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屬固定收益商品,也就是固定期間會有利息收入,但除了美元定存外,個別債券及債券ETF也都屬固定收益商品,利率卻高出許多。如果認為現在的利率不錯,希望能長時間鎖住這樣的利率,可以選擇美國公債或美國債券型ETF。
【基金講堂】比美元定存更好的固定收益商品

美國通膨嚴重,聯準會大幅升息,國內銀行的美元定存利率跟著大幅上揚,一年期定存利率落在3%上下,使定存族群興奮不已。
投資美債 持有到期避虧損
在國內銀行就可以買到美國債券,只是有最低購買金額限制,例如國泰世華銀行最低為一萬美元。透過美國券商也可以直接買到美國債券,像美國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的交易網頁,顯示2041年到期的美債,殖利率高達4.462%;這檔債券每100美元面額的價格,只要65.708美元就可買到。而最低購買數量每檔不一樣,這檔是250單位,每單位為100美元面額,所以最低購買金額為1萬6,427美元,約新台幣52.5萬元。
該債券票息1.75%,每半年付息一次,一單位半年可收到0.875美元的利息,如果持有至期滿,250單位總共可以收回本息3萬3312.5美元,大約為新台幣106萬6千元,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就是殖利率4.462%。
以上試算是持有到期的情況,如果還沒到期就將債券賣出,價格將由市場決定,也有可能發生虧損。當然,持有到期滿,本金利息都落袋,不會虧損,年報酬率就是4.462%。簡單來說,買入公債要避免虧損,投入的這筆錢必須是閒錢才保險。
有人會覺得奇怪,每年收到配息1.75美元,用65.708美元買入,配息率應只有2.66%?這是將殖利率及配息率搞混的關係,殖利率為持有到期的年化報酬率,是將每年收到的利息及到期的本金,一起算進來的年化報酬率;而配息率只有將每年的利息收入,除上投入的金額,沒有考慮債券到期拿回的是本金100美元。
在目前的環境下,投資美國公債,除了利率比美元定存高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鎖住高利率一段期間,公債屆滿期愈久,鎖住時間愈長。
但是要特別注意,投入的必須是筆閒錢,得要持有到期才行,中途賣出恐有虧損可能。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