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總統就職在即,各方關注準總統賴清德的國安人事布局,以及就職演說如何闡述兩岸關係,值此關鍵時刻,北京涉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有意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黨籍立委,在賴清德上任後訪問中國,且不只對國民黨招手,也向民眾黨遞出類似邀約,但遭拒絕。
【新聞內幕】馬習二會試水溫 朱立倫有條件規劃訪中

前總統馬英九訪中重頭戲就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馬習二會」,本刊調查,因應台灣520將進行政權交接,中國相關部門已鋪排一連串綿密的對台工作計畫。
對岸涉台人士透露,中方有意在520之後,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團訪中,時間點可望落在6、7月,即立法院休會後,這與原先想恢復國共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朱立倫想法不謀而合。
不過,藍營高層評估,朱訪中能否成行,仍需視雙方是否回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調,以及可同時暢通美、中溝通管道,才具正當性。

夏二度訪中 預作鋪排
大選後,國內未來4年朝小野大的政治情勢確立,國民黨是第11屆立法院的最大黨,對岸涉台系統也開始調整交流基調,消息人士指出,中方有意在520後邀朱立倫率領黨籍立委訪中,針對兩黨未來的互動形式,以及是否推進服貨貿談判、台灣教科書史觀及中配入籍等議題進行交流。
本刊調查,此消息早在國民黨內部傳開,黨內高度關注屆時若成行,朱立倫所帶領的立委訪團是否會與習近平會面,或採「我立委對中國人大代表」的形式,由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會見。對此,消息人士指出,國民黨訪團若成行,可能見到的是國台辦主任宋濤、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

但無論形式如何,若520後台灣社會氛圍不對,藍營內部擔心朱立倫率立委訪中,很可能釀成政治風暴,不只對緩和兩岸情勢毫無幫助,更可能加深台灣民意對國民黨反彈,不得不慎。
尤其藍營內部普遍嗅到,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3月以新春拜年等名義接連訪中,雖然國民黨中央第一時間指是去探視台商、台生,但夏事後證實,2月訪中行程曾與宋濤會面餐敘,談及兩岸及國共兩黨關係,此舉不免令人聯想,有替朱立倫預先鋪排訪中的意味。
三要件齊具 朱才成行
據了解,朱立倫早有恢復國共論壇的想法,且一直希望能在綠、白陣營之外,由藍營與對岸建立溝通管道,以降低兩岸緊張局勢、維持友善交流,但是否要接受邀約率團訪中?親朱人士表示尚待評估,並強調:「需待三大必要條件成立,才會考慮接受。」
該人士說,這三大條件一是此次馬習二會的結論,是否回歸2015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馬習會共識,也就是國民黨認為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調;若回歸所謂的「新加坡共識」,即代表中方的立場願從一國兩制退回一中各表,這才符合台灣多數民意的期待,在此情勢下,朱立倫訪中的可能性才會大幅增加。

第二大條件是,黨高層目前仍在觀望520後的台灣政局變化,若賴清德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持續惡化,甚至導致區域平衡發展瀕臨失衡,朱立倫訪中的意義及正當性才更為充足。
第三大條件是,綜合一、二條件,即習近平願意回歸馬習一會的新加坡共識,加上綠、白仍無法與對岸溝通下,國內僅剩藍營同時保有與對岸和美方的溝通管道,朱立倫才會接受中方邀請,但國民黨同時也會進一步增進與華府交流,以保持在美中兩強間的動態平衡。
親朱人士指出,黨內確實有國共論壇是否恢復的討論聲浪,加上多數民意希望兩岸維持和平交流,又能平衡與美、中關係,這也是朱立倫近期為何加大對美經營力道的原因,包括夏立言近日展開十天的訪美行程,「即是朱也在預作最大的準備,以同時平衡美中台關係;況且台灣的民意也不希望國民黨只傾向中共,對美也要有互動,這才可能成為朱和對岸展開對話的支點。」
馬此行赴陸 黨內冷淡
馬英九此次中國行首日與宋濤會面時,重申兩岸有共同的歷史、文化、血脈,馬也提到,九二共識是他執政八年期間,兩岸擱置爭議所達成的珍貴共識,但對馬訪中,國民黨內則是態度冷淡。一位不願具名的藍委向本刊表示,不可否認馬執政時期對兩岸關係有其重大貢獻,但國民黨已歷經三次大選落敗,雖然這次奪回立法院正副院長及最大黨的地位,但對拿回中央執政權仍不抱高度信心,代表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確實已到必須嚴肅檢討的時刻。
另一名本土派民代也說,觀察這幾次大選,就能知道最核心的問題,在於藍營的兩岸論述太過時,既無法爭取年輕選票,也無法吸引中間選民,「這就是第一線民代的感受,也許與對岸維持民間私下的交流會比較好,所以黨中央要不要正式訪問對岸?這點必須慎重考量,畢竟國民黨的民代不是中共民代,我們是台灣人民的民代,屆時對岸要是提出相關修法要求,我們該如何回應?國民黨已經不缺紅統標籤了!」

相較藍營憂心忡忡,政府國安團隊對可能登場的馬習二會也不敢大意。國安團隊掌握,馬習二會原定8日,但臨時改期。國安系統解讀,2015年、2024年的兩次馬習會安排,中方都意在向台灣政府傳達兩岸互動的規則設定;第一次馬習會時,馬即將卸任,中方提前表明遊戲規則,讓台灣新政權明白,兩岸唯有在一中原則下的九二共識框架中,才能維持馬時代的交流。

馬習二會可能與美日領袖峰會同日舉行,隔天還有美日菲領袖峰會,會後聲明勢必觸及台灣安全、南海情勢,因此習近平不只希望透過馬習會談話,向520將上任的賴政府重申一中框架,更主要目的是要用行動向美日同盟及國際社會強調「台灣問題是兩岸家務事、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
藉馬習二會 做大外宣
國安人士分析指出,雖然馬英九在台影響力已相對有限,但中方仍需透過具代表性的人來呼應中國敘事,並經由宣傳馬習二會,向國際民主社會展示,台海情勢並未如外界憂慮的兵凶戰危,兩岸仍能保持溝通對話,呼應今年中國兩會揭示的「和平統一」路線。

觀察馬英九此次行程也可發現,不管是騰訊、大疆無人機、隆基綠能、比亞迪,都是遭西方國家點名、制裁,或被認為有傾銷疑慮的企業,馬的到訪有助中方重新「講好中國故事」,在宣傳上平衡國際質疑。而不管是孫中山故居、黃花崗烈士陵或祭拜黃帝陵,都符合「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史觀,馬英九更在黃帝陵親口說出「黃帝軒轅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大部分台灣人對中華文化與民族認同都有極其堅定的信念」。
除了嚴防中方透過馬習會操作認知戰,本刊調查,國安系統也積極防範國內跟進行為,避免國內各界意見領袖誤判情勢,以為只要公開響應九二共識、反台獨,就能獲得北京青睞及資源。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