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聯準會與債務上限 成市場關注重點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首季財報慘烈,銀行危機可能演變成信貸緊縮問題。(翻攝First Republic臉書)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首季財報慘烈,銀行危機可能演變成信貸緊縮問題。(翻攝First Republic臉書)
過去這幾週,在專欄中持續提到基本面惡化與經濟衰退的風險,而在台積電的法說會後,更加深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憂慮,台股在過去這一週的表現,也因此不盡理想,出現今年來較大幅度的下跌。
而上週的專欄中曾提到:「雖然基本面條件仍然不佳,但股市往往會領先基本面表現。只不過有些前提是必須要達成的,例如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就是其中一項。」
聯準會在本週召開公開市場委員會,在這篇專欄出刊時,應該已經有了具體結果。我認為,在目前的通膨環境下,聯準會有比較高的機率應會繼續升息1碼,然而更重要的,或許是聯準會對於接下來的貨幣政策看法。
以現階段的經濟環境來看,有幾個重要事件將影響聯準會的政策方向。
首先,是銀行業危機。雖然在聯準會與財政部聯手推出穩定措施後,流動性危機似乎有暫緩現象。但在第一季財報公布後,市場重啟對於區域性銀行的擔憂。例如之前提過的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股價在財報公布後出現重挫,再度創下歷史新低。

銀行業危機 衝擊信貸

銀行業危機可能會進一步演變成信貸緊縮問題。由於美國多數指標均指向經濟成長趨緩,而從中國與台灣的出口數據,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所以當信貸開始緊縮,就會讓美國的消費與投資下滑,美國離經濟衰退自然也就更進一步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美國政府債務上限。雖然這是個老問題,但仍然會對債券市場與利率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更重要的是,近期美國一年期主權信用違約交換價格,已經創下歷史新高,顯示這一次很有可能和以往不一樣。
聯準會會因為這些問題,改變貨幣政策方向嗎?對聯準會來說,他們優先考慮的自然還是通膨問題。因為今年以來,通膨數據雖已有所回落,但距離聯準會的目標,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所以,想看到聯準會釋出反手降息,或是重啟量化寬鬆的訊號,應該比較困難,除非出現嚴重的金融危機。也因此,現階段應該還不到積極進場的時間點。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