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東山冰屋」由兩個店面打通,右側店面的紅底白字招牌下方,有一大座透明水果冰櫃,左側門口則熱騰騰地炸著「美國油條」,這裡每天上演「冰與火之歌」,來店門口走一遍,幾個步伐就從夏天走到冬天。
50年正東山冰屋 難忘懷的是一家三代不分離的甘味

「每次回台東,還沒進家裡,我都會先跑來喝冰淇淋紅茶配咖哩油條,這樣才算是回家的味道。」台東女孩蘇昱綾在台東成長,曾赴北部求學、工作,每次回家前得先到「正東山冰屋」報到。夏天的台東太熱,她和一群女生去游泳後會散步走來喝紅茶,談戀愛時也跟男友在這甜蜜吃冰,這間老冰店是她的鄉愁,也是她的「少女時代」。
來到老冰店,別錯過剉冰、果汁、華麗的冰淇淋聖代和現炸的「美國油條」,抬頭看著立體招牌上的「美國油條」「東京蜜豆冰」等食物的命名,還洋溢著昭和時期的和洋風情,老闆賴志堅說,爸爸50年前創業,就是想取跟別人不一樣的名字,希望吸引注意,現在這些看似洋派的名字,還是挺時髦。







美國油條其實就像大家熟悉的營養三明治,正東山的麵糰是賴家人親手做,會感受天氣變化,得悉心照料,老頭家嬤鄭雪子說:「麵糰在冬天要發半小時,夏天要發10分鐘,由於台東夏天很熱,有時還有焚風,夏天甚至要幫麵糰加冰塊降溫,就怕它中暑。」
麵包裡夾入的紅豆、咖哩、滷蛋等餡料,也都是自己手工製作,另外像從台中特別訂製的火腿,厚脆有肉汁,切片前也要以熱油炸過,確保衛生。麵包炸到外酥內熱再夾進火腿、滷蛋和自製美乃滋,皮酥餡潤;想吃甜的,就選奶油紅豆餡,滋味香濃滑口。








我還從「蛋黃紅豆冰」感受到賴家人對客人的誠意。不同於有些店家為了讓紅豆泥可以漂亮地停留在剉冰上的時間久些,製作紅豆泥時會調入太白粉勾出薄芡,刻意做出濃稠口感,但賴志堅則是先燜煮紅豆、大豆,再拌入另外煮好的糯米粥混合,接著再一起以快鍋煮1小時,利用天然食材製造出天然黏口感,也讓這款冰吃來香濃綿密之外,還帶著糯米香氣,用天然食材實驗出最佳口感,這就是老頭家堅持的「最文明調理」。






老闆賴志堅說:「這裡(店址位在的福建街一帶)曾是市區精華位置,以前附近100公尺有10間冰菓室,是台東冰店的一級戰區。」隨著泡沫飲料店和超商的興起,許多老冰店閉門退場,正東山可以持續經營超過半世紀,靠的是老頭家寫在招牌上的「最古老風味」「最文明調理」的料理精神,還有賴家三代不捨家人分散,堅持要一起生活的原因。






「大環境改變得很快,開傳統冰店很辛苦,是什麼動力想要堅持下去呢?」我問。「當時我爸老了生病,我太太先回來幫忙,我後來把財政部海關的公務人員工作辭了也趕回來,還好有回來,幾個月後爸爸走了,我才沒有遺憾。」賴志堅淡淡地說。
離家多年在台北工作,有自己專業的賴志堅,本來不打算接手老冰店,「但是媽媽傷心在心裡,為了讓她能維持平時的生活節奏,所以繼續營業,讓她每天都有事可以忙。」這樣一心陪伴媽媽,每天拉開鐵門、備料、揉麵糰的日子,一過就是25年,對賴志堅來說,與其說放不下老店,其實是捨不得老人家改變生活。







我留意到賴家人服儀素樸整齊。老頭家嬤鄭雪子穿著黛青色針織衫,衣面的花朵綴著金絲,頭髪燙捲得蓬蓬的,頸上戴了金項鍊,左手套了玉鐲;賴志堅這天則穿著白色襯衫和西裝褲,兩側白襯衫袖子平整地捲至手臂,他一直忙著揉麵糰、剉冰、切水果、盛料等,直到下午我們拍攝暫告一段落,他才客氣地提醒我們說:「那我要去上班了。」
我此時的嚇一跳,還伴隨著我們麻煩到賴志堅的歉意,原來他為了協助我們採訪,特別請了半天假,他穿著白色襯衫和西裝褲,一早已經忙了大半天,下午還要趕回基督教醫院上班。
我看著賴志堅提了公事包,走過老頭家娘顧著的美國油條油鍋旁,輕語用台語說:「媽,我去上班。」然後他走到店旁的摩托車,戴上安全帽,騎車出門。我沒聽到老頭家嬤是否有應聲,她或許眼神看了一下兒子,然後低頭繼續靜靜地炸著三明治麵糰。
我看著他們一家人的默默互動,想起稍早時我問:「放下台北的生活,一家人回鄉看顧著老店的心情如何?」賴志堅回我:「這是剛剛好的生活。」







正東山冰屋
-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福建街173號
- 電話:089-338-035
- 營業時間:12:00~21:00,隔週的週日公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