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繼優步踢館後 這一次是滴滴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全世界最大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來台了,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消息,但對於台灣的計程車平台恐非如此。
全世界最大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來台了,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消息,但對於台灣的計程車平台恐非如此。
去年11月,我在專欄中提到,中國互聯網產業競爭格局已大勢底定,雖然彼此之間仍有競爭,但想要再進一步攻城掠地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不小,因此在這個時候,巨頭們有志一同地將目標瞄準海外。
台灣,可能是巨頭們一個相當不錯的試水場景。
但這對台灣企業來說,其實是相當嚴酷的考驗。雖然中國對於外資進入一向有嚴格的規範,但中國企業關起門來的競爭,可不比自由開放的市場輕鬆,現今能夠存活下來並且出海的,放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可說絲毫不遜色。

服務多元 將掀折扣苦戰

以蝦皮為例,它的大股東之一是中國騰訊,而蝦皮來台灣2年多,就讓網路家庭與商店街的股價大幅崩跌,剩下高點的1/5左右。台灣許多內需導向公司,雖然目前位居龍頭地位,但由於過去鮮少經歷過國際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因此看似堅固的護城河,在中資壓境之下便顯得岌岌可危。
這次遇到挑戰的是,台灣的計程車平台。
叫車平台的競爭近來越演越烈,Uber(優步)為了平息爭議,在去年底推出了uberTAXI正式與台灣計程車業者合作;此外,還有「Taxi Go」與「呼叫小黃」等台灣業者自行開發的叫車平台。而這次來台灣的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在中國營運內容相當多元,除了最基本的計程車之外,還有順風車的媒合,而這2項也是這次在台灣首波推出的服務,另外他們在中國還提供了代駕、自駕租車、敬老出租、豪華專車、共享單車等有關交通的服務。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樣的競爭當然是好事,但對於目前台灣的計程車平台,也是上市公司的台灣大車隊來說,可就不是如此了。
其實,去年底滴滴就已經公開在網路上招募司機,而台灣大車隊的股價也差不多在同時開始由高點修正,我們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將很可能會出現一波優惠折扣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對於台灣業者來說,這一場艱困的戰爭恐怕才剛要開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