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投資高股息ETF應注意的三重點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高股息ETF近期備受追捧,有投資人甚至解定存買入,但高股息ETF波動大,非定存替代品。
高股息ETF近期備受追捧,有投資人甚至解定存買入,但高股息ETF波動大,非定存替代品。
近期市場上最熱門的標的當屬高股息ETF。不僅募資爆量,連主管機關都宣告要加強管控。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面對這些高股息ETF,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績效難重現 波動幅度大

首先,要小心高股息指數的過去績效。新發行的ETF不會有過去績效,但資產管理業者往往會展現這些ETF預計要追蹤的特定策略指數,回溯過去10年或更久的成果。譬如有支新的高股息ETF,就宣稱過往十多年累積報酬可勝過大盤四百多個百分點,但這種大幅度的勝出,未必是好事。
因為指數編製公司並不是直接設計出一套選股方式與加權邏輯,反而是回測變數該如何調整,或是加入與刪除一些條件,以帶來更好的成果。但一個過往表現很好的選股策略,只要未來的狀況稍有不同,就會造成很不一樣的成果。投資人要知道,面對越高的回測績效,未來能重現的可能性恐越低。
第二,高股息ETF不是定存的替代品。一般來說,放在定存的資產,代表這筆錢短時間內會用到,譬如是下半年買車的資金,或明年買房的頭期款。而這種短期間內就要用到的錢,去投入波動大的高風險資產,恐非明智之舉。像是把明年要買房的錢投入股市,但假如明年時間到了,股市負30%,要如何挽救?
高股息ETF本質仍是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資產,也因此,投資人千萬不可貪圖看似比定存高的配息,就忽略股票本身高波動、甚至資本損失的風險。

成長性較差 資本利得少

第三,高股息是有代價的。一家公司會配發高股息,往往代表這家公司的本業沒有很多投資機會,才會選擇將獲利以現金股息的方式與股東分享。相對來說,具高度成長性的公司,會傾向將手上的現金再投資,買更多設備、聘請更多員工,或研發更好的產品。
也因此,高股息ETF可能取得比較高的配息,卻在資本利得方面落後。這在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的績效對比中可看出。從2008年初到去年底,0050累積總報酬率是281%,而0056是232%。
總結來說,對於在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人而言,成長性為首要,沒有買進高股息ETF的必要;對於持有定存準備近期使用的投資人,也沒有必要將定存轉為高股息ETF。
現金與股票資產有各自適用的場景,高股息好處的背後有犧牲成長的壞處,確切了解標的優缺點,才能成為明智的投資人。

綠角小檔案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