刑嗎?」
李銘順說,這些對話要熟悉台灣的新聞傳媒才知道,如果要他講出這些台詞,「我必須要去理解這些話的背後。我不單只是認識法律,該怎麼判、該怎麼探討。所以導演變成我最重要的一個支柱。」
閱讀劇本時會理解故事流程,但只有拍戲的當下,李銘順才會釋放情感。
李銘順已經看完了原著小說,理解導演唐福睿的思路、如何處理案件,所謂的辯護人又會怎麼做,但每場戲還是會有細節要問導演。「我只看整個故事流程,人物的情感,我有吸收到,但是我讀劇本的時候,都會先把所有的狀態、情感都留到拍戲現場,所以可能演出來,會跟寫的不一樣,我每次都覺得這樣子是最好的。」

再碰感情戲 「要談中年該有的戀愛」

他說劇本寫的都是編導的想像,演員卻是置身在場景之中,「現場給我們的感受,多過於小說、文字給我的。劇本告訴我,故事情節是這麼做,但是當我自己演的時候,可能會發展出一些不一樣的感觸,所以我都會到拍戲現場再臨場發揮。」
「它不像一些愛情戲很直接,我愛你,就是我愛你。這關係到社會議題,社會怎麼讓主角改變?然後主角又怎麼覺得『我不應該改變自己去配合社會』,所以很有挑戰,很難。」李銘順說台詞都很簡單、字數也不多,但要詮釋到位、需要花時間思考。
「這部戲的場數,不像其他戲的男主角給我很多場數,可以花時間慢慢詮釋,這次跳著走,所以很難。我前面把他演得有一點點偏向輕鬆,覺得他可能是厭世;後面怎麼藉著案件,發覺自己不足的地方,好像被所謂的環境拉到另外的地方去了,要把自己找回來,我覺得很棒的一個劇本。」
當然中年大叔的形象讓李銘順的演員事業多采多姿,屢屢締造驚喜,但難道不想再碰感情戲了嗎?「可以談戀愛,但不是年輕的戀愛,要中年該有的中年戀愛,用中年的心態去拍一對情侶的關係、他們的互動,就不能像年輕的互動。」他說現實生活的中年人不會激吻,所以他會思考究竟劇情合不合理、對象是誰,再來決定。
未來還要不要拍感情戲,李銘順說中年人的戀愛該有中年人的身分,會多多思考才決定。

場邊側記

如果要給年輕的自己忠告,李銘順覺得沒有什麼話要跟年輕的自己說,「年輕時做的東西,雖然說後來有一段時間,沒有那麼享受,我不會覺得那是錯的,我覺得這條路還是必要這樣走。沒有經過這條路?你怎麼懂演戲?你怎麼懂情感?」

造型:李詩文/化妝:Jimmy Wu/髮型:李蔚/服裝提供:Boss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