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最前線】化廢為寶 拚減碳再生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永瑞實業董事長林修安(上排)、小智研發董事長黃謙智(下排右)、循創生物科技總經理錢柏綸(下排左)。(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永瑞實業董事長林修安(上排)、小智研發董事長黃謙智(下排右)、循創生物科技總經理錢柏綸(下排左)。(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碳費從今年起正式上路,減碳已非口號,而是處處有商機的顯學。
循創生物科技總經理錢柏綸養殖黑水虻,先賺廚餘財後,再把蛹前蟲體、蛻皮製成飼料、肥料賺2次財,粗估有60億元市場等著消化;小智研發董事長黃謙智能把各種垃圾再生成建材,產品遍及全球,《國家地理頻道》都慕名來台拍攝紀錄片;永瑞實業董事長林修安把廢食用油煉出新高度,是台灣唯一通過國際CORSIA認證,製成能給飛機直接用的乾淨原料油,搶食百億美元商機。他們都有辦法把別人眼裡的廢棄物變成循環再生財,搭上節能減碳的趨勢,各顯神通振翅飛。

【養殖黑水虻 賺廚餘飼料財】

20250109bus00102-1-1------------20241119^YW^循創生技003_2025-01-09.jpg
錢柏綸用科學工業產線規模化養殖黑水虻,這套循環經濟不僅高效消除廚餘,搶攻60億元高價值飼料和細分子有機肥料市場,還能申請碳權。
20250109bus001B4_2025-01-09.jpg
一踏入循創生物科技黑水虻吃廚餘的雲林廠房,高聳六層式自動化產線,旋即傳來類似阿摩尼亞氣味,總經理錢柏綸幽默地說:「那味是3,600萬隻虻寶寶放的屁。」線上取出一盆方盒,隨手撥弄了幾下土,只見長得跟蛆一樣的蠕蟲萬頭鑽動,教人寒毛豎立、密集恐懼症發作。
早司空見慣的他繼續發話:「我們應該是台灣唯一一家,運用自動化設備穩定養殖黑水虻的廠商。」自行研發低造價AI大數據、自動化設備外,「夏天怕牠熱影響『食慾』,還做了導風管讓黑水虻吹風扇。」系統經過不斷調整,虻寶寶幾乎是百分百「長大」。

放棄主管職 看好蟲商機

黑水虻長大後(蛹前)的蟲體,可以製成各種高蛋白飼料銷售,「就連牠的蛻皮、大便都是很好的肥料。」循創生物科技今年4條產線建成、超過1億4千萬隻的黑水虻,每天可以消化12噸廚餘。舒了口氣的他說:「上半年就能達成創業以來首度損益兩平,預計年營收2千萬元。」
20250109bus00101---------------------20241119^YW^循創生技011_2025-01-09.jpg
台灣的飼料95%來自進口,進口會產生運輸碳排,循創利用黑水虻高蛋白、富幾丁質,想提高國產飼料市場占比。
錢柏綸在中興大學讀生命科學,但進入社會卻是在資料庫公司上班,還好搜索昆蟲知識一直是他的嗜好。2018年爆發非洲豬瘟,為了防堵,禁止餵豬吃廚餘,大量廚餘沒地方去衍生成環境問題。「我在網路上,看到歐洲黑水虻研究,對能大吃特吃廚餘的牠,產生了濃厚興趣。」錢柏綸發現黑水虻既能幫忙解決環境問題,又能變成高蛋白飼料、有機肥料,覺得這商機大有可為。
20250109bus00102-1-2-------------20241119^YW^循創生技018_2025-01-09.jpg
虻寶寶長得跟蒼蠅的蛆很像,體型更大,吃廚餘的能力比蛆更強。
隔年,錢柏綸辭掉白領管理職務、一頭栽進去,「我開了一個『類同學會』,找20多位同學、每人25萬元,就這樣集資500萬元成立循創生物科技。」摸索初期跌跌撞撞,1年多錢就燒光,還老被鄰近農戶嫌太臭,只好再擇偏僻處、加裝各種密閉、抽風設備繼續幹。
20250109bus001B0_2025-01-09.jpg
最慘的一次是「讓虻寶寶吃了一批有問題的蘋果泥,吃到一半幾百萬隻虻寶寶全死了,連下一批的種蟲都沒了著落。」後來,查出凶手是超標的農藥,產線得完全停機,清掉發臭爛掉的蘋果泥。他滿是無奈自嘲了一句:「黑水虻另一個新功能,驗毒。」

在客戶面前 生吃黑水虻

緊接雙手一攤道:「什麼時候踩到雷不知道。後來拿到果汁加工廠與食品廠的廚餘,光是處理大漢豆腐豆渣、名億果渣的3、4噸量能當時就滿載了。」有了固定長期夥伴,錢柏綸拿到食品廠的植物性廚餘反而更安全單純,所製成蟲體、蟲粉飼料、蟲沙肥料品質也穩定。
20250109bus00102-3-1----------20241119^YW^循創生技020_2025-01-09.jpg
黑水虻狂吃廚餘期間,會經過數次蛻皮、大便排泄物則形成蟲沙,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錢柏綸更是得意地透露:「交配房、產卵室布置,到溫、溼度怎麼調控,我們的技術一流。所以現在一般業者需要留百分之1到10的種蟲育種,我們只要千分之2即可,還沒看到追上我們的。」一旦邁入大規模量產階段,這便是養殖成本上的巨大差異。
20250109bus00120241119^YW^循創生技026_2025-01-09.jpg
各式蟲體、蟲粉飼料是黑水虻重要價值。
為了拚出黑水虻更多元用途,錢柏綸甚至還在客戶面前生吃黑水虻,扭動的蟲體在口中爆漿後,他得到一個珍貴的經驗值:「黑水虻幼蟲皮很韌。」試吃也成為他開發各種飼料的依據,後來,屏東養殖戶就曾跟他反映,泰國蝦很愛飼料韌皮口感,整個頭好壯壯。
20250109bus00102-2----------20241119^YW^循創生技045_2025-01-09.jpg
改裝後的穀物篩選機,可將蟲便便和黑水虻幼蟲進行分離。
20250109bus001B1_2025-01-09.jpg
棄當台北白領的錢柏綸,避鄰在雲林鄉間噁臭環境下養蟲,5年的苦蹲,今年是他破繭的1年,處理更多廚餘下,飼料產出預估可達650噸,而這僅是開端。他更企圖一口一口吃下60億元廚餘變黃金的市場,把國產飼料從5%提升到市占3成,扭轉台灣對進口飼料絕對依賴、減少運輸碳排。

【垃圾新經濟 廢物變新建材】

20250109bus00103-1--------------------------20241210^YW^循環經濟-小智研發-黃謙智043_2025-01-09.jpg
黃謙智是個堅持零廢棄物的憤青,各種垃圾到了他手中,就像變魔術一樣,可開發出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新環保材料。
20250109bus001B5_2025-01-09.jpg
大巨蛋VIP包廂內充滿時尚派對感的泡泡沙發、桌椅,居然顯擺地出現在小智研發辦公室會客廳,更教人吃驚的是,它們竟然都是垃圾做的。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董事長黃謙智說:「大巨蛋貴賓室就是小智設計的啊!把垃圾變成新資源我已經幹了20年。」
20250109bus00103-4-------------------20241210^YW^循環經濟-小智研發-黃謙智035_2025-01-09.jpg
大巨蛋VIP包廂內的時尚傢俱,是黃謙智使用回收斷掉、壞掉的球棒、手套製成。
原來設計之初,承造大巨蛋的遠雄,提出了VIP區要將打棒球記憶跟環保節能減碳結合的要求。黃謙智與團隊腦筋一轉:「收集來中小學棒球隊壞掉的木棒和手套,加上回收寶特瓶再製的PET紡織塑料,做成了眼前的一切。」「每所學校的壞球具,我們也以舊換新的方式,贈給新的球棒、手套。」

受古蹟激發 辭教職創業

黃謙智樂此不疲把垃圾變成新資源,獨家研發出近2千種回收再製的材料,對減碳再生的建材尤其熱衷,永續科技生意足跡,踏遍了歐、美、亞洲,語氣略帶忿然的他更透露:「要不是非洲莫三比克發生暴動,我們的機器早就進駐當地、運用當地的廢棄物生產抗菌建材,在那打造模組化醫院病房。」
20250109bus00103-0------------------------MINIWIZ-臉書-002_2025-01-09.jpg
2010年,黃謙智用152萬個寶特瓶打造出的遠東環生方舟,至今十幾年頭下來,好幾個颱風過境,低碳建築仍屹立在圓山園區。(翻攝MINIWIZ臉書)
他之所以對「垃圾新經濟」如此癡迷,源於就讀康乃爾大學期間,跟著教授赴羅馬考察古蹟時,發現萬神殿牆壁剖面裡、竟混著裝麥、裝油、裝酒的各式容器,他當時心想:「原來2千年前古羅馬人就在用垃圾蓋房子。」
哈佛建築研究所畢業後,他先回台在東海大學教書,宣傳環保建築時,發現空有理論卻沒實戰經驗,決定離開校園,在2005年成立小智研發,目標成為用科技把垃圾循環成有用資源的設計供應商。
20250109bus00103-3-----------MINIWIZ-臉書-001_2025-01-09.jpg
黃謙智在阿布達比回收9噸廢棄水管、水箱、棕櫚纖維,製造模組互鎖、類似珊瑚礁仿生城市地標。(翻攝MINIWIZ臉書)
黃謙智已逝父親黃茂德是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的得力助手,家境優渥,讓他創業很有底氣,沒有訂單也能自己先生產樣品,他用做西裝比喻:「就像訂做西裝沒有人跟我訂,我就埋頭研究布料,甚至乾脆自己做一套西裝,『就先玩』成為我的零廢棄研發概念。」父執輩的人脈,加上當時環保意識抬頭,也讓黃謙智很容易就能跟各大企業搭上線。

寶特瓶方舟 轟動上電視

2010年,黃謙智用152萬支寶特瓶,在花博搭建起9層樓高如小巨蛋規模的「遠東環生方舟」,轟動到連《國家地理頻道》都來為低碳綠建築拍攝紀錄片;而回收PET塑膠抽絲成紡織的研發成果,也賣給了遠東、南亞,讓他們去帶動更大的零廢棄量能。
20250109bus00103-2-------------20241210^YW^循環經濟-小智研發-黃謙智039_2025-01-09.jpg
開發機器是黃謙智強項,他利用大數據建成可快速分析垃圾材質成分的AI系統。
這一戰,名氣大到巨星成龍也找他求助,「他拍攝《天將雄師》時,有感每天千人的便當、飲料就是一卡車的垃圾。」黃智謙於是發明全球首台移動型垃圾回收站Trashpresso(環生零耗機),「機器可直接在現場將廢棄物洗乾淨,打碎壓扁後做成環保磚,還在青海蓋學校。」
20250109bus001
為解決成龍拍片現場產生的垃圾,黃謙智設計出全世界第一台移動式回收站Trashpresso,體積約兩台卡車大小,可以就地將寶特瓶等壓成環保磚、地磚。(翻攝MINIWIZ臉書)
不太為錢煩惱的黃謙智也曾元氣大傷,2021年中國爛尾樓風暴開始蔓延,「我們以前是一站式設計、施工,隨便一個工程就得先墊2、3億元。」與之合作的世界前500強綠地集團首先爆發財務危機,「做了很多白工,被倒很多錢。」為了存活下來,「轉型不做工程只賣再生建材、製程設備機器。」直到他現在還在填坑,重新調整策略後,「營收快要轉正了。」
20250109bus001B2_2025-01-09.jpg
自己研發可分析垃圾的AI系統,能快速拆解垃圾變成新建材,也是黃謙智搶得先機的手段,最近他又成功地把超硬、難處理的台電絕緣用廢棄陶瓷(礙子),利用硬碰硬互相撞擊原理進行破解,他難掩興奮地說:「很難找到一個材料那麼硬,用它做成的磁磚強度更強,而且別人都不會弄。」國內1年200多噸礙子低碳再生瓷磚生意只有他能做,破碎機申請專利後,「海外還有更多廢棄礙子等著我去賺綠金財。」

【回收廢食用油 煉工業基底油】

20250109bus00104-1-----------20231209^YH^循環經濟-永瑞實業創辦人-林修安-88_2025-01-09.jpg
煉油高手林修安就讀研究所時就開始研究環保燃料,11年前回收廢食用油精煉基底油,又通過CORSIA認證,他的油炙手可熱,今年產收將翻數倍成長。
20250109bus001B6_2025-01-09.jpg
每天營業18小時的台灣鹽酥雞台北大直總店,400升的廢油桶即將滿載前,位於台南永瑞實業戰情中心就會收到通知,立刻派車前去卸載,將廢食用油精煉成乾淨的基底油。

股東逼出走 窮到剩500

站在16個巨大的儲油槽前,董事長林修安說:「不只台灣鹽酥雞,台南花園夜市、肯德基、泰山企業,我們收購油的店家、攤販超過2萬家,還在持續擴大中。」這些回收油據點,都是林修安一個個開採不盡的「低碳油田」,去年生產兩萬多噸原料油,其中部分供應給BP石油公司再製成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永續航空燃油後,再轉售給新加坡航空、荷蘭航空添加,公司年收3億9千萬元。
20250109bus00104-4-----------20231209^YH^循環經濟-永瑞實業創辦人-林修安-17_2025-01-09.jpg
智慧廢食用油回收設備及系統於2022年問世,這是林修安打亞洲盃、開採「低碳油田」的利器。
根據ICAO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規定,國際航空公司需使用一定比例ISCC CORSIA認證的永續航空燃油(兩年後強制),否則要課徵碳稅,永瑞是台灣唯一通過認證的原料油供應商,這跟林修安從很早就開始鑽研環保生質燃料有關,「我家境不好,需要開計程車半工半讀,讀研究所時,跟著教授團隊一起研究生質柴油,我都利用開車空檔找文獻、翻期刊。」2003年,他做出了台灣第一滴合規、能用在柴油車的生質柴油,因此得以進入工研院從事回收廢油精煉成能源的工作。
20250109bus00104-2------------20231209^YH^循環經濟-永瑞實業創辦人-林修安-70_2025-01-09.jpg
林修安(右二)與同事討論廢食用油回收狀況,背後的電視牆就是設立在各地的智慧廢食用油回收系統的戰情資訊螢幕。
5年後,金主相中他的技術、找他合夥做生質柴油,林修安看到高雄港柴油貨櫃車很多,一台車一加就是400升,覺得是商機,於是在高雄成立了靖騰能源。只是萬萬沒料到,「我跟賈伯斯一樣,被理念不合的股東逼出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當時窮到身上只剩500現金,只得重操計程車舊業,一邊在酒店門口排班,一邊寫煉油創業計畫書。
20250109bus00104-3---------------20240902^YH^台灣鹽酥雞-88_2025-01-09.jpg
台灣鹽酥雞老闆洪誌謙(圖)正在回收廢食用油,永瑞這樣的合作點有2萬個。
2013年籌到150萬元,「我就東山再起成立永瑞。」但資本實在太小,無力擴及終端產品製程,只能將回收回來的廢食用油改做生質柴油、燃油原料的基底油,林修安一開始就決定,「寧可油源收得少,也要做到產源履歷清楚,來節省精煉時間與成本。」這成了林修安回收再製油的綠金優勢,「做好源頭管理分群分離後,會讓製程處理起來相對簡單有效率,我一支濾芯一小時就能濾到溶質百萬分之5以下,別人根本做不到的。」由於原料乾淨、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各大石油商搶著要,首年營收就衝到9千萬元。

花6年時間 研AI油機

永瑞成立初期,林修安會親自前往店家回收廢油,位於西門町鬧區的客戶,常面臨車無法停門口,必須往返幾趟,扛出整桶油到停車場,「我全身好像跳進泳池一樣溼透,累到在床上躺了一個禮拜,那時候我心裡就在吶喊:『林修安!你不是工研院出來的嗎?』給我想出一套省時、省工又智慧的回收系統。」
20250109bus001B3_2025-01-09.jpg
他花6年時間,在2022年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台具有AI偵測油品能力的廢食用油機,這台機器利用AI光學探針,可偵測出油品內的酸值、雜值,也能測出油品是否摻水;面對CORSIA組織、石油公司不斷抽查油品來源是否真為食用廢油,從Google Maps反覆查看油源上的每一家攤販、餐廳。他老神在在說:「張三在幾月幾日幾點幾分交了一滴油,我都詳實記錄在區塊鏈上。」
航空業是全球排碳大戶,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打造永續燃油供應鏈,讓奠定好基礎的林修安生意做不完,今年產能將翻倍到五萬多噸,他也把全世界獨一無二的AI廢食用油回收機系統推廣到韓國、日本、印尼,要在亞洲其他國家繼續開採,壯大他的「低碳油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