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別因錯誤理由投資高股息ETF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高股息股可能帶來較好的配息率,但資本利得較差,讓高股息ETF整體報酬相對低。
高股息股可能帶來較好的配息率,但資本利得較差,讓高股息ETF整體報酬相對低。
有些投資人買進高股息ETF的理由,在於利用ETF的配息,來負擔每月的房貸支出。尤其有些高股息ETF是月配,剛好可以符合這個目的。但是這個做法有幾個問題。

收益不穩 以本金支應

首先是不穩定。股票配息,一般是公司賺錢之後,將這些獲利以現金配發的方式與投資人分享。但公司營運是有風險的,如經濟衰退、產業沒落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公司獲利不佳甚至虧損,而無法配息。像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讓許多長期配息的銀行與能源公司,暫停或是大幅減少配息。
第二,配息可能有部分來自本金。有些希望靠配息支應房貸的投資人,心中想的是,我都是用「配息」還房貸,等到多年後房貸還完,這筆投資不僅本金在,還因而賺了一個房子,很划算。
但其實高股息ETF若能配發高於市場行情的息收,或是不論經濟起伏都能有穩定的配息,有相當高的可能是用本金來支應。這時投資人用來繳付房貸的錢,等於部分是從本金而來。動用本金來配息,時間久了,會造成資本明顯損失。譬如投入市場的資本從10元變成5元,即便配息率不變,配出來的金額也只剩一半,顯然高配息率未必等於高配息金額。
第三,高股息有其代價。一家公司為何會將獲利以現金股息的形式配發給股東?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自身沒有太多可以投資的機會。事實上,一家具高度成長潛能的公司會將手上的現金進行投資,聘請更多員工或是購置更多生產設備,以達到成長性。

資產累積 應重視成長

高股息投資會偏向市場上比較成熟,沒有成長性的產業。反應在投資成果上,就是公司股價沒有太大的上漲空間,只有比較高的配息,亦即高股息類股可能帶給投資人較好的配息率,但卻是較差的資本利得。
統計從2008年初到2023年底,總計16年期間,大型股指數化投資工具0050,累積獲利272%,而專門投資高股息股票的0056則是228%。從此來看,為了達成「配息付房貸」的目的,投資人可能放棄掉可觀的報酬。
總結來說,需要付房貸的人,一般是處在資產累積階段者,比較合理的作法,應以資產整體成長為目標,而不是著重在高配息。如果只是為了好像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就有金融資產幫自己付房貸,而刻意投入高配息資產,代價就是放棄更高的報酬。

綠角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