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幾年期間,任賢齊竟然隔離多達13次。他說道:「我應該是冠軍!」1年多前的事,恍若隔世,可是又歷歷在目,他說:「我還遇到上海封城,在上海關了1個半月,然後離開再進去,又關了3個禮拜。」
【鏡大咖】一步一步看過沿途風景 任賢齊

當任賢齊走在路上時,許多人露出了都認得他的注視禮。而且是不分年齡、跨越世代的。
任賢齊對年紀是有感受的,因為那些聽他歌長大的人,現在也有人在為他寫歌,連這樣的體驗,對他來說都是新的體驗了。一直在路上的任賢齊,知道每個世代所在的中場位置並不一樣,即使回望視野各自不同,但分享一步一步去丈量沿途風景的心情,對他來說,沒有比這更真切的感受了。

人生中場回頭望 任賢齊
1966年6月23日生,在他成為滾石唱片解約藝人名單時,是小蟲留下他,並推出大賣的《心太軟》專輯。而任賢齊除歌手身分之外,也在多部電影演出,《奪命金》《樹大招風》《邊緣行者》都是代表作。今年9月發行個人新專輯《在路上》。
肩扛團隊生計 隔離十三次已放空

只要有工作機會,他就去爭取。他到了中國大陸,那裡的團隊就動起來,在台灣拍廣告,雖然任賢齊在隔離,不過台灣的團隊也開始動起來,或者又到了香港,有時候他甚至可以帶動幾百個人的工作。「就一直隔來隔去⋯」痛苦嗎?「對我這麼愛自由的人是一種痛苦,我反而在那邊思考我的人生,當然也有寫歌。但到後來是放空,腦子完全空白。」
活著的時間感開始有一種斷裂的感覺,因為像是電影裡的情節,每天醒過來時他彷彿活在同一天。就算有手機報時,但時間感已經模糊,任賢齊說,他每天畫正字,確定過了幾天,必須以身體感覺去確認,像是跳繩、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做幾下,全都得記錄下來。

雖然並不逍遙,但這同樣是一種在路上的心情吧。任賢齊不否認,這是有點煎熬的,但他所說的煎熬裡,都夾雜了一種感受過了、且我得到它了的通過意向,他提到為戲增胖到100公斤卻因故停拍的《跑馬》:「若我沒有吃胖,我真的不知道胖是什麼感覺。」任賢齊現在的身材健壯,不過他知道自己身體折損了,頻頻說,就是得保養,但不管如何,他看待所經歷的總是正面。
叫哥還是叫爸 世代碰撞都是經歷

他是那個以〈心太軟〉走紅亞洲的天王。最近他出了第17張專輯《在路上》,離上一張已經12年。去年任賢齊在參加實境秀《披荊斬棘》第二季時,他跟參賽者說起自己以前聽的歌是〈愛情釀的酒〉,很多人沒聽過,於是任賢齊唱給他們聽。那些以前任賢齊爛熟於心的歌,對下一個世代都成了新歌。「參賽者中,最年輕的ICE楊長青,他爸還跟我一樣大耶。不只我衝擊,他也很衝擊,他說『那我要叫你哥還叫你爸?』當然叫哥了好不好!」任賢齊笑道:「他回去還跟他爸說,你看齊哥那麼拚,你要努力,要活出第二人生。因為他爸已經半退休,每天在玩鳥啊賞花⋯」
其實這就是他在實境節目裡的冒險了,世代之間的互相碰撞,跟他在草原上的經歷,都成為一層又一層的他。「創作的時候,我會去找很多素材跟靈感,我喜歡去旅行拍紀錄片,就是在增長我的見聞。唱那些武俠歌,我很對味。戈壁、沙漠、草原,我已經經歷過那個感覺。我有用馬頭琴在自己的音樂裡面,在旅程中我聽到他們的音樂,我想起了什麼感受,剛好用到我的專輯裡面⋯」
眼前的任賢齊,對音樂的激越與熱血不變。不過,到了這個年紀,他給出了更複雜的形貌。我不否認,這的確與他在港片裡的反派模樣有關,他給出了音樂層面所未呈現的暗影。《樹大招風》的暴戾之氣,不笑的他,邪氣滿點,凶到炸裂。翻開任賢齊還未上映的幾部新作,也多為犯罪動作片。
有餘裕能選擇 拍片還要幫忙捐錢

「現在香港大部分都是警匪片、黑幫,這2年特別多。」不過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已經有了經濟基礎,面對工作時就有了餘裕。「我不是為了賺錢去工作,我可以挑,有些電影角色,劇本不好,我不要演,因為沒有辦法發揮。」現在香港電影的狀態,任賢齊說自己真的像是去幫忙,但是很過癮,他綻開笑容:「杜琪峯導演就說,你的酬勞就是一個好劇本。他說你要賺錢,你去唱歌就好了。」那就是任賢齊的餘裕。
敬佩像林家棟這樣的演員,因為任賢齊知道,在港式的快節奏中拍戲有多累。「然後都是杜導打電話『你去幫忙』,酬勞不知道有沒有,還要捐錢給那些新導演去創作,但我們就很開心,因為我們有盡到力。就像我們帶一些新的團⋯就會覺得,你也被他們感染了,然後又能讓有才華的人被看到。」
樂團麋先生要重新詮釋任賢齊的〈再出發〉時,任賢齊提出的條件是,要團員一起去在他家鄉舉辦的田中馬拉松跑半馬,「不去一步一步丈量那個腳步,你不知道沿途的風景。走出舒適圈,去感覺土地給你的回饋。」這當然也是任賢齊自身實踐過後的心情。他話間的視野是開闊的,他在青藏高原住蒙古包,見滿天星斗及銀河之璀燦。途經司機的爸爸所在的牧區,任賢齊說那去拜訪爸爸好了,「爸爸很開心,因為聽過我的歌⋯他們沒有青菜,殺了頭羊加馬鈴薯跟洋蔥煮了湯,我覺得好好好喝、好幸福。對我來說,是很奇妙的過程,我也放在心裡。」

從他新專輯的歌名〈在路上〉〈我出去一下〉⋯,這些出走,且多少帶著中場回看視角的歌,大概也表明了那個即使想著出走,但不忘好好扛下責任的任賢齊。「我要去賽車、去衝浪、拍紀錄片,抽離一下。出去之後,要回到原來的軌道,那才叫我出去一下。」任賢齊知道自己要養活很多人,而且每個工作人員後面都代表一個家庭。
因而,看似常常在挑戰極限的任賢齊,前提絕對是有所準備。他的人生清單之一,是想去爬8千多公尺高的珠穆朗瑪峰,但他最後覺得,自己可能會死在那上面。清單裡感覺比較容易完成的,是任賢齊想找張震嶽及李李仁去衝錢塘江的浪,他笑:「就被陶子罵,不要帶她老公去做這種事!」
但那些準備的過程,對任賢齊來說,更是價值之所在吧。「你要學習你要付出代價,流汗、流血、流淚。你要充分準備,才能去挑戰,不能傻傻就跳下去。一上車油門都不回(放),那誰也可以啊,就拜拜了!操控、轉彎、壓彎什麼的,那技術都要學很久。」他說,要按部就班去練習、小心計畫進行。謹慎的背後,是熱情的堆疊才能展示出的無限可能,那全是任賢齊能夠一步一步看過風景的自我核心訓練。
場邊側記
任賢齊說,自己沒有一定要退下來,唱歌的密度與強度可能少一點,演戲或許就演長輩或爸爸,「因為你人生愈來愈豐富,你演到的角色可能會愈來愈有故事。」表演癮頭仍在,任賢齊總會找到滿足它的方法。
造型:陳慧明 服裝提供:GUCCI(帆布細節淺藍牛仔上衣、牛仔褲)、Moschino(格紋拼接西裝、格紋西裝褲、黑色襯衫) 妝髮:Leo Feng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