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喚星雲法師「師公」 獲加持業績翻倍成長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星雲法師不只在謝源一創業時親自揮毫對聯鼓勵他,還贈予過以他的名字書寫的墨寶。
星雲法師不只在謝源一創業時親自揮毫對聯鼓勵他,還贈予過以他的名字書寫的墨寶。
搶下證交所創新板能源股頭香的泓德能源,一掛牌就掀起一波紅色漲幅太陽能風暴,帶領公司開創新局的領軍人物正是董事長謝源一。
謝源一自小生長於佛教薰陶的家庭,起家的文創事業也是星雲法師欽點,靠著經營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的人脈牽線接觸綠電,2016年創立泓德能源,以統包工程為主力創下巨幅營收,去年營收衝破50.6億元。
謝源一深知案場工程的餅會愈做愈小,在光電、儲能開發同時,正逐步轉型智慧電力服務,要成為能源界中的Uber。
走進泓德能源總部,會議室走道邊的牆上掛著「太陽能無限」、「登山可望遠」對聯,題款人是日前圓寂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謝源一淡定地說:「我的外婆和媽媽一直是佛光山志工,從小師公(星雲法師)就很疼我,知道我創業時,就寫了這副墨寶鼓勵我。」
光電俠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目標是想把泓德能源定位在綠色民營電力公司。
事實上,9成以上營收來自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設計、採購、施工)統包工程的泓德能源,發電儲存總量達1.5GW(百萬瓩),謝源一說:「我們一邊蓋案場的同時,也積極將儲能、充電、售電的營收增加。」在進入不對外開放的戰情室,他又緊接著表示「泓德能源想成為民營電力公司,所以我們打造出能源公司首創的TITAN智慧綠電系統戰情室,這個多對多平台,能集中管理自身電廠、進行綠能調度,更可主動預測電量供應。」
一開始謝源一起手的事業其實跟光電一點關係都沒有、搞的是文創。學業有成回台、有一回見到星雲法師、師公指著興建中的佛陀紀念館說「這兩面牆就交給你處理了!」後來謝源一把這兩面牆打造成文創商店,「好夥伴Jason(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便是那時認識的,一拍即合合作到現在。」即使文創事業並不賺錢,但過程中卻為他累積不少人脈。
漁電共生太陽能板其實是架在養魚池堤岸上。而水面型太陽能板則設在沒有養魚的蓄水池中。
就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日本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用高額補助向國外企業、投資者招手,謝源一嗅到綠電商機,「跟Jason評估後,覺得日本政府守信用、政治風險比較低,覺得可以衝喔!」他便和做文創時認識、熟日本能源政策的友人,在當地開發商帶看案場下,踏出再生能源事業的第一步。
累積第一桶金之後,再到其他國家找尋投資機會,卻在菲律賓踢到鐵板,「地目沒辦法開發案場下,還好當時土地是用買的,土地價格一直漲,賣掉土地後差不多拿回投資成本。」而從國外開發案場中謝源一也學到許多寶貴經驗,「有些公司外包營建光電案場,但我都是培養自己的團隊,硬體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會受制於人,如此案場的工程品質較好控管,也方便日後的維運。」
日前星源漁業以將烏魚苗施放在日運漁電共生案場,預計今年底將會帶來逾兩千萬的營收。(泓德能源提供)
把時間暫時倒轉一下,7年前,謝源一看到台灣要發展再生能源、電業將逐步走向自由化「在政策鼓勵下,看見綠電有前景,與其漂泊在外幫日本人種電,不如回台生根幫自己人種電。」進軍太陽能事業之初,謝源一就曾請益星雲法師,師公囑咐他要多溝通,「多多溝通雖然會犧牲時間,卻可以比較圓滿。」加上他從小到大就愛組樂高,多達一萬五千多片的星際大戰戰艦組起來也樂此不疲,養成他很能耐著性子溝通的習慣,為往後的太陽能發電案場之路起到了作用。
為了實踐漁電共好的永續原意,禮賢下士、充分授權的謝源一,在發展漁電共生,漁業這一塊卻被養殖達人張東昇給狠狠拒絕,但憑藉著「多溝通」的傻勁,不間斷地持續拜訪東哥,東哥說:「當時發現這個年輕人是玩真的,真的是想把能源科技、漁民養殖、魚塭土地作妥善運用,於是答應出任泓德子公司星源漁業總經理。」
謝源一在佛陀紀念館的起手文創事業內容略有轉型,不過至今仍在持續經營中。(泓德能源提供)
星源漁業實際上已跟台灣大型水產通路元家企業簽下養殖銷售契約。也就是說光記者參訪的日運案場今年就放養了8萬尾烏魚,一切順利年底就可收成2萬1千斤烏魚子、預計銷售金額1千500萬元,烏魚殼(魚肉)也可賣到800萬元。沒想到,泓德能源在構築綠電王國的同時,還能大賺烏金財。
關於泓德能源謝源一要如何一步步成為綠台電,詳細報導可點入以下連結閱讀。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