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設計一定要帶到製造端,但我不養工廠,客戶明知道我一定會賺一手,卻願意把製造單給我,代表服務是有價值的。」陳世哲自信滿滿地說。
【用設計養品牌】不怕蘋果三星競爭 這款台製相機3年內沒對手

在ODM領域,陳世哲協助國際大廠完成模具發包、後端生產管理、全球物流配送等,串連設計與製造端,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僅能鞏固長期合作關係,客戶還會呷好逗相報,轉介成交率達百分百。

近期FLIR Systems介紹瑞典分公司,將熱影像相機設計案交給邑錡,但因良率低遭工廠端刁難,陳世哲表示:「工廠要我簽保證函,所有報銷費用由我承擔,其實我設計案才收2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元),弄不好,可能會虧5倍價錢;這種狀況下,我唯一的想法是趕緊幫客戶解決問題,畢竟無法如期交貨,後續會有嚴重賠償問題。」
第一時間,他派自家工程師與品管人員駐廠,負責態度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讓公司又多了一家死忠客戶。
本刊以E-mail書面採訪與陳世哲合作逾10年的Kabir Siddiqui,他除了肯定其服務品質,也特別點出陳世哲對客戶與員工的忠誠;Vernier執行長John Wheeler讚美陳世哲為人正直、專業知識豐沛、有遠見,亦能按部就班達成目標。

自稱靠口碑行銷的陳世哲,用ODM收益支撐OBM夢想。「搞設計的人都想做出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品牌, 但若缺乏獨特性,很容易被仿冒超越。」2007年,他借住美國友人家,發現當地人後院都會放餵鳥器,「上班回來看到食物減少了,但真正野鳥來吃的過程並沒有被記錄下來。」
美式生活型態給了他設計靈感,「我在戶外架一台相機對著餵鳥器,當鳥飛到感應範圍內,自動啟動相機,之後可以把這些影像串成影片。」他找哈佛數學博士協助開發韌體,因付不起高額設計費,說服對方採分潤制,2008年開發出第一代賞鳥用縮時相機。

儘管近年蘋果、三星手機陸續加入縮時攝影功能,但陳世哲握有超省電技術,不但不怕被取代,反期待由手機大廠協助教育市場,讓更多消費者認識縮時攝影,「縮時攝影多半在戶外拍攝,手機有私密性,誰會把手機架在戶外、離身超過20分鐘?」他一語道破關鍵。隨著內建Wi-Fi、結合手機與平板開發專屬APP等功能越來越齊全,他甚至大膽預言,3年內找不到對手。
身為一家之主,陳世哲在最低潮時,為了維持家計,不惜拉下臉向朋友借錢,女兒也被迫放棄出國留學夢,他每次想起總覺愧疚萬分。在成敗論英雄的世界裡,沒有退路的他,只能拚命往前衝,這一仗,他告訴自己,只許贏不許輸。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