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市場走勢和你想的不一樣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烏俄戰爭爆發當天,美股還逆勢上漲,這是因為預期心理早已反映在金融市場。(翻攝NYSE臉書)
烏俄戰爭爆發當天,美股還逆勢上漲,這是因為預期心理早已反映在金融市場。(翻攝NYSE臉書)
戰爭爆發時,股市會上漲還是下跌?戰爭造成人命與財產的損失,生產活動與貿易都會受到阻礙,答案很明顯,應是下跌。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開啟烏俄戰爭,這一天歐股出現2%的下跌,但美股反而上漲1.75%,全球股市指數也有0.3%的上漲。
另外,央行拉高利率,市場會如何反映?利率拉高,代表央行收緊銀根,會造成市場資金減少,應導致市場下跌。3月16日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1碼,這一天美股上漲2.5%。
那債券總該下跌吧?不是都說債券價格跟殖利率是反向關係嗎?當天中期美國公債的確下跌,但也只有跌0.18%;20年以上長期美國公債反而上漲0.98%。

預期心理 價格先反映

投資人常用直覺想法,去判斷金融市場該有的走勢,有時是這樣沒錯,但許多人沒注意到的是,金融市場是一個預期市場,市場參與者在評估資產價值時,會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納入考量。
譬如美國升息的可能,這不是今年3月才突然發生的事件,早在去年,投資人就普遍認為因通膨升溫,聯準會很可能會開始採取升息手段。又譬如烏俄戰爭,1月俄國開始在邊界陳列重兵時,市場參與者就知道有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了。
也就是說,市場不會一直等到事情「真的」發生才開始反映,市場會在事情「可能」發生時就反映出來。這就像擁有一塊土地,請礦業公司來評估,發現這塊地底下有很高的可能藏有一片具開採價值的金礦;在知道這件事後,你會馬上拉高資產估值,不會等到真的挖出黃金才拉高。
這就叫「預期的市場」。大家觀察不同面向的消息後,都會將資訊帶到市場上,形成目前的資產價格。所以市場就是終極的、針對所有未來預期狀況的統合機器。
也因此,投資人常試著去看經濟指標,預期GDP成長率多少、失業率高低,來判斷市場未來走勢,但恐怕沒用,因為這些公開資訊,其他投資人也都知道了,且早就反映在市場價格中。
要取得投資上的優勢,必須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或是在相同的資訊基礎上做出更精確、與眾不同的判斷。這就是投資的困難之處。所以投資不是有做功課就好,尤其談論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對投資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綠角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