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真/待命喝酒、術後硬飛、駕駛離座 海軍反潛航空部爆飛安爭議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今年3月升格,以S-70C反潛直升機為主力。(翻攝青年日報臉書)
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今年3月升格,以S-70C反潛直升機為主力。(翻攝青年日報臉書)
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驚爆飛安爭議!本刊接獲投訴,指該單位一名少校飛官待命出勤,卻違規喝酒,主管知情竟未解除他的待命勤務,罔顧飛安;另一名身兼作戰科長的飛官腎結石開刀,卻因擔心影響獎金,在尚未復原的情況下連飛2天、執行高強度任務,更扯的是,醫官竟以個資為由,協助隱匿。不只如此,直升機的駕駛座明明裝有尿管,該科長卻違反規定,在飛行任務中擅自離座、跑到機身後方如廁,長官同樣放任包庇,軍紀渙散,非常誇張!
以S-70C反潛直升機為主力的「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最近傳出3起離譜飛安爭議,包括飛官待命時違規喝酒、手術後為了獎金冒險飛行、飛行時跑到機身後方如廁。吹哨者A先生說:「飛安已經不是亮紅燈,而是全面失控!長官放任飛官違法違紀,事後還隱瞞、包庇,若不幸發生意外,誰負責?」
20251109soc001 (2)_2025-11-07.jpg
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遭爆軍紀渙散,近期傳出3起飛安爭議。(翻攝總統府flickr)

術後照飛 醫官袒護

A先生說,第一起飛安事件發生在8月9日上午8點,指揮部林姓少校飛官在花蓮海軍基地待命、執行戰備勤務,基地依規定進行酒測,林的酒測值為每公升0.04毫克,登記案號為「0066」,林也親筆在「飛行前訪視紀錄表」簽名確認。沒想到當天的單位主管視而不見,還在紀錄表上簽核,讓林繼續執行「警戒待命」任務,非常離譜。
20251109soc001 (3)_2025-11-07.jpg
林姓飛官酒測值0.04毫克/升,依規定不能飛,卻仍執行警戒待命勤務。(讀者提供)
依海軍《航醫教範》規定,飛行員於任務前24小時內不得飲酒,林姓飛官卻明知故犯、大剌剌違規喝酒,還大方在紀錄表上簽名;更扯的是,值日的督導官及單位主官竟也在紀錄表簽名,讓他繼續值班。A先生痛批:「警戒待命是重要的應變勤務,讓喝酒的人值班,不僅嚴重違反規定,更有管理失當、軍紀鬆弛的問題,形成飛安漏洞。」
20251109soc001 (4)_2025-11-07.jpg
飛官出任務前24小時不得飲酒,出勤前須實施酒測。(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中華民國空軍臉書)
此外,還有飛官手術後不到一週就飛行,罔顧飛安!吹哨者B先生說,該單位701作戰隊一名身兼科長的飛官,9月3日在國軍左營總醫院接受腎結石手術,醫師建議術後須好好休養,若要復飛,必須經過身體檢查等程序。
不過,這名科長疑似因為擔心獎金受影響,竟然在9月9日、10日連續排飛,甚至執行性能、儀器、落艦等高強度課目。依《航醫教範》規定,手術後必須經醫官核准才能復飛,科長卻刻意忽略。更扯的是,單位主官明明收到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清楚了解科長術後的狀況,卻知情不報,照樣讓他執行飛行任務,視飛安為無物。
20251109soc001 (5)_2025-11-07.jpg
有飛官遭爆在國軍左營總醫院(圖)開刀後不到1週,就為了獎金連續2天硬飛。(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國軍左營總醫院臉書)
看不下去的同僚向上級檢舉,沒想到負責督導的醫官,不但沒積極調查,還在上級查詢時,以「個人病歷、醫療紀錄涉及隱私」為由拒絕說明,甚至謊稱當事人「未曾開刀」。B先生說,科長開刀的消息及診斷內容,在部隊早已不是祕密,主管及醫官竟以「保護個資」協助隱匿,規避相關責任,「根本是把法規、制度和人命當笑話!」

飛行如廁 危及同僚

除了術後擅自復飛,這名科長還曾在任務途中離開崗位。B先生指出,該名科長當時擔任正駕駛,與一名女性副駕駛、一名男性偵潛官搭檔出任務,沒想到飛行到一半,科長竟然直接起身,跑到直升機後方如廁,不顧自身和其他同僚的安全。
B先生解釋,S-70C直升機不像民航機可設定自動駕駛,若飛行中逕自從前座跨越中央廊板到後座,存在相當風險,按規定是不被允許的,而且駕駛座裝有尿管,明明能就地解決,科長卻不顧危險、擅自離座。此外,當天搭檔是資淺的副駕駛,萬一遇到亂流、機械故障或其他緊急狀況,是否有能力獨自因應?都是問題,科長擅離職守的行為,已經違反飛行紀律,危及飛安。
20251109soc001 (6)_2025-11-07.jpg
擔任正駕駛的科長遭爆飛行中離座如廁,違反飛行規定。(示意圖,非當事人,軍聞社提供)
本刊調查,狀況頻頻的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前身為海軍直升機大隊,1977年成立,隸屬海軍艦隊指揮部轄下,在高雄、花蓮、屏東各有一座基地。1999年,原隸屬空軍的反潛機大隊(S-2T)成立飛行第一大隊,2013年,海軍反潛定翼機移交空軍,並進駐空軍屏東基地,海軍航空指揮部也在同一天降編為海軍反潛航空大隊。
直到今年3月,海軍反潛航空大隊才升格為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由蔡明達少將接任指揮官,轄下有701、702、703作戰隊,及修護補給隊、海上任務支援中心、基地勤務隊,編配17架S-70C反潛直升機、9架500MD反潛直升機,未來將規劃採購新型反潛直升機,提升戰力。

持刀打人 竟未停飛

事實上,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升格前就出過包。2019年,該單位701作戰隊林姓飛官,擔任蘇澳海域警戒勤務時,擅離職守3天,跑去花蓮充當隊長的司機、載隊長跑攤,後來又因和妻子吵架,酒後持刀赴岳父家鬧事,打傷岳父、毀損車輛,遭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送辦。
長官獲報後,竟未依規定停止林姓飛官的勤務,讓他爽領60萬元飛行獎金,甚至打算將他提報為九三軍人節的楷模,讓同袍氣憤不已。投訴官兵指控,依照相關規定,林言行不檢必須停飛,還須列入考核,經相關程序審核無虞之後,才能夠繼續飛行,但長官們對於他的違紀行為卻視若無睹,事後還濫權包庇,導致許多同僚不服,認為應該追究行政責任。
20251109soc001
吹哨者呼籲國防部與海軍司令部(圖)立即啟動調查,懲處失職人員。
另外,前年12月,一名上尉偵潛官參加任務提示會議時,違規攜帶手機進入會場被抓包,遭記過一次。由於海軍反潛航空大隊任務機敏,對智慧型手機管制嚴格,開會前,議事人員還要依規定宣讀保防作為,沒想到這名偵潛官卻知法犯法,被懲處後還提行政訴訟,主張記過違反比例原則,應該撤銷。法院審理後,認為會議召開前有宣讀保密規定,且當天有說明敵情資料、任務編組等機密訊息,偵潛官的行為明確違反國軍保防規定,部隊處分前也給偵潛官說明機會,判他敗訴。
針對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三起離譜的飛安爭議,吹哨者呼籲國防部與海軍司令部立即啟動調查、懲處失職人員,避免軍紀渙散,釀成重大事故。
20251109soc001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