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一班(導演組)有5、6個同學,其中4個後來拿金鐘獎,蕭力修、高炳權、許富翔都是我同學,有一次我們聚在一起,就覺得我們好像愧對電影系的名聲,因為我們拿的都是金鐘,不是金馬。」這反應了電影市場現實,為求生存,紛紛轉往小螢幕工作。
【林君陽番外篇】文青導演養成記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是所有想投入影視產業的學生的夢幻殿堂,林君陽躬逢其盛。一入學,「老師們就說,他們想要培養的是直接可以上線工作的台灣電影的新生代,希望我們是可以把故事講清楚的。」不同於強調藝術創作、作者論,他們是有著獨特鮮明旗幟的一支路線。
林君陽當年其實差點放棄畢業,幸好遇到貴人。「讀了很多年,後面基本上也不去學校了,中間又去當兵,回來時想說大概不會畢業。那時(2011年)剛好在拍《愛的麵包魂》,學校說剩下最後半學期,再不往前就畢不了業。我本來想說算了,我都已經在拍電影了,拿文憑要幹嘛?後來王童導演說:『不行,我希望你是我們學校的畢業生』,逼著我把流程走完。」回想起來,他慶幸當年有完成。
台灣年輕導演多半從短片輔導金、公視人生劇展起家,一路過關斬將,但資源實在有限。「以當時學生的技術能力,沒有辦法使用比較好的器材。你只有一台攝影機,沒有其他技術器材,甚至要多一個中搖臂、小搖臂都會被製片瞪,預算一天就會多出1、2,000塊,所以我們那時候能使用的器材就是小小的、都是小crew,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在侷限的資源裡面去發揮創意。」他擔任攝影師的人生劇展作品《結婚不結婚》《三朵花純理髮》都入圍金鐘獎最佳攝影獎。
他同時拍大銀幕商業製作《愛的麵包魂》,發現有技術門檻存在。「電影畢竟這麼大一部,還要求穩,很多器材你其實不敢用、不會用,譬如說大型搖臂、或者是跟組的大型的機具,這些東西都是要進到電影產業裡面,或是片場出身,你才知道有這些器材可以用。」整個拍攝過程是難得的經歷也是壓力。「一個29歲的小男生坐在攝影機前面,要跟一些拍過好幾部電影的技術工作人員討論這個要怎麼做,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但是壓力就使人成長。」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