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救爛尾樓上CNN 他成24年來新上櫃的營造商 安倉營造執行長兼總經理張立雍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立雍將自己定位為「國家基礎建設的尖兵」,從十餘年前起規劃讓安倉上櫃,就是要公司能承接更大的標案,並朝設計營造一條龍邁進。
張立雍將自己定位為「國家基礎建設的尖兵」,從十餘年前起規劃讓安倉上櫃,就是要公司能承接更大的標案,並朝設計營造一條龍邁進。
營造業有許多不為外人道的潛規則,已24年無新公司上櫃。專精公共工程和綠色基建的安倉營造,在總經理張立雍堅持十餘年財務透明、禁絕業界陋規下,將在3月掛牌上櫃。
成大土木系畢業的張立雍,擅長解決難搞的交通基礎建設,北宜高速公路隧道、玉里車站等工程都參與過,2018年接手士林北藝中心爛尾樓,完成後驚豔業界,大型工程紛紛找上門,他誓言要做一家與眾不同的營造商,上櫃後銀彈充沛,要挑戰60億大案,往設計、營造一條龍邁進。

張立雍 小檔案

  • 出生:1968年(56歲)
  • 家庭:已婚,育有1女
  • 現職:安倉營造執行長兼總經理
  • 學歷: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
  • 經歷:建豐工程工程師、工信工程工程師、榮金營造品管組長、安倉營造工務經理
  • 休閒: 打籃球
  • 座右銘:誠、謙、勤
  • 經營心法:教育自己,教育別人;成就別人,成就自己
1月中豪雨不斷,我們跟著安倉營造總經理張立雍巡視興建中的北市南港立體連通平台,一進入工地,他立即確認工地的機電已經停工,「下雨天,要特別注意工安,施工最怕意外,我怕死了!」

工安為先 7度獲大獎

身材媲美籃球選手的張立雍,沒有總經理的身段,穿著防風雨的外套與工作鞋穿梭在泥濘工地,巡視各個案場是他每天下午的例行工作。
一旁的主任技師透露:「去年8月,颱風侵襲前夕,南港工地要進行鋼構橋梁吊接,施工計畫已一再上報過,但到了晚上9點,總經理還是出現了,清晨1點多才離開。」聽到同仁談及此事,張立雍馬上說:「施工區域底下不是捷運就是鐵路、高鐵路線,要是出了事,我就要跑路了!」
20240216bus001
北藝中心曾是無營造廠敢接的大爛尾工程,安倉接手完工後,搖身變成士林地標,建築外觀被網友戲稱宛如「貢丸、米血、百頁」,獲CNN盛讚為世界8大創新建築。(安倉提供)
安倉定位為「國家基礎建設的尖兵」,近5年參與過左營車站、北藝中心、大潭電廠、碧潭堰等工程,公部門是主要客戶,做好工安除了是保命符外,還能讓接案能力翻倍,張立雍很自豪說:「我們拿過3次金質獎、4次金安獎,有了獎項加持,履約保證金可以減半。」交通、水利、能源建設是安倉的強項,去年營收18.99億元,至今工程累計量體已達250億元。

父子聯手 3年賺逾億

公共工程的入行門檻高,每個工程的場域不一樣、難度也不同,張立雍總能遊刃有餘,是因為他出身工程家庭。父親張道樞高中時從浙江溫州到台北讀書,卻因國共戰爭滯留在台,「我爸爸靠著在工地打工賺生活費,畢業後先後進入榮工處與高公局。」
20240216bus001
張道樞(中)入主安倉營造後,讓擅長財務與管理的女兒張欣夷(右)出任董事長,2004年經營出現危機時,把總經理一職交棒給兒子張立雍(左)。(張立雍提供)
溫州人愛做生意,張道樞任職高公局時,還開了麵包店,啟蒙了張立雍做生意的本能,「我爸發現早餐開始流行吃麵包,就請了師傅開店,我那時讀小二,下課就去幫忙,我不怕生,怕生就沒飯吃,從小就知道做生意是怎麼一回事。」之後,父親將重心放在金流進出大的工程營造事業,麵包店順勢收掉,他的打工地點也轉為工地,「我很怕大學考不好,將來要做工人,很努力K書,進入成大土木系,沒想到最後還是成了做工的人。」
20240216bus001
在父親安排下,張立雍大學時就在工地打工。(張立雍提供)
看似吐槽自己,但身為家中長子,張立雍確實有家業的擔子要扛。退伍後,他先在工信工程等營造公司擔任工程師,陸續參與北二高、北宜高速公路隧道 等重大工程建設,快速累積實力;1997年,張道樞覺得兒子張立雍歷練已足夠,便接手日商三井建設旗下的安倉營造。
張道樞曾任公部門發包的主管,清楚公家標案的流程與底價計算方式,標起案子比同業快狠準,有著一頭白髮的他,在當年營造界還有「白毛標王」的稱號,父子聯手無往不利,張道樞標到案子,就由張立雍執行現場工程,「做了3年,我大概幫家裡賺了1億。」

負債瀕危 苦撐至突圍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2000年中國申奧成功,對各式建設需求大增,連帶造成台灣原物料大漲,「當時我們手上有十多個案子還沒完成,我爸想再等一等,遲遲不下手採購材料,到了2003年價格翻倍漲,實在太恐怖了!」那時,張道樞直覺公司完蛋了,上了年紀的他便將積欠2億多元的爛攤子交給張立雍。
20240216bus001
從工地基層做起,又兼具土木本科專業的張立雍,沒有大老闆的身段,每天坐鎮不同工地協助同事解決疑難雜症。
2004年,公司存亡之際,張立雍接任總經理,「我得去收尾、擦屁股,不然違約被罰款,那就真的完了。」那陣子,只要人家問張立雍在哪裡高就,他都沒好氣地說:「在高速公路上上班啦!」從基隆五堵開始,幾乎每一個交流道下去都有安倉的工地,16個月像超人般完成了15個工程,但每個工程都是賠錢做,不僅把賺回來的1億多元賠光了,還再賠1億多元。回憶起那段做白工的日子,他直言道:「那時候我真的是快活不下去了!」
20240216bus001
張立雍(右)與張欣夷(中)在公司尾牙上,向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左)在碧潭堰工程中提供的專業協助致意。
馬不停蹄地消化標案,張立雍和擔任安倉董事長的妹妹張欣夷一起籌資、償債,「撐到後面還好有兩件事救了我,一個是國家政策開始講究生態工法,預算補助重編;另外,北京奧運一結束,中國基礎建設一停滯,隔年原物料便大跌,這把又被我賭到了。」

救援北藝 反成口碑作

自此安倉轉危為安,張立雍更將父親時期應付公務員的潛規則給透明化。10年前,營造業也從最低標時代慢慢進入了最有利標評選;他知道不能用老一輩喬事情的方法,公司硬幹了不起賠的是錢,但不按程序走,公務員可是會被法辦。明白這層道理,為了保護彼此,張立雍將合約清楚條文化,「把程序走完、工程做完,中華民國政府不會倒你的。」
20240216bus001
北藝中心是張立雍至今最大的挑戰工程之一,光是地坪黑白漆,就花了2年研究才搞定。
儘管度過危機,但當時張立雍手頭上也沒多少資本,為了生存,只能標大廠看不上、複雜難做的公共工程來做。他說:「做久了,對公部門的工程掌握度好,資源也最適合服務他們。」安倉當然也會蓋房建樓,但這方面的整合仍不敵專做住宅的同業。2010年後,安倉涉入抽水站業務,定期更換的抽水機、發電機、控制模組、各種管線,拓展出循環財藍海,也跟政府部門奠定了信任默契。
在爛尾樓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連續流標2年、18家國內營造廠都以工程太困難拒絕接手後,北市府找上張立雍,「這個案子是由國際知名荷蘭OMA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創新建築,承接這個案子的風險的確很高,我實在是禁不住市府再三請託,自己也想挑戰自己,就答應接手。」
20240216bus001
上場救援北藝的張立雍確實吃足苦頭,「光是一公頃地坪的黑白漆就搞死人了,除了要平整防滑,不管是烈日高溫,還是低於10度的霸王級寒流,漆面都不能出現裂縫,光試漆、送樣就被打槍了快2年,那時候承辦工程師怎麼試怎麼失敗,天天被我幹罵,搞得他都快崩潰。」
2022年北藝中心落成啟用,網友暱稱「貢丸、米血、百頁」的造型,被CNN盛讚為世界8大創新建築,漂亮一役讓張立雍獲得「王牌救援投手」封號,當時政府正在推動最有利標,最有利標十分看重實績,北藝爛尾樓風光落成也讓安倉在公共建築、都更、社會住宅、私人建案上拿到通行證。

專攻國建 引生態技法

但即使打通了一般住宅營造的任督二脈,站穩腳跟的張立雍卻不急吃這塊大餅,「這個時間點投入住宅興建時機不對,因為從現在起的公共建設景氣實在太好了。政府是市場上最大買家,就連台積電也不可能買比政府多,我必須將有限資金集中在最有利的地方。」安倉還有一個同業比不上之處,那就是張立雍會花心思進行效果優化,北藝如此,最近的碧潭堰工程更是如此,治水防洪之外,也注重河川生態,甚至連「魚的聽覺」都考慮進去了。
20240216bus001
張立雍(右)十分重視職場工安,他巡視工地前不會先透露要去哪個工地,讓同事繃緊神經不敢懈怠。
講到讓魚可以回家的路,他整個人立刻變得多話、自豪了起來,「這個魚梯我們花了很多心思,額外出資邀請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團隊,知道魚是聽水流聲音進行洄溯後,我們就將魚梯的入口建造在接近水流強大的地方,還為大魚、小魚、不同魚種的泳技進行了不同的『客製化』。」他還在魚道旁設計了一個水族觀景窗,如今成了假日休憩打卡景點,並且安裝上即時攝影鏡頭,透過YouTube可上網看到魚兒逆流、夜鷺在魚梯上守株待兔捕魚的畫面,對於喜歡自然生態的人來說滿療癒的。
20240216bus001
張立雍的收藏品都很特別,圖為1935年基隆和平舊橋的混凝土試體,張立雍收藏它,是想瞭解日治時期的工程造詣。
瞄準基礎建設的安倉,近年接案規模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為了往後能標下更大的案子,張立雍心裡很早就有想法,「必須把母體變大,安倉上市櫃公開募資是必走之路。」
10多年前,張立雍便避開營造業轉包、借牌的陋習,讓財務透明化,成為國內24年來第一家通過上櫃的營造公司,預計3月正式掛牌。

放手員工 鍛練武力值

目前張家的第3代都無意接手安倉,為此,56歲風華仍盛的張立雍早早啟動接班梯隊規劃,他認為「一家公司草創期的技術是最重要,但商人性格卻是往後發展的關鍵,我(用人)的一個小指標就是『從小家裡要做過生意』,這樣的人對於客戶間的應對進退自然、不怕生。」聞錢的嗅覺更是敏銳,成本與利潤概念在心裡的小算盤很快就能打過一遍,也懂得在真正的價值上錙銖必較。而這項條件正是張立雍自身所持的生意經和經歷。
20240216bus001
張立雍花心思優化工程,自掏腰包聘請學者協助完成碧潭堰魚道(紅框處),並設觀景窗,已成打卡景點。(安倉提供)
一改「公司爸爸」的角色,張立雍坦承:「過去我很怕員工跌倒,每一次都會用自己豐富的工程經驗,幫忙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現在,必須讓他們學著自行解決,來增加自身的戰鬥值。」
最近張立雍也常跟同事講:「你們看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被董事會解僱,沒幾天在員工和投資人的壓力下,又被請回當執行長。」核心的關鍵就在於OpenAI不能沒有奧特曼,他以此期許同仁培養出無法被替代的實力,而在安倉追求成為設計、統包總承攬商的未來布局中,張立雍更是帶頭向前衝的「安倉奧特曼」。

後記:非富即貴不如平凡

張立雍最感謝父親的一件事,就是讓他念了台北市三大貴族學校之一的復興中小學,同學們非富即貴,國泰蔡家、新光吳家、華隆翁家以及國民黨政要的小孩,都是他同學。

這樣的環境讓他很早就體認到社會階級,他說:「我在那時候看到『喔!原來這個世界是這樣!』知道了『錢』跟『權』的厲害,也讓我下定決心要認真賺錢。」

如今他事業有成,卻沒讓獨生女念私立小學,也沒要她接家業,「我覺得還是當一個平凡人比較好。」扛霸子對女兒的愛護展露無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