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了口罩族群的前車之鑑,投資大眾更關心的恐怕是,當生醫檢測業者大賺機會財之餘,如果有一天海水退潮之後,究竟誰的身上還穿著褲子?而國內基因檢測與核酸檢測大廠金萬林,似乎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PCR尖兵有話說1】人多的地方不去 金萬林捨快篩試劑專注於核酸檢測

在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之後,台灣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人數於4月開始快速攀升,因而造就民眾快篩與核酸(PCR)篩檢需求的大幅攀升。影響所及,整個生醫檢測族群,尤其是與新冠肺炎檢測相關的金萬林、泰博、寶齡富錦、亞諾法等公司,也成為4月台股股價表現最亮眼的族群之一。
受惠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商機,金萬林2021年營收6.06億元,整整較2020年成長近一倍,不但一舉讓金萬林由虧轉盈,每股純益(EPS)更一舉衝高至2.89元。不單如此,金萬林於5月10日公告4月營收3,990萬元,除較去年同期成長54.17%,更連續17個月創同期新高;而累計1至4月營收1.62億元,年增46.84%,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金萬林總經理楊文明向本刊坦言,去年營收的大幅成長,的確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核酸檢測服務,這一部分的業務至少貢獻金萬林25%的營收。而隨著國內疫情快速升溫,為協助政府防疫,金萬林也持續擴充檢測的量能;短期而言,金萬林營運增長主要的力道仍來自於核酸檢測服務。
針對最近的快篩熱潮,楊文明表示,金萬林原本也有意經營快篩試劑這塊業務,但考量市場的競爭者實在太多了,最後並沒有去推這塊產品,專注於核酸檢測。

據了解,金萬林位於汐止的實驗室,一次可將90幾個檢體放進機器中進行核酸檢測,約莫1小時的時間,結果就會出來,5小時以內就能交出檢測報告。楊文明說,核酸檢測服務與確診人數的確存在某種正相關,尤其是金萬林的檢測服務大概都集中在台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萬林的PCR檢測試劑已經廣泛地被全台各醫療院所採用,隨著全台各醫療院所檢測量能全開,檢測試劑的銷售也會跟著上升。
楊文明向本刊透露,疫情這種東西的變化很難說得準,現在台灣社會需要金萬林在核酸檢測服務上提供協助,金萬林就會持續幫忙,近期仍有擴充檢測量能的打算與規劃。
就各國的經驗來看,疫情快速升溫之後,接下來就會自高峰逐漸滑落。楊文明向本刊提出他的觀察,與病毒共存,表示病毒仍會存在人類的生活環境之中,意味著,縱使疫情降溫並獲得具體的控制,核酸檢測並不會就此消失。相關業務仍會維持一定的水平,保守看待,應該有機會維持去年第四季的基本盤。此外,如果有更多醫療院所認同金萬林的試劑或服務,相關業務或許還有增長的機會。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最近許多國家的COVID-19確診人數下滑,是因為很多國家都不做核酸檢測了。金萬林董事陳惠娥向本刊表示,WHO認為不做核酸檢測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因為病毒隨時可能突變,不做和酸鹼檢測就難以偵測整個病毒突變的狀況與速度。
從楊文明與陳惠娥的談話來看,當新冠肺炎疫情降溫後,金萬林核酸檢測相關業務,不會像海水退潮之後一樣,露出一大片沙灘。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