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救星番外篇】首創美髮設計師駐店服務 年銷萬頂假髮配料皆出自他之手 得意假髮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鍾日生(右)30年前創立得意假髮,愛髮成痴的他,創下假髮界多項第一紀錄。
鍾日生(右)30年前創立得意假髮,愛髮成痴的他,創下假髮界多項第一紀錄。
今年56歲的鍾日生,美髮設計師出身,30年前創得意假髮,從北市西門町3坪小店做起,「我是技術底,最討厭停在原地沒進步。」從純買賣到切入上游收購原料,與中國夥伴合資設廠,一條龍包辦原料收購、配料設計與生產,從材料到型式築起8項專利,創下假髮界多項第一紀錄。面對C.Y.S.假髮與魔法部屋等後起之秀崛起,鍾日生帶領團隊,以精緻化服務,鞏固重視品質的中高端客群。
「我不能說我最厲害,但我一輩子都在研究假髮,沒有人比我更懂,我是365天跟頭髮為伍的人!」談起假髮專業,鍾日生話匣子一開就是3小時起跳,知無不言樂於分享的匠人精神,讓他把重心放在技術與品質突破,重視產品差異化,也在假髮界創造多項第一紀錄。
鍾日生創立得意今年邁向30年,談起假髮工藝更迭,他表示,假髮商業化產聚落歷經多次遷移,從早期在日本,之後轉到台灣,再遷至韓國、中國,如今連越南、泰國、印尼皆有,創業前2年,得意是向日韓商採購成品,隨著切入上游原料、生產製造端,因假髮編織費時費工,近2年大幅仰賴工資便宜的北韓。
假髮專業細節多,鍾日生堅持只用有美髮設計師底子的員工,還得歷經至少三五年磨練才算上手,圖左為早年巨星王祖賢的美髮造型師。
鍾日生每年賣出逾萬頂假髮,他拍胸脯保證:「每頂假髮都是我親手檢查,每項維修、客訴我都親盯進度。」事實上假髮是極高度分工產業,以得意假髮來說,鍾日生向中國大陸採購頂級髮原料後,由他親手負責最前端10%設計與頭髮配料,之後交給北韓代工編髮,成品寄回台灣後還需經修飾造型,才能賣到消費者手上。
「有時候我會回過頭來思考,如此繁複精進的工藝,雖滿足了我個人的理想,但會造成消費者很大的負擔?一昧追求精緻工藝,導致假髮價格水漲船高,消費者戴假髮變得不輕鬆。」如何將理想與市場拉近,成為鍾日生近年心心念念的課題,他坦言:「我經歷過很多賺錢的機會,基本上我不太像商人性格,我深信一句話,做事情做好把,自然能把感動溫度傳遞給消費者。」
秉持崇高理想,也讓他走得比同業更前端。首創美髮設計師駐店,「我們的產品我們自己處理,不要再讓客人還要拿去美容院剪燙,每次弄壞了,客人哭哭啼啼回來,還不是我們要負責收拾殘局?客人抱怨美髮院不肯賠償,唉!洗頭小妹1個月薪水恐怕都賠不起。」也曾是美髮業過來人的鍾日生說。
假髮須定時清洗,門市提供清洗服務,1次只洗1頂、不混洗。(250元/次)
為了訓練店內設計師,他只聘用有美髮設計師底子員工,逐一親自考核面試,錄用後直接提供一頂萬元成本的假髮,真槍實彈鍛鍊修剪吹整手感,他笑說:「在我眼裡,有美髮基礎後,訓練1年都還只是模模糊糊,3年過後才能養成,5年才有資格直接碰客人的頭髮。」得意16家直營門市、50位員工,有30人年資10年、其餘則是20年起跳。
堅持技術有價,鍾日生30年前給設計師的底薪就從4萬元起跳,他也嚴格規範門市人員,不論是整頂或局部髮片,都比照真人頭髮做清潔,一頂假髮一個桶,洗完晾好才能接手下一頂,「頂級假髮需要的照顧比真髮更細微,尤其現在做工越細就越脆弱,一定要比照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去呵護它。」
早年假髮常被認為是特殊職業、族群需求的小眾產品,得意也是第一家插旗台北市東區忠孝東路一樓門市業者,他首創收費制售後服務,「服務不用錢未必是好事,賺錢取之有道,要讓產業鏈設計師有合理的利潤,設計師的服務才能回饋消費者,彼此都找到價值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