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帶路 「來呷飯喔!」藏在艋舺市場裡的庶民飯桌仔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東三水街市場裡的「飯桌仔」,菜色實惠又當令,在矮凳、鐵桌上演四季。
東三水街市場裡的「飯桌仔」,菜色實惠又當令,在矮凳、鐵桌上演四季。
在東三水街市場逛累了,李姝慧會到市場裡的「阿偉台灣古早味」歇腳墊肚。「欸,呷飯喔!」老闆阿偉戴著口罩,但露出的眼睛卻瞇瞇笑,中氣十足的對人親切昭呼。市場裡有3間像阿偉這樣的清粥小菜,比鄰而居,各有擁護者。
「我特別喜歡他這裡,每道菜都處理得十分入味,且都是最當令的。」李姝慧邊說邊點菜。每天清晨6點就開門擺桌,沒有菜單,一字排開20多道菜,每道菜不論葷素一份都20元。這種小攤,讓李姝慧想起故鄉台南的「飯桌仔」。
早期在這裡打拚的,多為勞動階級,掌裡捏著的一角一分都是辛苦錢,因此台北龍山寺地區像這樣的庶民食堂林立,讓人吃得滿足又不傷荷包。這份同理心如今依然在東三水街延續著,午餐時間一到,2碟小菜、1碗白粥,佝僂攜杖的長者,好不容易得閒的司機、工人們,不約而同的聚在這兒,吃菜談天,熱烈有如咖啡廳。
「阿偉台灣古早味」每日炒出2、30樣菜色供客人選擇。(20元/份)
其中阿偉的招牌就是咖哩飯,和日式咖哩大不相同,阿偉沒用咖哩塊,只用咖哩粉去炒香,加上五花肉去燉煮,黃澄澄的台式咖哩飯少了甜,卻有濃重的香料味,加點他們自製的辣椒,辛香直奔腦門,滋味爽利。
李姝慧在這裡吃旬味、坐在吧台前和老闆隨意談天,「今天筍不錯、來隻馬頭魚、滷肉要肥一點……」剎那彷彿置身日本料理店的板前。
堆疊、懸掛,龍山寺周邊充滿許多有韻味的傳統老雜貨店。
走出市場,對街一樣精彩,除了有李姝慧每次拜拜必買的「淞品土雞」,隔壁一間沒招牌的小吃也是她近期發現的心頭好。「我一開始是被放黑白切的展示櫃吸引,你會覺得這個老闆超龜毛,好像有強迫症,每樣切料都擺得美美的,東西一定好吃!」李姝慧笑說。
果然,開了30年服飾店的老闆娘,擺切料跟擺櫥窗一樣,每塊肉都修整得乾乾淨淨。「厚,我原本也沒想過啊!是我妹妹一直叫我改行,就硬著頭皮開了,沒用招牌也是想說做不好就趕緊收起來,沒想到大家都還蠻喜歡的。」老闆娘爽朗笑說。
這裡的小吃是南北綜合,台北的米苔目、米粉湯,米糕則是老闆娘故鄉台南的風格,加了魚鬆和醃小黃瓜,軟糯甜順。黑白切一大盤,一律50元佛心價。「在這邊吃飯的,很多都是艱苦人,我覺得讓人家吃得高興、吃飽卡要緊啦!」暖心的老闆娘、實在的小吃,讓客人紛至沓來,不用招牌,已然應接不暇。
「三水餅店」的「芋粿巧」選用一整塊大甲芋頭下去製作,吃得到真材實料。(25元/個)
吃飽不忘甜點,我們跟著李姝慧來到傳承64年的「三水餅店」。只見她一進門就興奮地挑起貨來,「我喜歡包綠豆沙的壽桃、包花生的紅龜粿,還有這個芋頭很大塊的芋粿。」從常賣的壽桃、紅龜粿,到拜拜用的豆沙餅龜、麵線塔,老餅店宛如傳統漢餅的活教材。外國旅客也被喜氣的壽桃吸引停下腳步,李姝慧現場當起最佳解說員,還大方埋單請他們試吃。
糕餅不斷從後方的大廚房出爐,讓人看了好安心。白胖粉嫩的壽桃,以老麵製作,彈潤之外,越嚼越湧出甜味。「我女兒也好喜歡他們家的繼光餅,抹上好的草莓果醬、花生醬就是一頓豐盛早餐。」李姝慧說。
老店之所以不凋零,是因為有兄弟姊妹的同心協力,老邁父母過世後,年過半百的楊家四兄妹雖然已經各自成家,依然重新回到這個養大他們一家子的餅店,延續父母畢生的心血。
如今三水餅店屹立在這兒已經64個年冬,連第三代都回來幫忙,他們依然堅持自製,傾整個家族之力守護著這門傳統產業,這樣的熱情,也一起揉進麵團、包進餡裡、送到客人嘴裡了。

阿偉台灣古早味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92巷2號
  • 電話:02-2308-4311
  • 營業時間:06:00~14:00,週一公休。

無名小吃店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80號
  • 電話:02-2302-2548
  • 營業時間:09:00~19:30,隔週的週四公休。

三水餅店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109巷5-1號 (龍山寺捷運店1號出口)
  • 電話:02-2306-6306
  • 營業時間:09:00~20:00
帶路人:李姝慧(Sandra)
赫士盟餐飲集團行銷企劃部副總經理。負責RAW、祥雲龍吟、茹絲葵、麥笛昆美式燒烤……等人氣餐廳品牌。然身為長男的媳婦、一個小學生的媽,她私心最愛的卻是踏遍深巷小弄、傳統市場,採買鮮貨來做羹湯。著有手繪圖文書《周末早晨的法式吐司》《都市生活季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