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晴朗上午走進「The Render福醺湯包」,日光從挑高2層樓的天井灑落,朝氣開場,白色磨石子從樓梯延伸至壁面,與棕色弧形吧台構成一明一暗空間,水泥牆映上光影漸層,像極掀開小籠湯包蒸籠時冒起的煙霧,仙氣飄渺。
【福醺湯包(上)】踏入台南小籠包山谷尋酒香 茶系調酒與小籠湯包譜出協奏曲

台南有一座小籠包山谷,叫做「The Render福醺湯包」,它不是地理上真實存在的山谷,而是一間調酒搭配小籠湯包的餐酒館,酒好喝、餐好吃,空間還美得不像話,去年9月開幕,旋即吸引目光。

福醺湯包的夫妻檔老闆,由太太王昱云(Amy)擔任調酒師,先生李士弘(Cloud)則是主廚。當時還是男女朋友的Cloud,為了在新航擔任空服員的Amy,到新加坡的鼎泰豐工作,練就製作小籠湯包的技巧。隨著創業種子在心中萌芽,兩人決定回到Amy的家鄉台南仁德,開設調酒搭配小籠湯包及中式餐點的主題餐酒館。

開業前,Amy向台南知名酒吧「Bar TCRC」老闆黃奕翔拜師,學習調酒知識和技巧,投注大把時間苦練,無時無刻都在調酒狀態裡,她笑說連睡覺也想著酒譜,還發現調酒與小籠湯包的共通性,「兩個都很講究比例與平衡,別看小籠湯包外表一樣,只要內餡一改味道就不同,就像調酒能表現出前中後味。」



「建議小籠湯包先嘗比較淡的絲瓜干貝,再試南薑雞肉或鮮蝦豚肉,最後吃威士忌肝醬口味,搭配調酒『岩』,裡頭的泥煤威士忌,小籠湯包內餡也用上了。」聽著介紹,我逐漸陷入Amy的溫柔嗓音中,忍不住說:「不管那是什麼,妳說的通通都先來一杯!」

以野薑花烏龍茶波本威士忌、泥煤威士忌交疊的調酒岩,與威士忌肝醬小籠湯包,合力讓酒香在嘴中蔓延,再吃一口包進整尾嘉義無毒白蝦的鮮蝦豚肉口味,調酒像為內餡蘸上醬汁。




我還喜歡調酒「椒」的花椒伏特加氣息,暗示油潤飽滿「蔥白油香蝦仁炊飯」的中餐印象。一踏進這裡,空間、食感編排設計,模糊了餐酒界線,呼應店名render的渲染意思,讓人意猶未盡。

The Render福醺湯包
-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中山路468號
- 電話:06-279-2278
- 營業時間:19:00~22:00,週一~四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 備註:拍攝餐點皆為每人880元套餐菜色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