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我在球場最寂寞的位置 蘇建文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蘇建文擔任中職裁判32年,無論在體能或道德上皆自我要求相當高。
蘇建文擔任中職裁判32年,無論在體能或道德上皆自我要求相當高。
蘇建文是中華職棒史上首位執法超過3,000場的裁判,擔任執法裁判32年歲月,他始終站在球場最孤獨的位置。為了讓比賽順利進行,承受教練球員的質疑,忍受球迷的謾罵。他與中華職棒一同走過榮光,行過低谷,在今年3月30日引退賽上,棒球終於還給他自由,這一刻,他才真正享受到比賽的快樂。
20240503pol001
4月中,南部下午1點的高溫接近35度,屏東中信公益園區棒球場內野一壘邊上,趁著二軍比賽前的空檔,中華職棒最資深裁判蘇建文,正緊盯著幾名練習眼力的新進裁判。二壘手將球傳出,跑者同時起跑,球與人幾乎同時到達,滿臉是汗的年輕裁判毫不猶豫舉起右手,大喊:「Out!」

大巨蛋引退 執法破3千場

判決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蘇建文不太滿意,走上前交代該注意的事,也不責備,不拿三字經當口頭禪,只是在大太陽底下耐心講解,與另一邊嘻笑怒罵指導學弟的球員形成對比。「再往後、往二壘站近一點,眼睛盯著壘包,要想如果球漏接跑者的動線。」我試著用他教的方法看了幾球,卻越看越心虛,覺得跑者與球看起來都一樣快。我一臉困惑問蘇建文:「你怎麼看得出來?」蘇建文開朗地笑了起來,「要用聽的啦!」
原來壘審的祕訣是打開耳朵,球和人速度都太快,得試著在球迷鼎沸鼓譟的加油聲中,辨識出手套接球瞬間「啪」的清脆聲響,和眼裡踏上壘包的腳哪個更快,同時用眼又用耳的方法聽起來根本超能力,卻是蘇建文32年裁判生涯的日常。
20240503pol001
蘇建文(白衣者)退役後,仍擔任中職賽務部副技術長,負責指導訓練二軍裁判。
今年3月30日,中職開幕賽在大巨蛋舉辦,60歲的蘇建文宣布退役,身高179公分,身材依然精實的他,在破入場紀錄的28,618名球迷掌聲中走進球場,最後一次擔任裁判,這位執法3,381場的鐵人判官,此後將退居幕後負責指導訓練二軍裁判。
二軍球賽結束後,我們請蘇建文到紅土區拍照,要他擺出招牌三振姿勢。攝影記者幾次要他站離本壘板近一點,但他卻只扭捏地小小移動一步。「平常主審裁判不會靠本壘板這麼近耶。」蘇建文小聲自言自語。就連球員、球迷散去後,在空無一人的球場上拍照,鐵人判官還是介意站位正不正確。

棒球門外漢 背景單純錄取

在擔任裁判前,1963年出生於屏東的蘇建文雖喜歡體育,卻從未深入接觸過棒球,要到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全民掀起一陣棒球狂潮,北上就業的蘇建文,與當時同樣喜歡體育的太太也瘋職棒,常在下班後跑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約會。當時球賽一票難求,搶不到票的兩人會跑到隔壁台北田徑場觀眾席最上層,遙望著棒球場內的盛況。「有人會爬到燈柱上看比賽,我就想,右外野緊鄰田徑場,那邊隱約可以看到。第一次這樣偷看,哇,怎麼人那麼多?好過癮!」蘇建文講起話來緩慢、斯文,像是斟酌著用詞是否精確。他回憶起年輕時約會的情景滿臉笑,搭配上柔柔的聲線,滿場觀眾形容起來也像為他們綻放的煙花。
同年,中職對外公開招募裁判,太太在報紙上看到廣告後,興高采烈慫恿蘇建文應徵。蘇建文覺得荒謬,應徵條件寫著「曾是棒球國手尤佳」,自己只做過美容院管理幹部、鞋廠行政員工,唯一體育相關經驗只有國小打過排球校隊,怎麼可能被選上?但太太堅持他個性適合,又有好機會,為何不試試?
20240503pol001
蘇建文初登板擔任右線審。(中華職棒大聯盟提供)
蘇建文回憶,「她說我擔屎都不偷吃的人(台語俗諺,形容人過份認真),捨我其誰?加上薪水誘人,45,000元,比我當時薪水37,000元多了不少。」所謂擔屎都不偷吃,蘇建文太太盧憶晴形容:「他講話都不會彎彎繞繞,那時候還沒結婚,他接我下班,時間到了他會說:『我只等妳5分鐘喔,不準時的話我就掉頭走了。』連幾分鐘他都要求準時。」
蘇建文姑且一試投了履歷,沒想到真接到面試通知。當時中職祕書長,有「職棒之父」之稱的洪騰勝,有鑑於此前裁判多為球界出身,與球員多有私交,希望新招募的裁判能背景單純避免偏袒,200多份履歷最後淘汰到4份,其中就有蘇建文。「他一開口就說:『你是農家子弟,身世很清白喔。』我嚇一跳,想說是當軍人還是調查局?竟然查這個。」蘇建文笑著形容面試時的場景。
沒有包袱的背景讓蘇建文順利錄取,此後就是漫長的訓練,以及學習與複雜的規則搏鬥。菜鳥裁判的日常是比賽日先到裁判室打雜,掃地外加整理好比賽用球;接著到外野體能訓練,邊慢跑邊在滿場球迷面前大喊「Safe!」「Out!」練膽。為了彌補非科班出身的不足,蘇建文在客廳、廁所、床頭、背包裡各擺一本棒球規則,強迫自己熟背,遇到場上不懂的案例,還得窮追不捨地抓著學長發問,「有時候學長被我問到罵三字經,說那不可能發生啦,問那麼多幹麼?」

判決惹非議 獨自承受不滿

1年後,1992年3月19日,職棒3年開幕戰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開打,由味全龍隊對上統一獅隊,蘇建文初登場擔任右外野審,從此站上球場最孤獨的位置。
當天是「亞洲巨砲」呂明賜歸國首戰,由當時總統李登輝開球,王貞治是觀賽嘉賓。那場景被蘇建文形容起來,魔幻得像孩子眼中最華麗絢爛的馬戲團。實際上,在爆滿觀眾的加油聲中,蘇建文只感覺自己雙腿止不住發抖。「差不多第二局有球打過來這邊,第一個判決後,才發現有什麼好緊張的?平常有學、有準備了,只是這樣子而已。」
20240503pol001
蘇建文招牌三振姿勢。為了讓比賽氣氛更熱烈,裁判姿勢各有講究,尤其三振姿勢更是每個裁判的簽名。
棒球規則,防守方內外野共9人,進攻方打擊者一名,唯一不受待見的就是裁判。比賽精彩順暢,算在球員、教練身上;若遇上爭議判決,一定是裁判的錯。隨便一個球迷都能恣意發洩:「判什麼東西?」連氣勢不好,總教練也可以找個理由向裁判抱怨,以達到「拐氣」效果(一種球場迷信,藉改變節奏中斷敵方氣勢)。裁判唯一能做的,就是波瀾不驚,維護好尊嚴,在規則內讓球賽順利完成。
就像蘇建文的主審初體驗,1992年6月27日,同樣是味全龍對上統一獅。龍隊洋將馬斯(Mathis M. Huff)上場打擊,一顆偏高的球被蘇建文判為好球,馬斯轉頭看了看捕手手套,有些不以為然。接下來再一顆同樣位置高球,馬斯知道這球在蘇建文好球帶內,不得不出棒,最後揮棒落空三振出局。
馬斯走向休息區,突然雙手抓起球棒用力在大腿上折成兩半。「我嚇一跳,他應該是在抗議我的判決。我心想,哇,這支棍子(球棒)這麼粗,有辦法這樣折斷喔?」蘇建文先是模仿了馬斯折斷球棒的樣子,接著從座位上站起身,擺出打擊姿勢,認真解釋球從哪裡進壘,為什麼判成好球。我問他,當時會怕被馬斯揍嗎?蘇建文先是愣了一下,連講了3次「不會」,接著靦腆地說:「馬斯其實是很紳士的洋將。」聽起來有些逞強的意味。

衝突大場面 冷靜維持中立

這當然不是發生在蘇建文身上最嚴重的事件。在他擔任裁判期間,最為球迷津津樂道的大場面,是2003年總冠軍賽第五場的「鄭兆行漏踩壘包事件」。興農牛隊鄭兆行在4局下擊出深遠安打繞上二壘,但兄弟象隊一壘手蔡豐安卻促請裁決,蘇建文判定鄭兆行漏踩一壘壘包。牛隊總教練陳威成衝上場與蘇建文理論,遭驅逐出場後,一氣之下揮拳攻擊蘇建文。
職棒總教練出拳毆打裁判是少見的衝突,各大新聞台以跑馬燈24小時播放。「搞得好像我是強姦殺人一樣,但不是喪氣,是覺得不服氣,很幹。」蘇建文無奈笑著說:「事後我也有檢討我的肢體動作,是不是他(陳威成)認為我有推他?如果我退後一步,他就不會那麼激動?」
雖然蘇建文還是強調判決沒錯,但說得多了,簡直把當裁判當成和尚修行。「我可以理解陳威成的情緒,球員都會打群架了,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情緒不要處理太多天,恩怨不要帶到下一場比賽,我總是要再執法,難道一直受這個氣氛影響?」
20240503pol001
蘇建文生涯經歷的最大場面「漏踩壘包事件」。右2舉手者為蘇建文,左2脫帽者為揮拳攻擊的興農牛總教練陳威成。(聯合知識庫)
除了恩怨不能過夜,身為裁判連小小的喜好都得藏在心裡。裁判員工守則明文規定:不得接受球團招待,也不能跟球團人員有過度密切的私交。這規則看似輕描淡寫,但執行起來卻能嚴苛到不近人情,就連餐廳吃飯,恰巧遇上了球員上同家館子,裁判都只能趕緊躲避。
在蘇建文自傳《火眼金睛與0.4秒的判斷》裡,就曾描述他早年出差花蓮比賽,賽後在餐廳遇上三商虎球員,雖然打了招呼,但沒坐同一桌,隔天卻在飛往台北的班機上,聽見球迷討論爭議判決,最後結論:「昨天裁判有跟三商虎的一起吃飯。」

假球案爆發 情感受騙更傷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蘇建文與多數球員、教練賽前見面,頂多點頭打招呼,連欣賞的球員也只能遠遠關心。「像謝長亨,這個人風度翩翩,掌握節奏又好。實戰時他會測試,一顆球被判壞球,會再投進來一點,看得出來他在慢慢修正,很強!」蘇建文特別喜歡控球派投手,講起統一獅曾經的王牌投手謝長亨時眼神裡有光,像個場邊等待球員將球拋來的小球迷,卻得一直等到謝長亨引退,再等到他辭去總教練職位,轉任球評後,蘇建文才敢和謝長亨相互留下聯絡方式。
眼神裡的光是棒球迷獨有的狂熱,是知名播報員徐展元說的:「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甚至就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痴、棒球狂。」也正因為這份狂熱,2009年爆發的「黑象事件」假球案,才重重擊倒蘇建文。
20240503pol001
由於裁判需長時間出差,無法兼顧家庭,家裡大小事蘇建文(右)都相當仰賴太太盧憶晴(左)。
2009年是蘇建文生涯重要的一年,球季末總冠賽,因為執法成績被認可,他被中職賦予7場比賽中擔任3場主審的重任,是本土裁判第一人。沒想到系列賽後隔天,檢調發動大規模搜索,包括曹錦輝、陳懷山在內等知名球星遭到約談。「我本來要去聯盟報帳,結果發現一堆轉播車,還傻傻問總機小姐發生什麼事?結果天啊,怎麼又來了?」蘇建文嘆口氣,有些紅了眼眶,「我轉頭就走,邊開車邊想,好不容易出現彭政閔、陳金鋒,這些認真打球的人把球迷拉回來,難道經歷這麼多次還不痛嗎?」
回到家後,他流著眼淚向太太說完發生的「大事」,接著將手機關機,孤獨地一個人掉進了黑洞,整整3天不吃飯,也不說一句話。「因為早期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對這個環境感情不是那麼深,但當我越來越投入,又發生這種事,很失落,感覺自己被這些選手欺騙。當然也有一點擔心生計,但那種被欺騙的心情大於對生活的擔心。」

重拾球迷心 回歸自由享受

之後數年間,蘇建文強烈地厭惡被人知道他的職業。「出去被認出來,人家會問一些有的沒的,這個裁判會不會做了什麼?聽說職棒都打假的?我覺得真的很沒面子。」蘇建文無奈地說:「那時候內衣還有CPBL(中華職棒大聯盟)的LOGO,我直接撕起來,春訓時慢跑訓練體力,有人問我是什麼單位?我騙他說消防隊。」
要一直等到2013年,Lamigo桃猿(現球隊交易轉手,更名為樂天桃猿)模仿韓職,以全新加油方式與主場活動喚回球迷,才讓蘇建文再次眼睛一亮。「說實話,每一年棒球技術大同小異,不會讓我對棒球環境增加感情,但是Lamigo的行銷,讓我感覺棒球又多了些樂趣。」
我問蘇建文,執法生涯可有什麼遺憾?他搖搖頭,看著我誠懇地說:「對於裁判這件事情,我沒有遺憾,沒有任何遺憾。」他太誠懇了,我甚至對自己的提問感到有些羞愧。一位從業超過30年,在賽場背起厚重的防護裝備,忍受著球迷謾罵,承擔起教練的質疑與抗議,時不時還要被斷棒、飛球襲擊,連水都只敢小口喝,跑廁所都怕耽誤比賽進行的裁判,究竟還能對棒球有什麼遺憾?
20240503pol001
4月20日中職特地為蘇建文(右)舉辦引退儀式,邀請陳威成(左)到場,兩人還重現當年衝突場面。(CPBL中華職棒臉書)
最後一場比賽,蘇建文在大巨蛋開幕戰擔任三壘審。9局上,樂天桃猿落後味全龍1分,打者邱丹在1出局後擊出左外野高飛球。那顆飛球一如既往乘載了球迷的盼望,也像是劃過漫長的職棒歲月,最後落入外野手手套中。蘇建文在沒人注意的三壘邊,輕輕比了出局的手勢。
不過是一顆普通飛球,卻是蘇建文判決的最後一個出局數。「平常說享受棒球都是騙人的,只有那時候在大巨蛋,哇,那麼多人,最後一個接殺想說要享受一下,投入那麼多心血,終於告一段落、還我自由了。」蘇建文邊笑邊抬頭,眼神跟著手指劃出球飛行的軌跡,彷彿它還停留在空中久久不墜。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