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聯準會對於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相當有信心,因此,預計將把利率維持在高點更長一段時間,不僅今年底的利率中位數預測,較之前來得更高,包括2024年與2025年的利率預測也跟著調升,這毫無疑問會對整體經濟造成更多壓力。
【達觀股市】聯準會鷹派暫停升息 出乎市場預料

上週是超級央行週,其中最重要的機構自然是美國聯準會了。雖然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但聯準會的點陣圖與經濟預測,卻透露出了鷹派思維,這也成為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股市大幅震盪的主要原因。
股匯修正 創波段新低
而從過去經驗來看,聯準會的經濟預測鮮少吻合實際情況,因此,聯準會這種對經濟現況有高度信心、並採取強硬貨幣政策的做法,很可能會對實體經濟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我在8月中的專欄曾經提到:「投資人應該要開始提高風險意識。因為聯準會雖然會停止升息,但通膨數據卻可能從谷底回升,這將讓聯準會把利率維持在相對高點一段時間,並對許多企業營運造成負面影響。
公債殖利率可能因此攀高,而這對於股市來說不是好事。一方面,銀行業的問題恐進一步惡化、並限縮銀行的貸放能力。另一方面,高漲的殖利率對於高估值公司,將造成一定壓力,特別是那些未能創造明顯獲利的企業,像是因為人工智慧與超導體題材而讓股價漲高的公司。也因此,在台股與新台幣同步修正的現在,投資人應開始提高警覺。」
最近投資人應該對這樣的現象有更明顯的感受,因為包括台股與新台幣,近期確實都連袂創下波段新低。以台股為例,上週五來到16,344點,較7月底已修正近千點,至於新台幣則貶破32.1元。
而我認為,這種情況在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與通膨數據出爐之前,應該都不會有太大轉變。但以近期OPEC+的減產政策與去年油價基期來看,通膨數據在年底之前想見到大幅下降,恐怕不太容易。
也因此,持股水位較高,或持有較多投機性個股的投資人,可能要考慮適度調降持股水位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