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股市大跌是修正還是泡沫會員專區財經理財美國就業持穩,消費增長,經濟衰退風險低。(翻攝麥當勞官網)文 蕭碧燕發布時間 2024.10.03 05:2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10.03 05:30 臺北時間NVIDIA殖利率基金講堂AI蕭碧燕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領先指標回升 經濟持穩前一陣子,全球股匯市經歷大地震,許多人都在問AI泡沫破了嗎?歸納造成8月股災大暴跌的原因有4:1、就業數據不佳,擔憂經濟衰退;2、日央行出乎市場預料二度升息,套利交易平倉;3、巴菲特和黃仁勳狂賣科技股套現;4、AI資本支出高,但實質回報有限。領先指標回升 經濟持穩2023年起,AI科技創新對全市場投下震撼彈,催生出華麗7巨頭;以NVIDIA為首的AI晶片設計公司,估值更被推上頂峰。但股災一來,很快引發投資人對AI是否泡沫,以及泡沫是否破裂的擔憂。歷史上曾發生數次重大泡沫,我們不妨從這些泡沫來找經驗。1、2000年網路泡沫:當年3月美股指數來到網路泡沫前最高點,隨即發生崩跌,一路下探至2003上半年才築底完成。泡沫破滅前有2件事同時發生:美債殖利率上升至高點,從4.2%升至6.8%;以及領先指標反轉向下。2、日本失落的30年:日本地產泡沫在1989年1月達到高點,自此一路向下;在日股指數到達最高峰時,日債殖利率也出現飆升,並在1990年2月達到最高7%;領先指標也接近高點(最高點出現在1990年4月)。由上大略可知,殖利率上升、領先指標下行,的確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象徵,但如何判斷當前的殖利率是不是夠高?領先指標是不是真的開始下行?以目前的環境來看,殖利率自高點下行,領先指標則從谷底回升,跟以往經驗截然不同,經濟軟著陸的機會較大,研判股市的走向,不太像是泡沫破裂的前兆。也因此,近期的股災不如看成是股市修正。來看看8月初的大跌,大型科技股和成長股的賣壓最為嚴重,標普500本益比從原本的31.3倍,快速修正至26.1倍。洗去市場上過度集中少數股票的投機心態。特別是這波AI風潮,是帶有基本面獲利的。有基本面和成長性的支撐,剩下的是市場是否過度投機,藉由適當的修正,反而有利市場冷靜,創造長期投資者進場機會。事實上,當前就業狀況還算穩健,只要就業持穩,美國消費要轉壞也難,消費增長,經濟不會驟然衰退,且高達86%的基金經理人也認為,未來1年無衰退風險。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