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幕】冒總統就職名辦展!拉國家場館背書 揭假畫集團橫行牟利黑幕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價值數10億元的國畫,主辦單位竟只用帆布遮蓋搬運,也無保全戒護,讓人匪夷所思。
價值數10億元的國畫,主辦單位竟只用帆布遮蓋搬運,也無保全戒護,讓人匪夷所思。
假畫集團超狂妄!本刊日前接獲投訴,指有假畫集團租借國家場館、冒用慶祝總統就職名義辦展覽,藉此以偽亂真、販售贗品牟利,甚至為了私利誣指國家典藏多年的畫家常玉作品並非真跡,但文化部等相關單位接獲檢舉卻礙於無法源依據,加上畫作鑑定程序曠日廢時,紛紛龜縮不處理,引起藝術界人士反彈,憤而出面踢爆假畫集團的惡劣行徑。
20240827soc001
多個藝文團體8月初聯名召開記者會,質疑南投國史館展覽作品的真偽。
南投中興新村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於今年7、8月間,舉辦一場名為「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國畫書法展覽,展出包括八大山人、齊白石的書法作品,以及常玉、張大千、徐悲鴻等享譽國際的東方藝術家畫作,剛退休不久的國史館長張鴻銘,還幫這場活動的畫冊寫序,聲稱之所以舉辦這項展覽,是為了慶祝總統賴清德就任。

藝文團質疑 辦展洗贗品

但8月初卻有多個藝文團體聯名召開記者會,質疑這場展覽作品的真偽,指控主辦單位「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佛光山人間福報」「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御丞璽」等團體,是想藉由在國家級藝文館舍舉辦展覽,可當背書買賣假畫,甚至還利用總統名聲來替贗品洗白,呼籲政府應正視此事對國家形象造成的重大傷害,要求館方應提出調查結果和補救機制。
20240827soc001
本刊直擊工人把常玉、張大千等大師作品,隨意和鞋子等雜物堆放在樓梯間。
結果,原定展出至8月4日的活動在爭議傳出後,旋即於7月30日暫停開放,並於8月5日撤展。本刊當天直擊台灣文獻館前廣場停放5輛藍色貨車,正有6、7位工人進進出出搬運畫作。
20240827soc001
前國史館長張鴻銘為展覽畫冊寫序,還聲稱是為了慶祝賴清德總統就職。(讀者提供)
弔詭的是,工人搬運這些市值超過50億元的「大師真跡」,現場竟無保全戒護看管,工人們也像是在搬家一般,將這些僅以紙箱裝箱或氣泡布包覆的畫作,層層堆疊倚靠在場館一樓外牆。過了一段時間,一名女子拿資料出現,一邊清點畫作、一邊交代工人載運路線,過程中還有二名男子直接扛了幾幅畫作,放進轎車的後車廂駛離現場。

僅簡單包覆 堆放樓梯間

20240827soc001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租借場地給人舉辦活動,卻爆發展覽作品真偽的爭議。
本刊跟隨其中一輛貨車來到新北三重,只見工人駛達目的地後,直接將車停在路邊掀開帆布搬畫,不僅無人看管,還任由其他畫作在車斗上淋雨,再將這些標示常玉、張大千等大師名號的作品,和鞋子等雜物一起堆放在大樓的樓梯間,讓人傻眼。
20240827soc001
投訴讀者前往觀展時故意碰觸畫框,發現價值上億元的名畫竟完全沒有防盜監控裝置。(讀者提供)
「耿畫廊」創辦人耿桂英看完本刊直擊的畫面後直言,這並非典型高單價藝術品包裝的方式,因為若只用氣泡布直接包裹畫作,依包裝或放置方式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壓痕而造成油彩碎裂,甚至導致畫布破損。
耿桂英進一步指出,通常高單價畫作都會先以「無酸紙」包裝,再裹以雙層氣泡布作為減震之用,並放入量身訂製的紙箱或木箱後,以廂式貨車運輸,如果是年代久遠的文物,車廂內還得配置空調及恆溫保濕的裝備。
20240827soc001
遭控為假畫集團首腦的男子歐陽健中(圓圖),就是東辰公司的董事長,展覽的畫作也被隨意堆置在其公司門前。
「這些畫作若是真跡,那價格自然不斐,弄壞一幅就賠不完了,業界哪有人敢把它們都堆在一起,還只用貨車、蓋個防水帆布就載著走,又不是嫌自己錢太多,如此不專業的搬運方式及存放地點,也無怪乎會讓外界懷疑其中有蹊蹺了。」耿桂英不諱言地說。

主辦遭痛批 擅借總統名

20240827soc001
貨車載著名畫行駛高速公路時,後方帆布未繫牢還隨風飄揚,有違專業藝術品搬運流程。
在此之前,佛光山人間福報今年4月也曾以「花開自性—常玉、林風眠」之名,展出數名國畫大師總計約50件的作品,卻被到場觀看的藝術家們評定為都是品相低劣的偽作,知名學者王嘉驥更在雜誌專欄發表文章,批評原本該以紙本彩墨創作的傑作,如今都變成技法惡俗的油畫贗品。
20240827soc001
畫作只用氣泡布包裹,工人搬運時恐有損壞畫作的疑慮。
不料,同一群主辦單位、同一批作品竟又在南投展出,還打著慶祝總統就職的名號,藝文團體尋遍賴總統過去數月行程、新聞發布消息,根本找不到出席該畫展的相關資料,在藝文界抗議聲浪曝光後,還一度引起總統府高度重視,祕書長潘孟安更透過管道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20240827soc001
撤展的大師畫作被直接堆疊放在人來人往的走道上。
本刊調查,遭藝文界指控是假畫集團的幕後關鍵人物,名為歐陽健中,最早是以東辰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名義現身台灣,後來又以「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大陸省級博物館合夥人」身分,與人間福報等幾個民間團體合作辦展。
藝文界相關人士指出,歐陽健中買賣偽畫的手法是採多重結盟,與收藏家、科技大老、地產公司老闆、宗教團體合作,增加集團信賴度,再搭配自家公司出具畫作鑑定報告,找上如國史館、坪林茶葉博物館等非美術專業單位舉辦展覽,將贗品在公家場館展出洗白,再透過特定拍賣公司銷售牟利。

史博館真跡 抹黑稱草稿

藝文團體點名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的畫作被主辦單位大量偽冒,研究常玉畫風長達35年的耿桂英告訴本刊,假畫集團就是企圖以偽當真,把假畫拿到政府場館展覽作背書,再印製畫冊充當履歷,過去假畫集團要洗白贗品還會真偽相混,現在竟然想全都硬拗成真跡,行徑相當可惡。
20240827soc001
耿桂英直言,該展覽根本是假畫集團為洗白贗品牟利所舉辦的的活動。
有趣的是,國立歷史博物館長年館藏52幅常玉作品,預計在9月中旬公開展覽,但其中有20幅與該集團此次展出作品「撞畫」,文資學者蕭文杰告訴本刊,假畫集團為了自圓其說,竟對外編出很瞎的理由,聲稱常玉當年為了應付教育部長黃季陸,隨便畫了一些草稿送到台灣,不料竟被史博館典藏至今,他們手上的畫作則是常玉事後依草稿細心創作而來,說法荒謬至極。
獨立策展人胡永芬對常玉畫作研究多年,她指出過去2、30年間,政府及民間組織合計曾辦過15次以上的常玉展覽,相關資料被藝術圈視為對常玉最權威的研究文獻,拿這些資料來比對就能確認,常玉從不曾臨摹重畫自身的油畫作品,但假畫集團竟在國史館一次展出數十件只有史博館才有的作品,手段實在非常粗糙。
由於藝術畫作價格高昂的關鍵之一,正是其獨一無二的特性,此次史博館將展出的常玉作品,已經被假畫集團抹黑成只是草稿而非真跡,史博館是否敢對其提告以正視聽?主管機關文化部又如何作為,不讓台灣藝術圈成為國際笑柄?藝文界全等著看。

回應

國史館:僅出借場地
文化部:應有明確標示
針對「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舉辦特展引發爭議,國史館表示該展係依照租借場地規定受理,並同意出借場地,惟展品涉有真偽疑義,因此於7月30日暫停開放,行文策展單位要求說明,並重新研擬特展室申請規範,未來將邀集專家召開審查會議,通過後始可借用場地展出,避免類似案件再發生。至於前館長為該項特展寫序文,且內容提及「慶祝總統就職」等語,非妥適行為,已明令嚴禁同仁為非我館專業之展覽寫序或有其他推薦言行。
文化部則表示,依《博物館法施行細則》第9條,展覽相關解說資料應符合事實,若須用替代品展出,也應有明確且足以辨識的標示;對偽贗品流通市場,因涉及以詐術獲取利益之行為,建議宜依循現行相關法律處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