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擁制衡關鍵力量 柯文哲布局4年後再戰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柯文哲與吳欣盈拿下369萬多票,逾2成6得票實力擁抗衡藍綠的關鍵地位,有機會4年後再戰大位。
柯文哲與吳欣盈拿下369萬多票,逾2成6得票實力擁抗衡藍綠的關鍵地位,有機會4年後再戰大位。
2024大選落幕,參選總統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369萬多票敗選,卻以逾2成6的得票實力奠定叫板藍綠的政壇關鍵地位。他領導的民眾黨搶下8席立委,政黨票較4年前大增145萬票,在國會3黨不過半的局面下動見觀瞻,足以左右政局。柯蓄積4年後再戰大位的能量,選前立委布局早已瞄準插旗2年後的百里侯選戰,但如何在沒有公職的現況下持續保溫,解決政黨組織孱弱、人才不足等問題,將是白色力量能否由小草長成茂盛草原的關鍵。
「讓我們持續義無反顧拚下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首次角逐總統大位失利,13日晚上他與副手搭檔吳欣盈在競選總部舞台發表敗選感言說,這是台灣第一次在藍綠夾殺下,撐出三黨鼎立的全新局面,柯更對台下哭成一片的支持者信心喊話:「下一次,我們一定可以執政,一定可以贏回這個國家。4年後,我相信我們還是會自信地把票投給柯文哲,把票投給台灣民眾黨。」無疑宣告4年後再戰總統大位的決心。
20240114inv002
柯盈配老三落敗,頭戴小草頭飾的支持者開票之夜在台下哭成淚人兒。

八席立委 大有斬獲

儘管柯文哲總統落敗,但選戰末期,他靠一場場大型造勢召喚出為數驚人的支持者上街,陸戰實力跌破輿論圈眾名嘴眼鏡,開票結果,不僅未遭藍綠棄保,反以26.46%得票率,拿下超過369萬票,這也是繼2000年宋楚瑜退出國民黨、宣布獨立參選之後,24年來首度出現能與藍綠板塊抗衡的政治力量,形成紮實的三分天下局面。
柯領導的民眾黨成立僅短短4年多,這次隨著他參選總統的聲勢,席次同樣大有斬獲,成功達成選前設定的三黨不過半目標。他提名11席區域立委雖無意外全掛蛋,但不分區以22.07%得票率拿下8席,較4年前成長逾10%、多了3席;至於本屆仍有3席空間的時代力量,在前黨主席黃國昌「跳槽」民眾黨後全軍覆沒,僅得2.57%,連每年取得每票50元補助款的3%門檻都沒過,面臨泡沫化命運,其餘12個小黨則連1%都沒有,國會形成二大一中局面。
20240114inv002
民眾黨這次拿下8席不分區,在國會3黨不過半局面下扮演左右藍綠的角色。
因藍綠立委席次皆未過半,二黨皆僅差3至6席就能組成國會多數聯盟,面對2月1日起的新國會運作及立法院長爭霸戰,民眾黨8席立委已成左右藍綠、不容忽視的關鍵力量,柯如何與藍綠合縱連橫,牽動未來4年台灣政局的發展,動見觀瞻。
柯向來自豪,有別於藍綠動輒揮黨鞭祭出黨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過去4年沒有甲級動員過,對於未來在國會扮演的關鍵角色,他開票當晚強調:「既然要扮演一個關鍵少數,就不會固定說要跟誰合作。」而是視議題而論,只要有道理就會合作,言下之意,是在向藍綠叫板,要搶下國會過半多數必須看他臉色。

欲與藍綠 維持等距

本刊掌握,對於立法院長人選,柯並不急著拍板定案,民眾黨內部已有聲音先向藍綠二黨下戰帖,傾向在院長選舉前,要求藍綠院長候選人提出未來4年的國會改革方案,由黨內要角與8席不分區立委當選人共同檢視後,再評估是否支持藍綠提出的人選。
「我們乘載著超過300萬票的民意!」柯營核心幕僚強調,這次大選柯及民眾黨早已提出自己的國會改革藍圖,總統及政黨支持度更雙雙突破二成、皆拿下超過300萬張選票,若藍綠院長人選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國會改革方案,民眾黨不排除「走自己的路」,提出自己的正副院長人選,以向人民宣示推動國會改革的決心。
20240114inv002
未來如何與藍綠互動將關鍵力量極大化,攸關柯文哲能否更上層樓。
事實上,柯與藍綠立法院長熱門人選韓國瑜、游錫堃各有不同程度私交。柯任台北市長期間,曾三顧茅廬親自前往雲林「請出」韓國瑜擔任北農總經理,甚至在藍白合紛擾時,韓受訪還直言三組候選人他與柯交情最好;未料,在藍白陣營選前互相角力棄保的倒數關鍵之際,韓卻公開形容柯像「空氣槍,很熱鬧但不會贏」,讓柯營上下乃至支持者都大為不滿,加上柯的基本盤由年輕世代組成,挺韓當院長恐難滿足支持者對白色力量的期待。
至於綠營,相較於新潮流,游在本屆院長任內與民眾黨立委不只一次私下互動,是綠營少數未與柯交惡的政治人物,但這次綠營總統、國會皆未過半,一旦挺游當院長,能否符合教訓民進黨的新民意,是柯營盤算是否綠白合作的最大顧慮。
20240114inv002
韓國瑜選前一句「柯像空氣槍」,讓柯營及支持者大為不滿,替國會合作埋變數。(聯合知識庫)
若再從柯個人仕途布局論,未來如何將關鍵力量極大化,牽涉更上位的戰略思考。一名柯營人士直言,對藍綠二黨來說,直接各個擊破、尋求民眾黨個別立委支持,無疑是最省力又效率高的戰術,但此舉形同裂解白營勢力,更架空柯蓄積能量、保溫再戰的空間,因此,與藍綠維持等距,自然是柯與民眾黨現階段的最佳方案,「我們必須要讓藍綠知道,台灣需要有第三種聲音,而不是只能淪為小綠或小藍!」
20240114inv002
挺游錫堃當院長能否符合新民意,是柯營盤算是否綠白合作的最大顧慮。
另一名柯營核心幕僚則說,三強版圖確立,證明有一群選民厭倦周而復始煽動統獨的藍綠,他們期待有人能走出第三條路,尤其以中間選民及青壯世代為大宗,這些人用超過300萬票表態,不想再走回過去統獨二極對抗泥淖,而是期待能就事論事、以國家治理為路線的問政模式,因此,柯與民眾黨不該、也不會流於幫藍綠背書的側翼,否則只會辜負期待第三勢力的選民。
20240114inv002

青年擁戴 兩黨警戒

柯營並自信,這股超過300萬票的白色力量未來4年只會增長、不會消退,觀察指標是所有民調皆呈現同一趨勢,即柯在45歲以下擁高支持度,且愈年輕、愈支持,甚至尚未具投票權的學生支持度更高。以全台8所高中選前的聯合模擬投票為例,柯以59%遙遙領先藍綠對手,政黨票也以四成穩居高中生圈第一大黨,「只要我們能堅持第三條路,白色力量的板塊只會愈來愈大!」一名柯營核心幕僚說。
「柯確實把很大一塊中間、年輕族群都吸走了!」一名親賴人士不諱言,這次選戰因為柯,讓民進黨變得很難打,從藍白合破局前、賴找來姚立明出任競選總部主委的舉動即可知,綠營原先認為變數最大的對手的確就是柯;選戰末期害怕打柯打過頭,一名綠營中南部要角更曾焦慮地直言:「猛打柯文哲的策略是錯的,愈打只會讓年輕人更挺柯,這不利最後號召年輕人棄柯保賴!」連最後階段要不要催青年返鄉投票,都曾擔心會否助長柯的得票,甚或影響區域立委及政黨票而一度猶疑,綠營戒慎恐懼慎防柯對2年、甚至4年後選舉的殺傷力。
20240114inv002
民眾黨政黨票相較4年前大增145萬票,是藍綠白3黨增幅最多的政黨。
藍營更是選舉初期就對藍白合聲聲喚,投票前幾日仍不放棄招手選民棄柯保侯,甚至選後還拿柯競選總幹事黃珊珊當在野敗選戰犯,種種舉動可見藍營對柯又愛又恨,更說明了藍營冀望的政黨輪替不能沒有柯。
單一選區的區域立委戰局,柯的關鍵力量又更顯著。侯趙配登記參選後,儘管黨中央堅壁清野發布「禁柯令」,嚴禁藍小雞與柯公開站台,但到了民調封關期間,許多立委候選人不演了,掃街「巧遇」柯、邀柯拍影片,甚至乾脆找能代表柯意象的發言人或「學姊」黃瀞瑩合體,連綠營「柯黑大魔王」王世堅參選立委期間也收起砲火,柯在區域立委的關鍵少數影響力可見一斑。
20240114inv002
柯選戰末期造勢召喚出為數驚人的支持者,陸戰實力跌破眾名嘴眼鏡。(柯文哲團隊提供)

避泡沫化 建人才庫

除了國會,擁有二成起跳、上看三成實力的民眾黨,早在選前已布局2年後的縣市長選舉圖謀擴大白色版圖。民眾黨現擁新竹市、金門縣二席縣市首長,下屆選戰柯的企圖心是進一步攻下六都及其他縣市。
黨這次提名不分區立委時已有默契採2年任期制,即每位不分區立委任期僅2年,2年一到就辭職並依序遞補,再由這些經過2年歷練的立委當中,挑選合適的人選投入地方選舉。其中,前年參選台北市長敗北但撐住基本盤的黃珊珊,及新北市立委出身的黃國昌,白營內部有呼聲是出戰雙北市長的「雙黃連線」,嘉義出生的媒體人張啟楷則可能出戰嘉義縣市,尤其新北市在市長侯友宜連任後卻「落跑」選總統失利,擁有高人氣的黃國昌被黨內視為潛力股,極有插旗一搏的機會。
20240114inv002
黃珊珊前年參選台北市長敗北,但替白營保住基本盤,2年後仍有望再戰。
至於柯的心腹蔡壁如這次參選台中第一選區獲藍營禮讓,台中市長盧秀燕更大力加持數度站台,成為「藍白合示範區」,蔡僅以七千多票敗給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現不俗,地方盛傳有機會進入中市府、甚至接任副市長,牽動藍白下屆市長人選的競合。
20240114inv002
黃國昌被黨內點名有望角逐2026新北市長。
儘管擁有不容小覷的實力,但柯現職黨主席,並沒有公職在身,欲圖謀4年後再戰總統,如何保溫是最大難題。民眾黨操盤手坦言,柯必須思考如何凝聚白色力量不潰散,首先要面對的抉擇是,2年後要不要御駕親征投入縣市長選戰。
其次,民眾黨常遭批一人政黨,這次政黨支持度雖跨過二成、逼近柯的總統得票率,但黨內叫得出名字的大咖除黃珊珊、黃國昌、蔡壁如及新竹市長高虹安,仍缺重量級戰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殷鑑不遠,若要走出有別小藍小綠的泡沫化命運,培養接班人、建立人才庫刻不容緩。
20240114inv002
柯如何讓挺他的小草長成茂盛草原,仍有保溫、黨務、組織、人才庫等問題待解。
最後是組織及黨務。柯營人士表示,柯這次幾乎是靠公民力量由下而上撐出一場場的陸戰造勢,但基層組織相較藍綠仍非常薄弱,這與柯過去重空戰、輕陸戰,且重政策論述、輕組織經營的領導風格有很大關係。

攻頂大位 難關待解

20240114inv002
現職黨主席的柯文哲如何在沒有公職的現況下持續保溫,是布局4年後攻大位的難題。
此外,柯未能完全信任身邊幕僚,重大決策更常受被柯營譏諷為「國師團」的民間友人指指點點、左右判斷,導致許多重要幕僚未能甘心為他效忠,流動率高,一名柯營核心幕僚便以柯簽下藍白六點協議為例說:「柯總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作出自毀人設、令核心圈紛感詫異的決策!」要不是支持者不放棄恐早被邊緣化。柯如何讓這次冒出的小草長成茂盛的草原、森林,四年後一舉攻頂,看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