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鉤2】中年改行 做到全球前三大釣具品牌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父親、舅舅都愛釣魚,張良任兒時會趁大人不注意偷玩釣竿,釣魚啟蒙全憑自己摸索。
父親、舅舅都愛釣魚,張良任兒時會趁大人不注意偷玩釣竿,釣魚啟蒙全憑自己摸索。
今年67歲的張良任,跨足釣具產業雖是半路出家,關於釣魚的啟蒙,卻是源自孩提時期的摸索。父親與舅舅都熱愛釣魚,「我會趁寒暑假大人上班時,偷偷拿他們沒在用的釣具出去嘗試,但沒人教的話,釣魚其實是很困難的。」他笑說。
早年捲線器是奢侈舶來品,張良任的舅舅突發奇想,用龍角散鐵罐自行加工,製成簡易版捲線器,麻雀雖小倒也五臟俱全,成了他悉心珍藏的寶貝,滿足男孩從小愛拆電器、修手錶的機械狂熱。
早年捲線器是奢侈舶來品,張良任至今珍藏舅舅用龍角散鐵罐改造的捲線器。
張良任(右)因為幫釣竿廠印刷,有機會和當時台灣最大釣具廠的4名研發員共同創業,左為創始股東之一的廖清柏,現擔任研發部副總。
五專畢業後,張良任先到姨父經營的網版印刷公司做基層學徒,勤快認真的他,25歲已能獨當一面,被派到台中成立分公司,摩托羅拉、亞洲光學、台灣松下電器都是主力客戶,「網版印刷的應用層面廣,除電子、科技產業,網球拍、釣竿的商標圖案轉印也找上我們。」
幫釣竿廠做印刷,意外喚醒他的釣魚魂,進而發現日本第一大捲線器品牌竟是找台中一家釣具廠做OEM(製造代工),「當時我快35歲了,網版印刷事業遇到瓶頸,產業不斷外移,連台中唯一的電路板工廠都被我做到關廠,做B to 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企業)最大困境就是客戶有你才有,客戶沒有你就沒有,很被動,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有機會是不是該轉去做產品。」
張良任(中)領軍的寶熊漁具,自詡為高科技傳統產業,大膽挑戰不同結構與材料,成為全球第3大釣具品牌。
張良任(右)中年轉換跑道成立釣具廠,太太郭玲蓉接手原有網版事業,讓另一半無後顧之憂。
機會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碰巧當時台灣最大釣具廠的4名研發員想自創MIT品牌,找上供應印刷材料的張良任合夥,他馬上就欣然答應,印刷事業則由太太郭玲蓉接手管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