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發生後,本刊隨即組成採訪團隊,當天晚間搭機飛往曼谷,同時申請緬甸簽證,並於隔天凌晨趕抵審計署塌樓現場採訪,直擊搜救過程,而災情最嚴重的緬甸因簽證尚未核發,記者透過管道聯繫上曼德勒的台商、災民,取得樓倒、橋斷、路坍等影像,並透過災民的描述,還原地震當下的恐怖及劫後餘生的複雜心境。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造成曼德勒市區多棟建築物倒塌。(緬甸台商提供)據緬甸軍政府統計,至3月31日止,強震共造成1千7百多人死亡、3千4百多人受傷、約3百人失蹤,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則顯示,重災區8成建物倒塌,死傷數預估將不斷增加。
地震後,緬甸民眾合力從瓦礫堆中救出生還者。(緬甸台商提供)本刊調查,曼德勒是緬甸第2大城,被當地華人稱為瓦城,地震過後,不僅到處都有建物受損、街道滿布水泥殘骸,更有一棟12層的大樓倒塌,傳出逾90人遭到活埋。確定的是,搜救人員在另一所幼兒園的瓦礫堆中,發現一名教師與12名幼童遺體,還有6名教師及約50名幼童不知去向。
緬甸曼德勒市區的建築物因強震倒塌,民眾劫後餘生,心有餘悸。(緬甸台商提供)當地華人小魚告訴本刊,地震發生時,他剛好踏進家門,看到地板像波浪一樣晃搖,牆上東西不斷掉下,牆壁發出撕裂般的恐怖聲響。小魚心有餘悸地說:「我在緬甸生活30多年,雖然偶爾會遇到地震,卻從未經歷過這麼誇張的狀況!」屋內一片狼藉,物品摔壞殆盡,滿地碎玻璃和粉塵,根本無法居住,他只能轉住軍方設的臨時收容所。
另名華人小園也告訴本刊,他住的公寓直接崩塌、下陷一層樓,「幸好地震當時我不在家,命大躲過一劫,但我們那棟有很多住戶都因此往生,想到還是覺得很難過!」小園進一步說,目前曼德勒氣氛緊張,就算房子沒倒,住戶也不敢回去住,有人直接打地鋪睡在馬路上,深怕會遇到餘震;更恐怖的是,災後社會秩序混亂,街頭暴動與搶劫案頻傳,讓居民陷入極度恐慌。
緬甸強震導致百年古蹟實皆大橋斷裂、傾倒。(緬甸台商提供)小園無奈地說:「我們現在遇到兩難的選擇,住在家裡雖然不會被搶,但很可能碰到餘震,被壓死在家;如果怕被壓死,而選擇住在街頭,又可能會遇到暴民打劫殺害。不管怎麼選,人生好像都會就此畫上休止符。」
曼德勒的「貢榜王朝」百年王宮,在地震中嚴重受損。(緬甸台商提供)同樣在這次強震中逃過一劫的阿強則說,雖然他家沒受到太嚴重的破壞,但他親眼目睹鄰居家瞬間瓦解,恐怖的場景深深烙印在他心裡、無法抹去,「我現在連回家都怕,總覺得下一個被壓在瓦礫中的就是我!」
經歷這次大地震後,阿強的身心都出現明顯後遺症,不時會感到頭暈、想吐,心理更嚴重,不僅覺得一直在地震,晚上還會做惡夢驚醒,永遠處在恐慌的狀態。雖然目前物資還算足夠,但阿強憂心地說:「看這種災情,估計很難在短時間內重建、復原,我對接下來的生活,真的感到很茫然,但是我的家在這,我又能去哪裡呢?」
緬甸一棟建築物遭震垮,民眾擔心有人受困。(緬甸台商提供)在記者與小魚等3人的訪談過程中,電話連線多次中斷,他們指出,震後通訊極度不穩,連水電也時常中斷,要聯絡上別人真的很困難,好不容易才能夠講上話,更遑論向政府求援,只能想辦法讓自己活下去。3人的經歷也是目前曼德勒周邊數萬災民的縮影,強震不僅重創他們的生活,也讓他們對於未來感到無助。
本刊調查,緬甸強震發生當下,台灣消防署立刻通知本月輪值的屏東縣與桃園市消防局,完成1百20名搜救人員(包括5名醫師、1名獸醫師、7名護理師)、6隻搜救犬、15公噸各式裝備器材待命整備,消防署特搜隊也在第一時間停止休假,全員待命,並通知慈濟基金會、賑災基金會協助整備,希望對災區伸出援手。
強震發生後,在大人引導下,一群緬甸孩童躲到戶外避難。(翻攝畫面)不過,外交部詢問緬甸及泰國,2國皆表示不需台灣人道救援,因此消防署已暫時解除搜救人員待命,但民間團體仍照樣啟動國際賑災物資整備,以慈濟基金會來說,準備了2百條毛毯、大批乾糧,只要緬甸政府一放行,就會將相關物資運抵災區。
台灣搜救隊在緬甸強震後第一時間完成整備,待命救援。(翻攝屏東縣政府官網)此外,緬甸當地的台商及台僑,也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除了提供食物、飲水給災民,甚至親身參與救援行動,協助搜救人員從瓦礫堆中,救出不少受困者,讓緬甸民眾十分感動。至於泰國方面,慈濟基金會等台灣民間團體也沒缺席,他們第一時間趕到曼谷審計署塌樓災區,提供國際救援組織與志工團體翻譯與物資,獲得泰國民眾肯定。
雖然國際救援組織及各種團體陸續進駐曼谷災區,但地震發生後,現場並無進行管制,除了泰國當地記者及來自全球的媒體,也有許多來看熱鬧的民眾、想蹭流量的網紅,擠在離塌樓僅一牆之隔的空地,圍觀拍照、直播。
慈濟基金會準備大量物資,隨時準備送往災區。(慈濟基金會提供本刊直擊,28層的審計署大樓在強震過後,已倒塌變成一座「鋼筋、水泥殘骸」層層堆疊的巨大山丘,現場空氣中除了瀰漫著塵土,還有搜救人員及失蹤者親友的焦慮氣息,泰國政府則設置指揮中心,提供親友登記協尋、調派搜救人力,並安排怪手與吊車開挖,搜救人員帶著搜救犬來回找尋。
另一方面,部分失蹤者家屬在現場清出一塊空地,藉由獻花焚香的儀式,祈求奇蹟出現。
泰國民眾謬露告訴本刊,她的姊夫在大樓內工作,沒想到不幸遇到地震,但她眼神堅定地說:「我相信只要抱著信心,就一定會有好消息!」
一名泰國女子在曼谷塌樓現場焦急等待,期盼親人能平安獲救。除了官方搭建的供應站、醫護站,民間組織也搭起帳篷提供物資,包括流動廁所、簡易貨櫃、上下鋪行軍床,一應俱全,還有餐車到場免費提供飲食給搜救人員及失蹤者親友,現場雖然混亂,但亂中有序,十分溫暖。
連接泰國3棟高樓的空橋,在強震中因劇烈搖晃受損。震後24小時,泰國政府出動空拍機,從崩塌現場上方尋找搜救人員可以深入的缺口 ,並將畫面傳送到指揮中心。此外,一部無人採礦機也首次投入救災行列,從怪手挖出的空隙進入瓦礫堆中,探測生還者位置,引起現場媒體及民眾關注。
泰國政府出動空拍機,尋找瓦礫堆中可能的生還者。3月30日早上,搜救人員陸續找到4具罹難者遺體,為了將遺體送往殯儀館相驗,泰國軍警出面進行管制、疏導,將6線道馬路全面淨空,在休息區等候的失蹤者親友見狀,情緒激動,加上疲累及高溫,紛紛不支倒地,也有家屬認為親人的生機渺茫,忍不住彼此抱頭痛哭。諷刺的是,一旁竟有許多直播主在架燈、架腳架,把別人的不幸當作蹭流量的工具!
當天下午,美國及以色列軍人也到達現場勘查,並與泰國的指揮中心人員交換意見,隨後透過搜救儀器探測,發現到15個人的生命跡象,但因受困深度約3公尺,救援不易,指揮中心特別規劃3到7人編成一組搜救隊,進行開挖及營救任務。
美軍抵達泰國曼谷塌樓現場勘查,並與泰國政府人員交換意見。(翻攝畫面)泰國民眾阿夠奴第告訴本刊,倒塌的大樓預計要蓋30層樓,但蓋了5、6年還沒蓋完,好不容易蓋到28層,一個地震竟然全倒,實在有夠離譜,大家都懷疑建商偷工減料,大樓才會耐不住地震倒塌。
不僅民眾看不下去,泰國總理也為此震怒,認為曼谷這麼多高樓都沒事,唯獨該大樓倒塌,要求建商7天內交報告說明,並下令徹查曼谷7百棟高樓,一定要確保結構安全無虞。
泰國王室出資興建的拉斯維堤醫院因地震毀損,醫護人員緊急疏散病患。(翻攝Chiang Mai News臉書)在泰國生活3年多的陳先生,住在曼谷市區一棟大樓的14樓,他看到頂樓游泳池的水面在搖晃,才知道發生地震。「整棟大樓的人都跑到馬路上,大樓只出不進,持續到3月30日。路上則是大塞車,因為地鐵停駛。」陳先生表示,很多泰國人抱怨政府,他們說進入百貨公司時,都會收到優惠訊息,為什麼國家災難卻沒收到簡訊?
除了審計署大樓坍塌之外,曼谷還有零星災情,其中由王室出資成立的拉斯維堤醫院,一棟蓋好才2年的新大樓,地震時水泥塊不斷崩落、牆壁龜裂,醫護人員緊急疏散病患,把病床推到戶外停車場,甚至有手術中的患者被推到戶外緊急縫合;市中心還有一處高級酒店式公寓社區,連結各棟大樓的空橋出現歪斜、外層鋼板掉落等災情,讓內部結構一覽無疑,看來十分駭人。
由中、泰合資興建的審計署大樓,受緬甸強震波及,應聲倒塌。(翻攝畫面)除了曼谷,泰北的清邁、清萊地區也有醫院在地震中受創,醫護人員將病床推到大馬路,也有多處民宅外牆出現裂縫,地方政府只能疏散撤離,許多居民至今仍回不了家。
在泰國專門接待台灣旅客的業者表示,強震後雖然有不少旅行團詢問取消行程的可能性,但因台灣外交部並未將泰國列為「不建議前往國家」,所以大部分旅行團還是照常行動。業者說:「台灣人經歷過不少大小地震,所以不太擔心這個震央離泰國很遠的地震。」
此外,本刊也採訪到一組台灣的大學教授參訪團,團員徐先生表示,他們剛好在地震當天抵達曼谷,震後不久,泰國政府緊急宣布全國停班課,捷運也全面停駛,導致所有人車全擠在大馬路上,他們足足花了2小時,才從中國城走回飯店。徐先生認為,泰國政府沒有處理震災的經驗,決策非常倉促。日本遊客則淡定地表示,日本地震頻繁,早就習以為常,仍會照常去觀光。
強震過後,曼谷民眾紛紛逃出屋外避難,難掩驚恐。(讀者提供)本刊調查,這次強震的震源深度僅十公里,主震發生後12分鐘,震央南方18公里處又發生規模6.4的餘震,深度同樣為十公里,此外,3月30日又發生規模5.1的餘震,讓緬甸的災情及傷亡人數雪上加霜。由於緬甸軍政府長期封鎖國內訊息,加上當地欠缺大型重機具,搜救人員只能徒手挖掘,在瓦礫中持續尋找生還者。美國地質調查局推估,實際罹難人數可能逾1萬人。
泰國政府出動搜救犬,希望找到被壓在瓦礫堆中的工人。究竟緬甸強震成因為何?調查緬甸地震帶已有10年之久的新加坡地球觀測站首席研究員韋生吉指出,這次地震發生在「實皆斷層」中的一個區段,而這條斷層帶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大地震,不過,實皆斷層沉寂許久,累積能量已近2百年,所以這次發生如此規模強大的地震,學界並不意外。
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則指出,緬甸強震是印度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造成,會讓揚子地塊(華南板塊)向東移動。他認為,同樣屬於華南板塊的台灣西部要留意,未來2週內可能觸發規模6以上的地震。至於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說,台灣921大地震前,土耳其也發生規模較大地震,其他地區發生強震,的確可能觸發別處的地震,但難以預測會發生在哪裡。
另外,研究緬甸地震歷史超過10年的台大地質系副教授王昱則指出,他曾提供研究資料給緬甸相關機構,呼籲當地政府加強防震教育,但緬甸政局不穩,加上法律不像台灣嚴格,建築抗震強度不足,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死傷。
至於緬甸此次強震是否會對台灣造成影響,王昱認為,這次破裂區段的地區,有機會觸發下一個大規模地震,但就紀錄來看,不必太擔心影響台灣的斷層,畢竟二個斷層距離達數千公里,就算有影響,也相對較小,國人不用過度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