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老鋼筆師三】老師傅說:最優秀的人才用鋼筆 原因是這個....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福福鋼筆店開在花蓮著名小吃「公正包子」的斜對面,常有觀光客前來買筆。
福福鋼筆店開在花蓮著名小吃「公正包子」的斜對面,常有觀光客前來買筆。
收下姑丈的好意,賴義山開始做起鋼筆生意。姑丈的眼光沒有錯,當時原子筆尚未問世,學生、公務員都用鋼筆書寫,鋼筆還有修理、送禮的需求,市場不小。
賴義山大女兒賴玲嫈回憶,以往過年、暑假都是鋼筆的銷售旺季,小時候每天在家裡幫忙,「我爸很辛苦,每支筆都要刻字,我們兄弟姊妹就在旁邊幫忙包裝,盒子上還要別上一朵彩帶花。」
由於買筆的客人大多是知識分子,賴義山也養成習慣,天天打領帶、穿白襯衫上班。長孫賴凱威說:「爺爺覺得穿西裝、打領帶,是對客人基本的尊重。你穿汗衫的話,大家覺得你賣鋼筆一定沒什麼sense(程度),這是他的執著,但一套衣服穿60年真的不容易。」
1954年,賴義山在花蓮市鬧區開設福福鋼筆店。(賴義山提供)
鋼筆店開在花蓮著名小吃「公正包子」的斜對面,有別於對街的人聲鼎沸,踏進仍維持創業初期裝潢的福福,有些走進時光隧道的錯覺。
「妳說,什麼樣的人會買鋼筆?」賴義山突然拉高嗓門、語氣激昂地把我從錯覺中拉回來,「啊?」我頓時有些結巴,他目光如炬、不容質疑,轉頭問了一旁二位同事:「你們說說看呢?」
收下姑丈贈予的鋼筆,賴義山每日練習,練就一身刻字、修筆的好功夫。
「是優秀的人才用鋼筆。」賴義山一臉得意地解釋,「鋼筆價格是原子筆的2百倍,買來還要馴筆,你要每天寫,順著自己的筆勢打磨,才能越寫越滑順,這就是鋼筆的樂趣,所以說用鋼筆的人是最優秀的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