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亡父求丸美番外篇】改造曾被媽嫌觸霉頭 現成最潮菜市場 艋舺大豐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鄭靖騰(左)接手艋舺大豐後,積極改造老店,也深獲母親鄭曾豔鳳(右)認同。
鄭靖騰(左)接手艋舺大豐後,積極改造老店,也深獲母親鄭曾豔鳳(右)認同。
開業66年的艋舺大豐是萬華東三水街市場內最知名的魚丸攤,20多年前第三代老闆鄭靖騰返家接班時,發現逛市場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老,於是開啟市場革命,讓逛菜市的消費者多了年輕面孔。
搭建屋頂,鋪有磁磚地板的萬華東三水街市場逛起來就是舒適,整齊的攤位規劃、各攤鐵門上繪有彩色圖案,走道旁甚至擺放讓人逛累休息的椅子,都令人感受到貼心,擔任東三水市場自治會幹部的鄭靖騰自豪地說,「早期傳統市場真的沒什麼人,所以開始把市場重新弄過,人才變多了。」
20231017bus006
東三水街市場環境舒適,不僅是萬華在地人愛逛的市場,也有許多觀光客專程前往。
這個改變始於他先改造同樣位在市場內的自家魚丸老店「艋舺大豐」,20多年前他被父親要求返家接手時,發現客人變少、老化,「以前市場攤位租一天300元都不會滿租,沒人要租,後來我覺得,根本之道是必須改善攤位環境,所以那時候才開始改造我們的店,其他的店家看到就跟著做。」
艋舺大豐總共改造三次,鄭靖騰回憶,第一次以竹子做店面裝飾,第二次則有IKEA合作幫忙,當時牆面改為全黑,加上攤位的布幔是麻布材質,媽媽有很大的意見,「她說『你做生意怎麼用這麼黑?像在辦那個!』因為喪事才用黑布嘛,可是那時候燈光都改變,過了半個月,客人就說這個氛圍非常好,感覺很溫馨,黃燈照在食物上,看起來更美味。」
20231017bus006
東三水街市場不只有屋頂遮陽避雨,走道環境乾淨,鐵門也有彩繪,顛覆傳統市場髒亂的刻板印象。
艋舺大豐改造後,其他店家見狀也跟進改變,「我們做完之後,隔1年就16家攤販重新改造,之後再開始改造整個市場的街道、排水跟通風。」後來正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鄭靖騰與整個自治會心想,「剩鐵門最髒,所以我們就找彩繪藝術家來畫。」
大改造市場後,他們積極配合學校活動,鄭靖騰希望客群越來越年輕,「我們辦了市場小學,讓小朋友進來體驗DIY活動,讓他當單日店長,教學觀摩,教他們做丸子、製麵,讓小朋友也喜歡上市場。」
他到日本大阪的黑門市場時,發現很多人在市場內立食區用餐,也將此概念帶回東三水市場,甚至與市場內小酒館合作,只要在「萬華世界下午酒場」點酒,可以拿著該店提供的盤子到想吃的其他攤位買食物,裝回酒館內用餐,鄭靖騰也會加碼,「如果是拿著酒館盤子來買的客人,都會多給一些。」
20231017bus006
鄭靖騰建議東三水街市場設立立食區,解決客人在市場不便用餐的問題。
20231017bus006
只要到東三水街市場內的小酒館「萬華世界下午酒場」點茶飲或酒,消費者也可帶市場食物入內用餐。
整個東三水市場的客群多了年輕和外國人面孔,擺脫傳統市場的髒亂印象,過去曾對市場職業羞於啟齒的鄭靖騰,如今讓孩子也引以為傲。
20231017bus006
「萬華世界下午酒場」會提供專屬的盤子,讓客人到市場攤位盛裝想買的食物,再帶入酒場內用餐。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