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綠營失守張榮味超前部署整合民股 北農變天韓國瑜人馬重掌大權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韓國瑜高雄市長時期的農業局長吳芳銘,可望代表全國農會派民股勢力,入主北農出任總經理。(高雄市政府提供)
韓國瑜高雄市長時期的農業局長吳芳銘,可望代表全國農會派民股勢力,入主北農出任總經理。(高雄市政府提供)
全台農產交易量最大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6月下旬將換屆改選,雖董事會尚未召開,但北農已提前宣告變天,農委會確定成為最大輸家。本刊掌握,代表農會系統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年初已提前部署,成功整合運販商、青果社等民股勢力,並與代表地方的官股北市府取得合作默契,將由張派的農會系統推派人選重掌北農經營權,預料北農董座與總座都將由藍營人馬掌握,等於重回2017年由韓國瑜掌權的時代,讓綠營高層跳腳。
氣象局29日發布中颱瑪娃海上警報,隔日清晨天還未亮,緊鄰松山機場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簡稱北農)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二市),慢車道已有整排從中南部北上、載滿各式蔬果的卡車,趕在颱風前運到拍賣場搶市。這家主宰全台農產交易價格的公司經營權,在今年第一個颱風可能侵台前,已確定變天。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經營權即將變天。圖為北農位於民族東路的第二果菜批發市場(濱江市場)。

總座惹眾怨 府院難回天

本刊調查,北農將在6月下旬舉行董事會,北市府預計推派前金門縣長楊鎮浯出任官股董事長,與最大民股全國農會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勢力合作,讓原本掌握實際經營權的農委會,在這場經營權角力戰中確定出局。
前雲林縣長張榮味親自出馬操盤,整合3席民股董事倒戈支持,將與北市府合作拿下北農經營權。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早在今年3月,農委會得知北農5席民股董事中的關鍵3席,已悉數遭張榮味人馬整合,主委陳吉仲向黨政高層示警,府院驚覺事態嚴重,試圖扭轉局面,透過農糧署及過往操盤人士,找上民股董事尋求翻盤,但多位民股董事都明確表達對現任總經理翁震炘不滿,「票已答應給別人」,農委會始知大勢已去。
北農總經理翁震炘經營北農4年,作風飽受民股派董事批評。(農委會提供)
內定代表農會系統出任北農總經理的吳芳銘,過去擔任韓國瑜高市府的農業局長,也是由張榮味家族推薦,人事若順利在6月底定,形同韓國瑜分身重返北農,「張家等於從民進黨執政的手裡,搶回全國最重要的菜攤。」不只政治意義非同小可,對年底即將升格農業部的農委會,也形同埋下一顆未爆彈。
一位負責操盤北農人事的黨政人士直言:「民進黨還在執政,北農卻要回到韓國瑜時代,北農是總經理制,北市府派任的董事長無實質權力,未來3年經營權少了中央的官股角色,等於把平穩菜價、食安把關機制,交到農會及承銷人系統,一旦菜價偏離市場,或農藥檢測出包,不論反彈來自消費者或農民,就算大選後民進黨繼續執政,也必須全盤承受。」

已掌15席 農會派勢強

北市府高層則向本刊證實,北農6月底前完成改選,經營階層會朝與全國農會及民股合作的方式推派適當人選,前金門縣長楊鎮浯的確是董座的合適人選;至於攸關經營方向及公司治理的總經理人選,「會尊重民股派,市府只會推派董事長」。此舉也等於明確傳達,北市府不會再延續柯市府時代與農委會合作的傳統,未來除了官派董事長將由北市府派任,連總經理人選也不會任由農委會單方面決定。
前金門縣長楊鎮浯(圖)內定代表北市府官股角色,出任北農公司董事長。
北農的經營權是由23席董事選出7席常務董事,再由常董選出董事長,意即拿到12席過半席次,就可贏得董事長,再由董事長任命總經理。擁有5席董事的北市府,此次將結合張榮味人馬的農會派5名董事,加上已承諾支持的5席民股董事,可望輕鬆跨過12席的過半席次門檻,拿下董事長並換掉農委會派任的總經理。
北農五方股權分配圖
「農委會要擋下張榮味人馬,唯一的機會只剩跟北市府合作,但這道門已被關上。」知情人士透露,蔣萬安上任台北市長後,陸續鋪排北市4大公司人事,唯一尚未拍板的就是北農,而蔣萬安在得知張榮味所屬的農會系統成功整合民股,準備叩關北農經營權時,曾私下探詢副市長李四川的看法,李雖未直接督導北農及上級單位產發局,但因過去與韓國瑜關係密切,也曾聽聞與韓友好的北農民股董事抱怨翁震炘,因此並不反對讓北農換手經營,成為張派能取得與北市府合作的另一大關鍵。
在韓國瑜高雄市長任內,擔任副市長的李四川(右),如今成為台北市長蔣萬安(左)的副手,也成為蔣市府與張榮味合作的關鍵之一。

二次揪餐敘 張榮味喬定

過去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8年期間,張榮味人馬二度想拿下北農公司經營權未果,今年張再度出馬操盤,1月曾親自到台北與北農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民股常董陳振輝會面,在場多位民股代表都不滿北農總經理翁震炘4年任內漠視民股董事意見,甚至以改革為名,將矛頭對準民股派董事。
此舉讓張榮味嗅到民股董事期待變天的氣氛,農曆年後又邀請原班人馬南下雲林虎尾,到張家招待所「青埔宮」再聚,「張榮味利用2次餐敘,就搞定3席原本支持農委會的關鍵民股轉向,自此已立於不敗之地。」知情人士說。
張榮味(圖)農曆年後,曾邀多位北農民股董事到雲林虎尾的張家招待所「青埔宮」再聚,整合民股支持意向。
「全國農會等民股派對現任總經理翁震炘的怨氣難解,是這次北農變天的關鍵,剛好大選年藍綠對峙氣氛升高,北市與中央分屬藍綠,張榮味只是剛好找到切入的時間點。」北市府高層人士說,農委會認為維持中央指派專業總經理人選,才是穩定北農經營不致走偏的關鍵,但民股代表卻持相反看法,不滿農委會過度干預菜價,寧願讓農會派重新接手,以確保中南部農民辛苦種植的蔬果,價格不會被過度操控,「北農確實有一堆民股董事,非常懷念韓國瑜當總經理的時代。」
「賣菜郎」韓國瑜北農經營績效被當成神話,但隨著菜價普遍提高,北農營收數字也持續推高,紀錄被改寫。
過往支持農委會的北農民股董事陳武榮告訴本刊,翁震炘不夠尊重自由市場,讓北農透過人為手段過度操控行情,營運數字做得很漂亮,「對上,他可以向農委會交待,但是對下,農民辛苦卻沒有獲得相對的報酬,民股真的希望能由更接地氣的人來經營北農。」

盈餘大方分 員工念韓總

一位官股代表直言,公務員出身的翁震炘做事一板一眼,對比性格大開大闔又口才便給的韓國瑜,不難理解員工及民股董事會津津樂道韓國瑜時代的各種事蹟,至今還動不動把「韓總」掛在嘴邊。
該人士說:「韓國瑜從2013年起當了4年3個月的北農總經理。那幾年有多次颱風過門未入或僅傳出零星災情,農民在風災前搶收,加上市場預期心理,進貨量大,又都拍出高價,讓北農賺爆了。」使韓成了大發颱風財的「天公仔囝」,賣菜郎的神話也開始被傳頌。不過,這些常被韓粉拿來說嘴的經營成績,隨著近幾年菜價漸高已被改寫,韓國瑜時代曾創下每年205億元的營業額,已被翁震炘做到最高220億元超越,但北農不再是媒體焦點,這些數字也不會有人討論。
北農經營權至關重要,即拍賣市場當日交易價格,即為產地議價行情,也是決定台灣農產價格的公認指標。
該名董事說,韓國瑜時代的北農相較前幾任確實賺很大,但這些超額盈餘卻被他拿來大做人情,發績效獎金,員工有人領到超過本薪6個月的獎金,也因此韓被北檢及監察院盯上,北農敘獎成為官股接手後整頓目標;而繼任韓國瑜的吳音寧將北農獎金制度化,比照國營企業不得超過本薪4.4個月,而依規定不能領績效獎金的民股董事,每年的三節獎金也被大砍。
該名董事說,韓國瑜深諳跟民股交好的眉角,董事的三節獎金動輒2、30萬元,相較之下,翁震炘上任這幾年,董事的三節獎金縮水到只剩幾萬元,民股董事還曾在董事會對翁公開表達不滿,嗆說:「咱是民營公司耶,公司營運好,董事會為何不能多領些獎金?」翁則以「社會觀感不佳」為由擋下這些要求,「相比之下,員工跟民股當然把韓國瑜當成神,而願與當初派韓出任總經理的張家合作。」

議員批市府 如自我閹割

本刊調查,代表農會系統的雲林張家,在各級農會選舉一直是常勝軍,為了擴大影響力,多次尋求整合北農民股對抗2大官股,但過去二屆非張派的民股董事仍選擇支持官股,柯市府過去8年多次為了人事權與中央吵翻天,柯文哲在處理北農人事時也曾自爆,張榮味曾當面勸他「嘜做民進黨的細漢仔(小弟)。」張派見狀一直想見縫插針,但都未能成功。
韓國瑜(左)曾在北市議會備詢時,力戰「菜蟲」罵名。右為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聯合知識庫)
例如2020年北農改選前,張家透過兼任北農常董的全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發表公開信給各級農會,高調徵求股權,但在綠白兩股勢力合作下,最終功敗垂成,官股還是擋下張榮味勢力,豈料如今情勢已完全逆轉。
「農委會的政治敏銳度太差了!」知情人士說,農委會沒有預判北市府政權輪替後,民股支持意向可能轉變,北農人事向來都是錯綜複雜的5方股權大比拚,放任資源龐大的張派暗中運作,等到態勢底定才向執政高層示警,「都打到北風北了,還在想要怎麼翻盤,為時已晚。」
北農一市(萬華)、二市(濱江)一年營業額平均210億元,創造6億元的本業收入,成為最會賺錢的拍賣市場。
對此,台北市議員劉耀仁說:「其實只要官股繼續合作,張家就沒戲唱。」即使柯文哲跟綠營後來勢如水火,為北農的事也多次與陳吉仲隔空交鋒,但柯文哲跟綠營吵歸吵,北農人事最後還是選擇跟中央合作,畢竟官股合作才能權責統一,避免讓農會派球員兼裁判,對北農經營才是正道,如今蔣市府交出經營權給張榮味家族,等於自我閹割官股的角色。

官股退二線 菜價恐難控

曾因北農菜蟲事件與韓國瑜在議會大戰的議員王世堅說,政府共同負責的角色退居北農第二線,最大的問題在調配產地種植預防「量爆價跌」的機制,被農會派的專業經理人取代,消費者及供應商、農民的利益要如何取得平衡?北農主導的拍賣市場菜價起伏若失控,「天平倒向哪一邊都會出事!」不是民怨菜價不合理,就是農民辛苦種植的蔬果跌成血淚價。
北農公司除了拍賣,更扮演蔬菜供應商的角色,供貨給全聯(圖)等生鮮通路。
除了菜價,因應民眾對食安的要求,北農前幾年引進農藥檢測的質譜儀快檢法,取代過往不夠標準化的試紙抽檢,號稱可驗出全台所有通路的農藥殘留,但北農公司的角色特殊,既是拍賣平台,也是全聯等通路商的供應商,多位民股董事也有供應商身分,如果連經營階層都是利害關係人,「相關檢測的公正性若產生爭議,誰有公信力背書?」一位官股代表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