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人A小姐告訴本刊,颱風樺加沙尚未抵達台灣周邊海域時,即曾向這次主辦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官員建議,將這次生態營活動延期擇日再辦,避免在颱風期間舉辦活動,既不適宜,也有礙民眾觀感。
儘管再三提醒,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仍決定活動如期照常舉行,參與學員出發前,透過天氣預報得知風雨將非常強,擔憂活動期間戶外行動將異常危險,同時提醒是否該駐守待命,協助人員撤離等事宜,最終還是得到如期舉行的指令,學員只能硬著頭皮出發。
活動期間,與會學員心裏明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漲,隨時有潰堤的危險,私下討論這個時間點出發遊玩是否恰當。在餐廳用餐時,學員舉杯高歌同慶,桌面杯盤狼籍,現場氣氛熱絡。有工作人員半開玩笑地說:「颱風天,還玩得這麼快樂喔?」,語氣略帶嘲諷,但大家毫不為意。

直到23日傍晚,當看到電視轉播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被滾滾泥流沖擊的震撼畫面,與會學員才驚覺大事不妙,擔憂生態營活動引來負面觀感。當晚回房後,趕忙收拾個人行李,隔天一早退房後,活動提前結束。
活動結束得匆忙,離去前,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人員善意提醒,活動照片不要亂PO,也不要亂打卡分享這趟生態營活動,避免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有吹哨者心虛,將這趟生態營活動照片PO在臉書社團,結果被檢舉下架,PO文者感嘆農業部神通廣大,一有不利負面新聞立馬處理,面對洪流應變卻明顯慢半拍。
更讓人氣憤地是,委辦這次活動的行銷團隊假借移地訓練之名,帶領花蓮分署長官、防災專員,甚至是自己的親屬以公費出遊。吹哨者還提供這次活動與會成員名單,點名其中一名女子是委辦公司負責人之母,不具生態營志工身分,質疑堰塞湖潰堤後,學員們事不關已的模樣,在飯店包廂內喝酒聚會,把花蓮災民放在哪裡?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