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經濟數據再惡化 慎防反彈後的修正會員專區財經理財極端氣候讓能源短缺,近期包括中國、德國、美國都出現乾旱、缺水。(翻攝YouTube)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2.08.23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水力發電房地產德國聯準會石油美國消費乾旱通膨經濟中國央行達觀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房地產低迷 人行降息能源價格高 恐續緊縮全球央行緊縮、通膨數據高漲、民眾實質消費能力衰退,再加上近期各種極端氣候,讓能源問題持續短缺,包括中國、德國、美國都出現乾旱、缺水,以至於水力發電與運輸都無法正常運作,全球經濟數據進一步惡化。房地產低迷 人行降息中國近期公布的7月分工業增加值年增率為3.8%,比起6月分下降了0.1%;7月分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年增2.7%,比6月分下降0.4%。同時,7月分的社會融資規模與新增人民幣貸款均低於市場預期。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許多寬鬆措施,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足,但由於整體經濟環境不佳,加上中國房地產市場仍未見起色,因此企業與個人大多不願意增加槓桿,而是寧願保留現金或降低槓桿,以度過這一波景氣趨緩的過程。中國人民銀行於是在上週微幅調降中期借貸便利與逆回購利率,希望藉此降低企業利息負擔,而人民幣兌美元也因此在上週貶至波段新低。經濟數據持續惡化的還不只中國,德國在上週公布的7月分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7.2%,大幅高於預期的32%。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他們的生產成本可能因此遠高過於國際同業,如果沒有辦法轉嫁成本,他們的營運就會受到影響。德國的進口也因此逐漸大於出口,在5月分出現了近30年來首次的貿易逆差。能源價格高 恐續緊縮美國經濟也沒有辦法獨善其身,上週公布的零售銷售與成屋銷售數據均不如預期,整體房地產市場有急速降溫現象,而這將會對美國實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於此同時,國際石油價格還維持在每桶90美元左右,歐洲與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則是創下歷史新高。在這樣的環境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的貨幣緊縮政策,恐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放緩、甚至是反向降息。各國央行現在正面臨一個艱困的選擇,是要穩定經濟?還是抑制通膨?也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本週的央行年會就會給出答案。對於投資人來說,應該要慎防波段反彈過後的新一輪修正。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