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來到台南採訪,臉書「我邁向退休的1735天」版主V大,拖著行李箱抵達約定地點,「箱子裡都是等一下拍照可以用的衣服,我一次帶了好幾件,隨你們挑。」爽快、熱情的性格,一如南台灣的陽光讓人感到溫暖。
【達人理財】花5年完成43歲退休目標 女工程師年領200萬股利

只用5年時間就完成退休目標,工程師V大做到了!她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金融股、高成長股,並將身上所有存款投入,打造所得替代率100%的投資組合,如今年領逾百萬元股利。儘管5年過程中,經歷疫情、美國急升息的股市崩跌,但她甚至提前半年達成退休計畫,V大自信地說:「這個投資組合經得起考驗!」

選擇標的 數字會說話
今年6月前,V大還是南科電子業的中階主管,靠著過去20年的努力,積累近千萬元存款,掰了職場。而早從2019年1月,當時不到40歲的她,就認為職涯已來到天花板,「提早退休」的念頭油然而生。她擬定一個近5年、1735天的退休計畫,希望讓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達到100%,即年領140萬元股利,原預計今年11月達成,沒想到5月提前達陣。
檢視這5年的市場,不但經歷2020年3月疫情全球股市崩跌,還遇上去年美國暴力升息的回檔。能提前達成退休目標,V大也感意外,「不過,這證明我的方法經得起考驗。」
2019年6月才擁有人生第一個證券戶頭,V大不諱言當時她還是個理財小白,只有買過儲蓄型保單,還算與理財沾上一點邊。但決定開始投資後,她套用在職場上用數字說話的訓練,以excel試算、搭配不同標的,排列組合出能領取最多股利的配置。
V大透露,如今前三大持股分別是超過180張的玉山金,成本股價約23元;31張裕融,成本股價109元;以及逾150張的第一金。而光這3檔股票,今年股利入帳即超過百萬元。

質借買股 賺波動價差
挑選金融股,V大表示,她喜歡配發股票股利者,「配股可壯大持股部位,而持股多、未來能配發的現金股利自然更多。」此外,設定Beta值(波動係數)小於0.8、股本約在1千億元、平均10年每股純益(EPS)大於1.3元、平均股利大於1元,且連續10年都有配息者,並剔除股價淨值比大於2、殖利率低於5%者。
層層篩選後,她以第一金、玉山金及兆豐金為主要持股,其他如台新金、富邦金、元大金等也有納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遇到美國急升息後的全球股市大回檔,為了克服人性恐懼,她以定期定額加碼,面對Beta值比較小的股票如第一金,每10天定期定額2千元;至於Beta值比較大的股票如玉山金,則每2天定期定額1千元,以此方式持續降低成本。
而面對今年金融股股利大縮水,V大坦言受到影響,但她大膽抵押帳上股票,向券商質借超過600萬元,由於質借利率僅約2%,而她低買高賣金融股,因此大大彌補了股利滑落的情況。

V大指出,富邦金是她今年操作的重點股,「進場時本益比不到8,是券商篩選出適合質借買股標的中最低者,且Beta值在0.7左右,波動度大,容易賺到價差。今年上半年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我買了市值接近300萬元的富邦金,平均價格約56元,股價上漲1%就賣出持股的10%,操作下來獲利60萬元。」
三角形法 押0056
「其實2019年開始投資時,我也想靠在電子業的背景選股賺價差,沒想到第一次就慘遭滑鐵盧。」V大回憶,當時第2個小孩出生,根本無心顧及投資狀況,所以認賠出場。等到身心狀況都相對安穩再進場時,迎接她的卻是新冠疫情爆發、全球股市崩跌,「但我認為,這是撿便宜的好時機。」

她觀察元大高股息(0056)長期在20元至26元間震盪,且ETF持有的是一籃子股票,已經分散風險;她因此決定以三角形法買入,並製作圖表,算出總共需要的成本與平均價格,為自己建立信心。
V大說,她從27元開始買進0056,只要股價下跌0.5元就買進3張,再下跌0.5元買6張…只不過當時股價一路下殺,V大笑稱自己「買到手軟」;後來不得已調整買法,改為股價下跌2%買入3張。不論如何,三角形買法威力驚人,當月她共買入127張0056,平均成本25.45元。之後全球股市反彈,以30元賣出,獲利近60萬元。
此役給了她莫大信心,V大解約保單再加上存款,湊足千萬元前進股市。「我需要的是不工作、也有被動收入的安心感。」於是她鎖定最穩當的金融股,慢慢累積資產、養大股息。

從今年開始,V大也將投資觸角伸及高成長型類股,希望能價差、股利雙賺。她以每年獲利成長10%、近3年有配股、連續20年配息3道關卡,找出了裕融、聯華2檔個股,其中裕融殖利率較高,雀屏中選。
控制花費 減揮霍支出
家人阿福提到,V大是個自律的人、謹守投資原則,會花時間研究各路理財達人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並親自分析。好友Johner則表示, V大看的是長期獲利目標,並勤設定標的組合,靈活操作運用,且一定會親自試水溫獲取經驗值。
離開職場不過短短數月時間,現在的V大生活愜意又自在,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學後,就到健身房運動。V大表示,雖然電子業每年配股分紅,年薪有機會達200萬元以上,但長時間的工作壓力,讓她早早萌生退休想法。

心裡有了退休的念頭後,她在生活中想盡辦法省錢。以前會到便利商店買100杯寄杯咖啡,雖平均每杯僅27元,但後來發現買咖啡機、咖啡豆,自己沖咖啡能更省錢;她也重新審視家中的支出,停掉第四台、變更汽車保險等,「這樣每年可以多省下10萬元,繼續投入股市。」
能在43歲的年紀勇敢退休,V大認為是3大關鍵促成:努力工作、減少揮霍性支出、將收入存下50%以上,當然學投資年年有被動收入進帳,等於吃了一顆定心丸。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