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裡國民黨與民眾黨以多數暴力強行通過法案,裡頭立委打成一片,立法院外諸多公民團體號召集會。但,吵的是什麼?要三讀通過的又是什麼法案?為此,36歲的苗博雅連續幾日開直播。
【一鏡到底】為全民開講 苗博雅

太陽花10週年,昔日戰神成了黑箱的代名詞。而當年默默無名的太陽花參與者苗博雅,在一支路過中正一分局的爭吵影片中,以「正義姐」姿態被大眾所認識;其後投入政壇,以社民黨候選人挑戰深藍選區,雖然2度敗選立委,卻也2度勝選議員,得票數連年遞增。
近期,從統神爭議到國會五法,他的直播成為年輕人最重要的「公民課」補課來源。每個新的傳播媒介都創造了一個新的風雲人物和他的時代,這是苗博雅為全民開講的新時代。
苗博雅
- 出生:1987年生
- 學經歷:北一女中,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曾任廢死聯盟法務主任。2015年加入社民黨,現為台北市議員。
善用流行語 直播聊法案
他拆解藍白硬過法案的手法,形容是「程序黑箱組合拳」,一套打下來,民進黨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黃國昌稱之為「最高機密」的法案條文,到國會表決當天才放到每個立委桌上,立法院網站也查不到,他形容是「開盲盒」「一番賞」,打開才知道有什麼;開箱了,內容是過度擴權、定義不明、違憲的條文,他分門別類說明問題在哪,形容條文硬湊如「縫合怪」。雖是法律專業解析,但他每一個形容,都使用年輕人一看秒懂的網路流行語。
黃國昌開直播說他造謠,他也立刻開直播發影片回擊,隔空交戰,讀條文、講脈絡、放影片,通通說得清清楚楚,該則影片有38萬觀看次數。

5月24日這天,立法院外集結抗議的民眾破10萬人,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眾人歡呼聲中上台,「真正的國會改革,應該是在委員會當中把大多數條文做細緻的處理,都有定稿有共識,才能送出委員會,對不對?」台下群眾大聲呼應,彷彿回到太陽花學運時的氛圍。「這個是2016年黃國昌講的啦。」語畢,有人大笑,也有人嘆息。他接著又說:「這些關於條文的優劣辯證,應該在委員會發生嘛,對不對?怎麼會是黃國昌跟苗博雅在直播上辯論?」
這幾年,政治人物紛紛經營自媒體,開起直播,網路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而苗博雅最開始被大眾認識,就來自於一段YouTube影片。
那是太陽花學運結束不久,民怨仍在,因公投盟遭時任中正一分局局長方仰寧驅趕,硬是取消公投盟集會權利,民眾一怒之下號召「路過」包圍分局。當晚,一位記者撕下民眾張貼的海報,被憤怒的民眾圍住,眼看暴力衝突即將發生,原本只是下班經過、看情況的苗博雅立刻介入排解。那時他先要所有人拿出手機錄影,緩解現場民眾對記者刻意剪接塑造暴民形象的憂心,接著釐清事實,讓兩邊各自說出自己行動的理由。就這樣,講完了,衝突也結束。該影片上了新聞,他因此得到「正義姐」的封號。「如果好好的一件事,弄成好像是一群暴民在暴動,那我們講的話就不會有人要聽了。」議員辦公室裡,苗博雅一邊感嘆自己現在胖了,一邊回憶起當時情境。
出打卡奇招 聲援鄭性澤
台大法律系畢業那年,他自覺人生迷茫,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為了讀研究所、考律師而整天念書。母親生氣催他找工作,他便找法務工作做。那幾年,公民記者概念當紅,廢除死刑聯盟舉辦營隊,免費參加,有名師如蔡崇隆、張娟芬、何榮幸親自講授,他去上課,看了鄭性澤死刑案的資料,認為這人冤枉,開始在網路寫文章。廢除死刑究其根本,談的是人權、司法公正、國家是否有權奪人性命等複雜的問題,而非簡單的惡有惡報,由於死刑議題易受操弄,支持廢死者常成為民眾怒氣箭靶。苗博雅每次被罵就寫更多文章,只為了把事情說清楚,因此成了鄭性澤案的志工,後來更進入廢死聯盟當法務主任。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說,苗博雅為了讓大眾認識鄭性澤,曾請網友們出門玩時打卡Tag鄭性澤,於是鄭性澤大量出沒世界各地,引得臉書特地查證是否真有此人,成了網路熱門話題。林欣怡說:「他不是傳統法律人,頭腦不死板,知道別人需要聽到什麼樣的訊息才能理解。他有一種轉譯能力,能把無聊的事情用有趣的方式說給你聽,只是他用很冷靜的方式來說,聽的人會很有感。他不是用情緒影響你,而是用知識的轉換來影響。」
苗博雅今年初參選立委,曾連續9天開直播。對政治人物來說,直播風險極高,突發狀況造成什麼後續效應,誰都無法預測。當時他的對手、立委羅智強派助理在街頭找碴,刻意以死刑問題質問,但即便在掃街的高度勞累中,苗博雅仍清楚地就案件細節做分析,更指出對方提問中對法律認識不足的錯處。這段直播剪成短影片後,有69萬次的點閱率,是苗博雅頻道最高的一支。流量帶動聲量,也帶動抖內,使得他這半年屢屢出現在抖內金額排行榜上。
網路公民課 專業講新知
4月時,他的直播節目《臺北百科全書》邀請以專題報導揭發性私密影像犯罪,獲卓越新聞獎的本刊記者蔣宜婷,討論黃子佼持有未成年性影像所牽涉的兒少性剝削議題。該集節目因網紅統神觀念錯誤、法律知識不足還Call in進節目質問,當時苗博雅以極大耐心反覆解釋,冷靜不帶情緒,又如老師般諄諄教誨,成了點閱率44萬次、流量次高的一集。
由於揭露立委徐巧芯各類精品穿搭,被徐巧芯支持者恐嚇放炸彈,苗博雅辦公室主任以N匿名受訪。N說:「他像在瑞士深山做手錶的老師傅,陀飛輪要雕到很精密。政治比手錶更困難,講的語言必須每個人都聽得懂。他隨時都在雕自己的專業,當他想到一個對的東西,他會有使命感,覺得把正確的東西讓所有人知道是他的責任。」節目剛開始做時,點閱率連1千都沒有,很是慘淡,放個沒內容的騎腳踏車影片流量還更多,但苗博雅還是選擇繼續製作知識性質的內容。
他從小就意識到自己是女同志,僅在小時候穿過一次裙子,他形容當時痛苦到記憶斷片。他的母親林慧貞說:「我看他不好受,再逼他穿漂亮的蓬蓬裙、鞋襪,他不開心我也不開心,就讓他自己選衣服,他姑姑那時送了許多表哥的衣服,他穿起來很好看,我為了省錢就讓他穿,所以他一直是中性打扮,久了我也很習慣。」
與觀眾對話 蓄積影響力
苗博雅從小成績好,小學六年當班長,國中是朝會司儀,拿過演講比賽冠軍,讀北一女更拿到市長獎,很受老師疼愛。林慧貞說:「他的國中校長曾跟我說:『阿苗以後不是妳的孩子,他是社會的。』大家都覺得他有理性、有邏輯、有條理,我那時觀察,也覺得他有一呼百應的能力,講話很吸引人。他剛中帶柔,有一種照顧人的特質,他小時候就在當親戚孩子的老師,他妹妹的功課都是他教的。」
從政以來,因為廢死立場與同志身分,苗博雅常遭惡意攻擊,例如不男不女、殺人凶手,恐嚇也沒少過。由於外貌不像傳統政治人物,初次參選時曾被民眾當成助理,而非候選人,為了提高辨識度,大多時候他都穿西裝。N從2017年開始跟著苗博雅工作,「以前很多人對他有很多不同羞辱,各種花式攻擊。我一路看著他從常常被揶揄,到現在走在路上有人來跟他拍照,對他說加油。」
苗博雅說:「我給我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有用的資訊提供者。我提供對你有用的資訊,然後讓你可以去思考一些公共議題。」採訪這天,聊到《臺北百科全書》做1集要花1天以上的時間規劃內容,問他回報與投入可成正比?「當你思考這個,你就做不下去了。」
他說政治人物要改變社會,需要取得影響力。「現在的環境,如果在網路上棄守,那你對於40歲以下的選民來說是不存在,很多人甚至家裡都沒電視了,看電視節目也是透過YouTube在看。如果我缺席,那我就會成為空氣,所以這條路一定要走。」

很多人問他為何能說服統神,讓統神認錯?他說自己從沒想過要說服或改變對方,就只是把統神當成一個不同意見的民眾看待而已。他說直播時,「我在對話的對象,都不只是個人,我自己設定是聽得到這個對話的所有人,包括了直播鏡頭前面的觀眾,或是未來會看到這段影片的人。」
有些人認為不管好聲量、壞聲量,只要有聲量就好,他不贊同。「如果今天看完的人都更反對你,這就沒有達到對社會提供有用的資訊,進而被更多人認同的目標。」目前,苗博雅認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說當政治人物必須盡量爭取認同,「或是不一定要認同我,但至少願意聽我講一下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