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1月),台灣機車雙雄一路從台灣戰到米蘭,光陽靠著下殺4萬元有找的國民機車GP125大賣,奪回睽違18個月的單月銷售冠軍;不過,去年讓光陽23連霸夢碎的三陽,今年續坐全年燃油機車銷售冠軍寶座勝券在握,負責操盤的少東吳奕成日前更親自前進米蘭車展,打算另闢新能源車戰場。
【全文】機車雙雄米蘭交火 三陽少東推油電車對戰光陽

台灣機車雙雄光陽與三陽戰火再起,除了在台血腥廝殺爭燃油機車龍頭,今年更在米蘭車展大秀肌肉。日前本刊前往米蘭車展直擊雙強對戰,面對光陽董座柯勝峯師法Google,並挾著哈雷、泰國國家石油等盟友支持,打算採讓Ionex成為電動機車標準系統聯軍戰法;三陽少東吳奕成也不甘示弱,端出全球首款油電混合機車,還結合中油推出充換電機車,更打算備戰生質能源,要與對手在新能源車市場一較高下。

吳奕成小檔案
- 年齡:33歲
- 家庭:已婚
- 現職:三陽董事長室經理、產品經理、浩漢設計總經理
- 學歷:樹德科大休閒與觀光管理系、聯合大學經營管理碩士、政治大學企家班
- 經歷:三陽董事長特助、越南廠海外營業部副理、行銷副理
油電機車 增程續航足
為了一睹雙雄爭霸,本刊也前往義大利直擊全球規模最大、擁有百年歷史的米蘭車展。隨著疫情過後,各家車廠為爭取歐洲商機,讓今年的米蘭車展盛況空前,一共動用8座展館,吸引包括日本本田、山葉、台灣光陽、三陽、宏佳騰等超過2千家品牌參加。
台灣機車雙雄不僅被安排在同座展館,也史無前例只隔一個攤位,隔岸交火意味濃厚。三陽董事長吳清源將兵符交給兒子吳奕成,不僅在米蘭車展一口氣發表30款新車,更在現場宣布2025年要推全球首款油電混合機車。其中,一輛搭載最新鋁電池技術的油電混合機車—PE3增程車最引人矚目,「這台新車充飽電可以跑35公里,加油1公升又能增程多跑90公里,如果加滿油可從台灣頭騎到台灣尾,徹底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吳奕成對本刊說。
本刊調查,為了揮軍新能源車市場,吳清源採鴨子划水策略,耗時1年開發電動馬達與鋁電池兩大關鍵零組件,還由吳奕成操盤外型設計。「這台車搭載去年三陽斥30億元投資的亞福鋁電池,2025年亞福擴廠後,新車就能跟著量產。」三陽高層人士還預告,未來也會針對短程通勤族推純電版新車。
目前在電動機車市場仍是後進的三陽,要如何突圍?後生之犢不畏虎的吳奕成打算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發展新能源車。三陽高層人士對本刊透露,三陽除了攻下台灣市場龍頭外,在以色列、希臘等市場也拿下3成市占,屆時再以品牌影響力回攻新能源機車。「近年三陽燃油機車強攻外型設計,頗有新能源車的味道,若技術力迅速補齊,不見得落後群雄。」車業人士分析。

三陽力推 鋁電池技術
像是這次在米蘭推出採取鋁電池技術新車,就是要走不一樣的路。「鋁離子電池具有高安全性和高穩定性,原料取得與回收都容易,重要的是15分鐘就能充飽電。」吳奕成還預告,為了走向減碳之路,三陽不僅關注鋁電池,也打算開發使用生質能源的新能源車。
面對Gogoro、光陽在台灣大舉布局電動機車換電站,三陽則選擇與中油合作。據了解,中油近期已重啟電動機車鋰電池開發計畫,將以傳統加油站為據點,聯手台電建置換電站,由遠傳開發充電樁整合平台。吳奕成透露,有別於市場使用石墨烯為負極材料,中油自主研發軟碳電池,新車預計明年第二季量產,屆時車主可依習慣自行選擇換電或快充2種能源補充方式。
至於在歐洲市占向來都不錯的光陽,由主帥柯勝峯親自領軍,剛退伍的兒子柯志達也前來見習。今年柯勝峯師法Google,推出Ionex電池即服務解決方案、Ionex電池計量模組(Ionex BMU)及Ionex能源站等三項技術,就是要做到「充換合一」,實現電動機車百花齊放、資費更貼近消費者的目標。
開放平台 光陽組聯盟
「KYMCO像三星、Ionex像Android;以金融業角度比喻,KYMCO就像銀行、Ionex就像VISA,這次發表的Ionex電池計量模組是其中關鍵,只要任何品牌的電動機車安裝進去,就能享受完整生態系提供的各式服務。」柯勝峯解釋。

不過隨著高通膨引發消費力下降,價格較高的電動車已出現銷售停滯現象,要如何逆風突圍,已成為各車廠最頭疼的問題。一家國際大廠就透露,歐洲電動機車市占僅2成,主因就是購車成本太高,此外電動機車的養車費用(電池資費、維修保養、停車費)驚人,據交通部的調查顯示,每台車平均1年要花9897元,偏高的費用讓僅有近3成民眾願意汰換電動機車,也讓業者難以由虧轉盈。
但看在積極搶攻電動機車市場的光陽眼裡,電動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早在2018年就推出電動機車品牌Ionex,去年成功坐穩台灣二哥後,今年柯勝峯更登高一呼,要讓Ionex成為電動機車界的Android平台,「即日起將Ionex軟硬體系統開放,打造異於對手(Gogoro PBGN聯盟)的生態系。」

合資泰國 設置換電站
藉著2021年與哈雷合資電動機車品牌LiveWire,柯勝峯要一鼓作氣,今年又聯手泰國國家石油合資成立Aionex,強力向外推展Ionex系統。柯勝峯很清楚,只有打群架才能擴張Ionex,他決定讓Ionex電池成為公版電池,並導入BMU電池計量設計,讓其他想進入電動車的車商能省下建置系統的麻煩,還能開發廠差異化商品。
「1台電動機車需要2顆成本各2萬元的電池,賣10萬台電動機車,就要砸40億元,早期Ionex每5顆電池就有1顆故障,如今生產1萬顆電池只有1顆故障,我們幫各車廠走過學習曲線的痛苦。」柯勝峯透露:「未來還要開放其他企業,加入建置Ionex電池交換站的行列,降低車廠發展電動機車的龐大成本,更能跨界做大電動機車市場。」

迎戰明年二輪車市,兩強不僅都訂下奪冠目標,更把電動機車視為下一波較勁新戰場。三陽年輕少東對上光陽帥董的新能源車之戰,究竟誰能勝出,各界都在等著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