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國務機要費除罪扁未脫困 馬永成林德訓3幕僚受惠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前總統府辦公室主任馬永成(左)因國務機要費案遭司法困住十餘年,在國務機要費除罪化後,將可恢復自由身。林德訓(右)在擔任前總統陳水扁幕僚時,經手國務機要費核銷,未貪任何一毛錢,卻也因此案跑法院十多年。
前總統府辦公室主任馬永成(左)因國務機要費案遭司法困住十餘年,在國務機要費除罪化後,將可恢復自由身。林德訓(右)在擔任前總統陳水扁幕僚時,經手國務機要費核銷,未貪任何一毛錢,卻也因此案跑法院十多年。
前總統陳水扁因國務機要費及海角7億等案,官司纏訟至今,立法院5月30日三讀通過國務機要費案除罪,引發藍營抨擊修法替陳水扁脫罪,但國務機要費僅是扁涉及的9大案之一,他因龍潭等4案遭判20年定讞,目前停審的二次金改5大弊案一旦啟動審判程序,恐仍難逃遭重判的命運,並未從官司脫困,反而是一審分別被判刑20年、16年的扁幕僚馬永成、林德訓,以及供出扁家海外洗錢內情的出納陳鎮慧,一毛錢都未進自己口袋卻要被追繳1億餘元,以及馬、林遭限制出境十多年,如今終能全身而退。
立法院5月30日表決通過《會計法》第99條之一修正條文,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不再追究刑民事責任,最直接的影響是高院7月中將宣判的國務機要費案,前總統陳水扁及妻吳淑珍、扁幕僚馬永成、林德訓與前出納陳鎮慧均將獲免訴,除扁、珍仍需面對停審的二次金改貪汙及洗錢等官司,馬永成、林德訓與陳鎮慧均可從扁案解套,一舉解決3人因扁案停審遭到漠視的司法人權。
前總統陳水扁因海角7億等四案遭判合併執行20年定讞,國務機要費除罪後,扁不會因此減刑。

3人奉命行事 卻纏訟十餘年

扁案爆發後同案被告馬永成、林德訓及陳鎮慧都曾被收押,一審馬永成及林德訓各被判20年及16年,陳鎮慧則因擔任汙點證人,獲判免刑,3人也都被扁案官司綁住失業多年。
馬永成與林德訓在國務機要費案審理期間,一再強調是奉命行事,不可能質疑老闆(陳水扁)要他們做的事是違法的,6年前馬出庭時更向法官強調:「陳總統才是真正花錢的人,我一毛錢都沒拿。」他還感慨地說:「經過10年了,我與林德訓還困在這裡。」
林德訓也說,他和馬永成都不知道不實發票的事,因為「老闆、老闆娘」拿來報的發票,他們不敢也不會質疑,奉命行事卻因此受困在官司中十多年。
今年4月22日馬永成在高院出庭時說,國務機要費案用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也就是「幕僚有沒有辦法控管、審核首長機密費怎麼用?」並強調他無權審核准駁扁要如何用機密費。
馬永成告訴法官,他讀大學時,陳鎮慧就已經在扁家工作,因為陳鎮慧記帳很仔細,所以一路被帶到總統府,有時辦公室同仁奉命行事有支出費用,就會由他在單據上簽名、交陳鎮慧報帳,以方便同仁拿回代墊款,「自己不可能明知不實仍簽字」。
陳致中(右)及黃睿靚(左)夫婦遭控涉及國務機要費洗錢,更二審7月15日宣判。

未貪過半毛錢 遭追繳逾億元

林德訓也表示,他和馬永成當年都是依會計處作業規定核銷國務機要費,全案可檢討作業流程,但不該說他們涉及貪汙,他跟馬沒侵吞任何一塊錢,國務機要費就是有特別費性質。
立法院5月30日修正《會計法》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國民黨立委攻擊主席台。(洪申翰辦公室提供)
官司纏身至今的馬永成後來曾投身媒體界,林德訓則獲民進黨智庫聘用,陳鎮慧轉任汙點證人後行蹤成謎,工作一度不順,還曾當庭被陳水扁反控「因為彼此有恩怨才當汙點證人」,處境極為難堪,她曾說對扁很忠心,扁卻不願替她作證,讓她很痛心,後在家人、教友及律師林達傑陪伴下才能走到現在。
陳鎮慧是扁案的最重要證人,扁家匯款海外、放在國泰世華保險室的8億元與國務機要費流向,她全都知情,特別是持有的2個隨身碟,更是全案最重要的關鍵證據。2008年9月4日她到特偵組應訊,被檢察官突破心防,離去時面對媒體追問,一度腿軟癱坐在地上哭泣;同年9月24日,她第四度到案後遭以有串證之虞收押禁見,成為扁案第一個被收押的被告,直到同年11月12日,扁才被收押。
扁案的重要證人陳鎮慧(右)供出扁家金流,讓扁案有所突破。圖為今年4月她在律師林達傑(左)陪同下出庭。
本刊調查,檢察官當年聲押陳鎮慧,除了為避免她與扁家串供,更重要的是讓她免於受威脅,最後陳鎮慧認罪並供出一切,成為扁被定罪的重要關鍵,檢察官讚她是「悔過的勇者」,建請法院判她有罪但免刑,但免刑還是無法改變她與陳水扁是共犯的關係,她不必被關,依法卻仍要被追繳1億餘元不法所得。扁因病停審,珍因病請假,夫妻倆都不必出庭,但陳鎮慧與馬永成、林德訓等被告反而要一直出庭,至今還被限制出境,十餘年無法脫身。

扁保外趴趴走 打臉司法改革

知情人士說,國務機要費除罪並非是要替扁脫罪,因為扁家海內外資金逾20億元,大部分都來自企業財團,扁家收受這些巨款視為合情合理,不只社會大眾無法接受,支持者也難以聲援,但扁保外就醫後到處趴趴走,一再挑戰司法底線,還開記者會喊冤,完全不像是因失智、帕金森氏症、尿失禁及有生命危險無法服刑與出庭的病人,不只重重打臉司法,也拖累國務機要費案的馬永成、林德訓及陳鎮慧。
陳水扁因病保外就醫,相關案件也停審,但他不斷出席募款餐會還主持廣播節目,重重打臉司法。(翻攝陳水扁新勇哥物語臉書)
本刊調查,立法院2011年二讀通過《會計法》修正案,要將性質與國務機要費類似的首長特別費除罪,當時民進黨希望國務機要費一併除罪,但國民黨在立委席次優勢下,最後只通過首長特別費除罪,上百名首長因此獲益,不再被查辦特別費案,今年則由民進黨以席次優勢,通過國務機要費除罪。
不過,扁因龍潭等案遭判合併執行20年確定,已達法定上限,其餘案件除非遭判無期,否則不論判多久,刑期一樣都是20年,因此,不論國務機要費是否除罪,對他都不致造成影響,也不會改變其他案件的命運。
對於官司的困境,扁當然清楚,所以在龍潭等案陸續定讞開始服刑後,即動作不斷,痛批國民黨政治追殺,並說自己被關到一身病,直到馬英九卸任總統前一年,才准他保外就醫,其餘未定讞的二次金改等案也隨之停審,扁案燙手山芋就這樣一直留到蔡英文第二任總統任期。
國民黨立委反對國務機要費除罪,在立法撒假鈔。(國民黨提供)
知情人士指出,扁案一日不解決,就很難說服民眾司法改革是玩真的,尤其面對扁保外就醫,卻出席募款餐會等公開活動,甚至主持廣播節目,蔡政府不只一次請相關單位研議扁案解套的可能性,特赦、讓扁再回籠都是選項。
如今,在解決國務機要費問題後,扁將面對的可能是重審,因為只有全部判決確定才能特赦,但這也代表扁有可能得先入監服刑,要如何解決扁案的司法難題,考驗著蔡政府的智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