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救援王番外篇】溫州老總捨得讓利 每案盈餘都跟員工分享 安倉營造執行長兼總經理張立雍專訪

安倉營造執行長兼總經理張立雍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立雍捨得讓利給員工,十多年前決定上櫃時,就協助老員工認購股票,安倉營造副總理劉治群(左)是他的小學同學,從學生時期一起在工地打工,一路相隨至今。
張立雍捨得讓利給員工,十多年前決定上櫃時,就協助老員工認購股票,安倉營造副總理劉治群(左)是他的小學同學,從學生時期一起在工地打工,一路相隨至今。
安倉營造執行長兼總經理張立雍的祖籍是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人有「東方猶太人」之稱,吃苦耐勞敢讓利。
張立雍雖在台灣出生,但做生意承襲到溫州人捨小我成大我的精髓,公司決定上櫃後,大方協助一起打拚的老員工認購股票,最多的一個人可認購70張。
張立雍的父親張道樞出身溫州經營木材生意有成的富賈之家,由於家鄉沒有中學,1945年台灣光復後便來台求學,卻因國共戰爭隻身滯留在台。
為籌學費及生活費到工地打工,張道樞因此發現建築營造業是一門不錯生意,張立雍說:「我爸爸大學考了3次,最後考上中原土木系,暑假就在地政局做測量,一畢業就被榮工處叫去當主任,現在新店的北新路、內湖成功橋都是他當時開的。」
張道樞後來轉任高公局,但他發現國人開始以麵包做為早餐,於此同時還在台北陸續投資了3家麵包店,張立雍回憶說:「我那時讀小二,下課就去幫忙,我不怕生,怕生就沒飯吃,從小就知道做生意是怎麼一回事。」
20240216bus006
張立雍的父親愛賺錢,任職高公局時還開了麵包店,他小學時就會在麵包店打工。(張立雍提供)
溫州人做生意懂得讓利,不會老想著只要自己賺錢,通常賺10元的生意,自己只要6元就可以,其它的4元會分給旁人,這樣別人會幫助自己,賺錢的機會也會愈來愈多。
張立雍雖在台灣出生長大,但承襲了溫州老祖宗的生意思維,在決定安倉要上櫃的10年前,就協助從創業時期一起打拚的老員工認購股票,感謝他們在公司危難的時候一路相挺,「我個人釋出好幾百張股票,每人都有30、40張,最多一個人就70張。」問他是不是希望用股票來留住這些同事日後更為他打拚,他說:「沒有、沒有,我這個人不會這樣,我不會跟你交換,我是買單的概念。」
除了股票,張立雍也會將每次標案的利潤提撥7%分給員工,其中60%給工地、15%給內勤,25%他會給其他很努力卻沒參與到的同事,雨露均霑皆大歡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