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即是他所提出「大波段月台操作法」的實戰步驟。
【K線達人】精讀300本投資書 他淬鍊出進場4步驟

「股價往上、往下走,很像火車的南下、北上列車,你必須找到盤整中的標的(月台),確認方向沒搞錯,然後從容的上車(進場),直到達到目的地。」今年31歲的江禮安在花了4年時間、閱讀300本以上的投資書後,體悟出技術分析的本質跟搭火車很類似。
1.確認大盤多空趨勢
「搭火車,一定會先確認列車是北上還是南下,投資操作也是要先知道大盤多空方向。」江禮安指出,他習慣拉出2年的K線來看,釐清大盤目前的位階高低點,若處在相對低點,就能從中找尋機會;反之,位階處在相對高點,可能已走完一波行情,買進風險提高。
確認位階後,江禮安會把觀察範圍縮小為近100根K棒的表現,「多頭趨勢下,K線圖必定符合峰峰高、底底高的樣貌,也就是後一根K線收盤的最高點比前一根K線最高點還高。空頭趨勢則相反,一底比一底低,一峰比一峰低。」
他以上半年大盤走勢為例,「K線波動進入整理,沒有明確方向,忽多忽空。」因此上半年他沒有任何動作,直到8月出現了峰峰低、疑似轉空的情況,接下來10月再次出現峰峰低、底底低,明顯多轉空,他判斷對空頭有利,因此找尋機會放空。
2.觀察漲跌幅排行找出進場標的
確認大盤趨勢後,江禮安會透過選股網站,快速篩選出他要的股票。「多頭趨勢下,條件會設定為近一日交易價大於60日季線,這麼做的好處是,符合底底高、峰峰高的股票能浮出檯面;空頭時,股價設定就要變成小於60日季線。」
另外,江禮安還會設定「近一交易日成交量大於1,000張」的條件,「如此一來,可避免想賣賣不掉、想買買不到的流動性風險。」同時也會過濾5元以下的個股,避開基本面不佳的雞蛋水餃股。「透過這樣的篩選條件,經常一次會跑出4、500檔個股,但沒有捷徑,就是一檔一檔耐心觀察。總之多看線圖,對日後盤勢會很清晰。」
如果真的沒有時間,江禮安會簡化選股標準,以股票漲跌幅5%以上,或直接找出漲跌停板的股票做進一步觀察。
3.觀察個股是否出現「月台」
「所謂月台,即為股價盤整區域,上漲一個短期高點然後回檔,再繼續上漲,形成一個N字轉折。」江禮安解釋,一檔股票至少要經過1個月,甚至3到6個月盤整期,後續走勢力道才會強勁。
一旦股票出現月台,江禮安會觀察這檔個股近500根(2年)K線的位階是在高檔還是低檔,「如同觀察大盤趨勢,若在高檔,進場風險高;反之位處底部月台,趨勢還沒發動就能找買點。」然後他會再進一步看250根(1年)K線的型態,確認是否符合峰峰高(低)、底底高(低),最後再看100根(半年)K線,找買點。
「股價要突破需要時間,若月台盤整1個月,甚至3~6個月的時間,之後K線出現5%以上漲(跌)幅突破,就能在當天買進(放空)。」江禮安說明進場點的拿捏。
4.進場後馬上設定停損點
江禮安表示,除非出月台的方向改變,否則耐心等待並續抱,「不過,一定要立刻設定停損,就像搭到一輛方向錯的火車,就要馬上在下一站換車。投資也是同樣的概念。」以買進為例,江禮安的停損方式有二,一為股價若跌破買進時那根突破K線的最低點即出場;另一則是設定在月台的最下緣,也就是底底高、峰峰高這個波段的最低點,跌破就停損賣出。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