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風災10週年番外篇】回家的路不是難走 是根本不存在了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中午時分,翁瑞琪頂著烈陽帶我們回小林村舊家原址,最終也只到達一處山坡。他以四週的山為座標,說:「大概就是這裡吧。」
中午時分,翁瑞琪頂著烈陽帶我們回小林村舊家原址,最終也只到達一處山坡。他以四週的山為座標,說:「大概就是這裡吧。」
身為小林村的倖存者,翁瑞琪和楊美露的再婚,其實受到許多考驗。比方說翁瑞琪的前岳母就很難接受,認為女兒屍體都還沒找到,女婿就急著再婚,但她有喪女之痛,還能理解,況且,要翁瑞琪趕緊再婚的,是岳父,也是他開導了翁瑞琪,要他理解,這一切不是他的錯。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理解。楊美露就直言:「就講很難聽啊,說老公老婆剛死沒多久,就再找一個新的。我老公就說一句話:『如果我要守喪3年,我已經幾歲了?我如果想再生,怎麼生?』」
但儘管是喜事,總是因喪而來,2人也不願多做慶祝,楊美露說:「我們也沒有請客啊,也沒有拍婚紗照,就去鄉公所…因為生完她(女兒)要報戶口名簿嘛。」非常實際,某程度上也很像他們婚姻的開端,生存目的大過生活,家人都沒了,乾脆做彼此的家人。
倒有場婚禮,還是被舉行了。那是翁瑞琪大兒子和媳婦的喜事。2人奉子成婚,先登記,原訂當年的農曆十月補辦婚禮,一場風災就什麼都沒了。翁瑞琪說:「後來我在甲仙請了10桌,在那邊辦冥婚。」我問,是否也是這些必須辦的事,讓你稍微可以撐下來?他說:「對啊。但也是一個遺憾。」
回小林村的路非常難走,徐大林在路上找到一根樹枝當拐仗,但最後還是走到了無法再前進之處,說:「你們若要帶翁瑞琪回來,要叫他帶鎌刀。」
就是這些小事,讓大家可以忙著,忘記曾經擁有的、在小林村的生活。比方說一輩子沒離開過家的徐大林,在小林村讀國小,在六龜讀國中,此後一路工作,都在離家不遠處。事發當下,徐大林已經61歲了,從工作的那瑪夏被直升機救出時,他看見小林村已被土石掩蓋,我問:「所以你在直升機上看到的,等於是從小到大的回憶都沒有了?」他說:「對啊,心很痛。」
卻還是帶我們回去了被山覆蓋的小林村。原先的期望是,回到舊家原址,看看現在是什麼樣子,但實際走了才發現,不只家不在了,路也不在了,地貌全變了,要從何找起?徐大林只能沿路用手比劃,山從哪邊崩,土石往哪流?勾勒出他記在心裡的、我們看不見的家鄉輪廓。同時,多次勸我們放棄,說再走下去也找不到什麼的,但我們仍堅持走到無路可走時,才返程。
隔天,我們又帶翁瑞琪回去。這次裝備齊全,可以自己開路了,但真是十分艱辛的一趟回家路,沿路砍草和樹枝,爬山跨石,幾經窮途,只見他又揮刀砍出新路,大約20分鐘後,好不容易才抵達了一個點。他說:「大概就是這裡吧。」
走了那麼久,也只是到達一個「大概的點」,那時我才真的理解徐大林所說的:「再走下去也找不到什麼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