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抱一檔績優股的威力有多大?從我帳上投報率超過1000%的台積電就能知道…」義守大學EMBA執行長李建興談到台積電,瞇著眼、露出開心的笑容。
【達人理財】長抱一檔股票15年 教授買台積電滾10倍獲利

學者不是只會紙上談兵,更能看懂經濟局勢大膽布局。義守大學EMBA執行長李建興從2009年起就看好台積電未來趨勢及高毛利,緊抱近15年,如今滾出超過10倍的投報率;而除了台積電外,近幾年大漲5倍的世紀鋼,也有相當高的持股。他表示,投資就是精準掌握趨勢,並用「等」字訣創造高報酬。
投資資歷超過30年的李建興,靠著對市場、周邊事務的敏銳觀察,加上抱股等待的耐心,買過的股票幾乎都是「漲倍股」,讓他的資產在這15年來,已穩穩壯大到讓人欣羨的程度,每年能領上千萬元股利。其中,台積電因持有時間長達十多年,目前已零成本。

瞄準趨勢 等到低點
身高逾180公分、學者出身的李建興,氣質溫文儒雅,但講到自己專長的投資實務、國際金融,馬上侃侃而談。面對近3年市場多空交替,許多老手都坦言受傷不輕,李建興卻處之泰然,「很多學者擁有博學的知識和理論,但缺實戰勇氣。但我不同,深入研究後我就會長抱不放。」因為長抱,成本幾乎趴在地板,市場動盪因此無感。

給李建興抱股信心的關鍵,就在於「準」和「等」兩個字。他說明,「準」代表要看準未來趨勢,「等」則是要等到股價夠低才出手,最好是危機入市。他舉例,除了台積電,他還曾持有中鋼、台泥,而這些都是趁金融風暴時進場,「主要是市場出現大跌時,政府為穩定市場信心,一定會從龍頭股下手,此時買進幾乎不敗。」
談到核心持股台積電,李建興直言:「晶片應用只會越來越廣泛,且公司長期毛利率接近50%,這麼好的公司怎麼能不抱好抱滿?」他說毛利率為王,因為毛利率代表企業能回報給金融市場、股東的利潤。
毛利指標 耐心長抱
以台積電為例,2009年之前毛利率始終維持在48%左右,再加上當時金融海嘯後、市場慘淡,符合危機入市的條件,李建興因此決定集結身上資金大膽入場,隨後台積電毛利率一路上升,到2022年,毛利率更來到59.56%的新高,「緊盯毛利率,就會有信心長抱。」

相對來說,某些高價股,例如大立光,2017年股價創下6,000元天價,毛利率來到69%,但隨著毛利率跌破60%,股價也跟著向下反應,「再次證明毛利率與股價的關係,可說是亦步亦趨。」他強調。
除了檢視財報上的數字,「摸透」公司經營狀況更是重點。李建興提及:「我會透過人脈去了解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例如,台積電為提高良率,在管理上有『優質細胞分裂計畫』,會將高良率與低良率的兩廠部分員工交換,以提升低良率廠的工作能力,同時增加高良率廠、卻須轉往低良率廠工作的員工薪資,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問他台積電曾創下688元天價,都沒有要賣出的念頭嗎?他答:「我們生活中許多電子產品都需要晶片,未來AI、ChatGPT更加普及,對高階晶片的需求只會更大,我持續看好台積電未來發展,不會隨便出場。」
政策方向 鎖定風電
不僅買台積電,擅長從趨勢找股的李建興指出,2018年政府將離岸風電視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據統計,全球前20大風場,台灣海峽就占了16處,政府提供了36處的潛力場址,讓開發商自行評估可行性。見到政策利多、趨勢形成,他因此透過各種資料了解離岸風電的發展。
當發現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推手為台灣港務公司,李建興便積極參加台灣港務公司舉辦的講座,深入研究離岸風電的整體發展計畫,最後鎖定世紀鋼。「因為世紀鋼有獨特的工藝與技術,例如廠房是全台灣最高,這表示公司有能力做好離岸風電打在水下的基礎樁。」此後世紀鋼成功打造台灣最大的水下基礎結構,證明了他的精準眼光。

而從2018年,世紀鋼股價還在兩位數就開始陸續買進,至今股價已來到3位數,大漲5倍,李建興透露,仍舊會繼續持有。
但「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父」,何時出場更是門學問。2021年台股迎來大多頭,李建興選在台股指數上萬六時,開始出清手中持股,包括危機入市、趁低買進的中鋼與台泥,最後只留下台積電及世紀鋼兩檔股票,「成本夠低,即使股價腰斬也不怕。」

雖然之後台股曾上衝至萬八,提早出場部分龍頭股,因而少賺了2,000點,但他一點也不覺得可惜,「2009年美國政府負債是8千億美元,但到2021年已經膨脹至9兆美元,這是一個泡沫化的徵兆,應該保留現金等待下一次機會。」
宜蘭子弟出身,求學之路順遂,李建興從念法律到變成財金系教授,且靠投資累積不凡身價,整段歷程則是從念碩士開始,「那時挑選alpha值(指基金經理人能否打敗大盤的指標)高的台股基金,作為第一檔投資標的,工作後每月一半的收入、約2.8萬元都投入此基金,定期定額5、6年的時間,最後獲利290%出場。」這也成為他在台股市場投資的第一桶金。

解惑練功 實績豐富
「教學相長真的可以增強投資功力。」李建興坦言,由於EMBA學生來自各方企業界人士,針對學生千奇百怪的提問,他得認真找答案回答,「有時候找一個問題的答案要花2個月,但就是要努力找。」

EMBA學生、現為婦產科醫師宋碧琳就提到:「老師常叫我們不要亂問問題,因為一問他就會認真找。很多時候臉書上長篇大論文章,都是在回答某位學生的問題。」另一位博士班學生、現為空中大學講師羅正雄補充,李建興出版的《戰勝黑天鵝》就是集結眾多財金問題、資產傳承的解答,是他與碩、博士生耗費超過1年時間才完成。
打破學者只懂理論、實務經驗較缺乏的刻板印象,李建興花超過30年的時間用親身經驗去證實,學者也能走出校園、學以致用,甚至能在投資市場創造漂亮成績、財富自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