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何新松離開打拚16年的工作崗位,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曾經存在的價值,「退休後我還是每天早上7點到公司,跟同事們道早安,接著去喝咖啡,刻意坐在面落地窗的位置,想說昔日合作廠商、客戶經過看到,會跟我打招呼。」自以為做好退休心理建設,殊不知失去昔日頭銜光環的失落感,最終泛濫成憂鬱症。
【哈佛學霸番外篇】41歲退休太閒 自覺像廢人撞牆自殘

當人不用再為工作而忙碌,退休後真的會比較快樂嗎?禾園茶館負責人何新松過去是科技業高階主管,工作一度是他的唯一,連昔日女友要他「二選一」,他也放棄感情、全力衝刺事業。
41歲因健康亮紅燈選擇退休,「職位沒了、每個月該有的薪水沒了,雖然那時不缺存款,但心理價值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一個廢人。」一時找不到人生價值,何新松罹患憂鬱症,嚴重時拿頭撞牆自殘,靠藥物與旅行治療,加上愛情滋潤才漸漸走出陰霾。如今經營茶館,他不吝以自己的故事,透過一次次分享,幫助同樣飽受憂鬱之苦的人,也間接療癒自我。
「會有憂鬱症的原因是因為我離開了原來科技產業,一下子變成歸零,雖然離開是我自願的,但當身邊所有的人都覺得『你腦袋是不是壞了?這麼高薪的工作你竟然要離開?』『又不是表現不好,更何況老闆都叫你留下』。」何新松一臉苦笑地說:「當1個人說這些話時,我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但當聽100個人重複這些話,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拿頭撞牆自殘 靠治療找回自己
太過在意世俗眼光與價值,讓何新松活得非常痛苦,「我現在都跟很多同齡朋友說,退休前一定要想清楚,退下來要做些什麼?」最早發現何新松生病的,還是熟識的咖啡店員工,「對方發現我的脾氣變得很壞,勸我去看醫生,我還反罵他『胡說八道,你才有病』,最後是他通知我的家人,押著我去看醫生。」
經診斷,何新松罹患中度憂鬱症,「聽親戚朋友說,藥物治療過程中,我曾拿頭去撞牆自殘,這也讓沒有病識感的我,明白自己得和醫師好好配合,否則下場可能只有死路一條。」經過9個月藥物治療,搭配第二階段旅行治療,何新松才漸漸找回原本的自己。
「我的問題癥結在於找不到人生價值,如果是去紐約、東京這些繁華的地區,只會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幹嘛這麼早退休,但看到這些未開發城市的人民,不論生活多苦都能笑得燦爛,多少撫慰到我的心靈。」2年多的旅行治療,何新松走訪印度、尼泊爾、墨西哥、衣索比亞、肯亞、古巴等國的55座城市,加上女友不離不棄陪伴支持,何新松日漸康復。

包容患病客人 鈔票砸臉不生氣
伸援手頂下禾園茶館,何新松也曾在店裡遇到類似飽受憂鬱症之苦的客人。「有次二位女士前來用餐,我員工幫她們點了牛肉麵,她交代上面的油全部要弄掉,越少油越好,我們廚師盡量把油挑掉,送給客人後她吃得碗底朝天,我親眼看著她把碗拿起來喝光,結果同事去收碗時,對方暴怒『我不是叫你把油弄掉嗎?為什麼還那麼油,叫你老闆來!』。」
「整個過程我其實都有看到,我向那位女士道歉,『不好意思今天讓妳吃得不舒服,今天這一客餐我請妳』。」怎料對方打開皮夾,拿了3千元往何新松身上一丟,說了一句「這給你吃藥」。當時旁邊一桌客人看不下去,仗義執言力勸,也被憤怒的女客人嗆「關你屁事」。
因用餐時間店裡客人多,何新松將憤怒的女顧客引導到櫃台,想說可好好聊一下,但對方在氣頭上無法溝通,「當下我覺得她應該是有狀況的,後來我寫了一張卡片給她,我說『上面有消費者申訴電話加上我的手機,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你打去,另外這三千元也還給妳』。」該位女士悻悻然離去,她的女性朋友則全程默不作聲。
下午3點多,何新松的手機響了,「我以為是消基會打來的,一接起來一位男士打來的,他說『我是那位女士的先生』,我以為他要跟我吵架,結果他是特別打來向我道歉,他說『我太太今天早上憂鬱症的藥沒吃』。」事實上,何新松曾飽受憂鬱症之苦,他語氣溫柔地說:「從頭到尾我都沒生氣,看到她的眼神我知道她有狀況,我可以體會那種辛苦。」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 生命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