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投資要掌握3好1公道,好地段、好產品、好生活圈,並在價格公道時逢低買進。股票也一樣,好公司要買在價值被低估時,這樣3至5年一定有機會翻漲。」站在自家建案前,虹廷建設董事長鄭金鴻從房產投資講到股票投資。
【銅板股投資達人1】專挑低價冷門股 建設公司老董8年賺5倍

63歲的鄭金鴻從事房地產事業逾40年,從小房仲躍升為建設公司董事長,白手起家在台北市精華區推動不少建案。不僅本業做得好,更以養房的經驗來養股,崇尚價值投資,專挑淨值被低估的冷門小型股,8年間累積報酬率達500%。
在房地產市場打滾逾40年,鄭金鴻以養房經驗來養股,專攻別人看不上眼的超跌冷門股。「以前我不相信他說的股票會漲,因為大多是銅板股、連名字都沒聽過,沒想到過幾年還真的都漲上來了。」東吳商學院EMBA學弟許先生讚嘆地說。
為分散風險,鄭金鴻一次持有20檔股票,早上10點固定看盤,「看到便宜就買,每天買個10到20張。」以類比科為例,一年半前鄭金鴻開始布局,「最低曾跌到10.5元,慢慢買進3,000多張,2018年12月致新以每股23元溢價收購類比科,帶動股價最高來到46元。」鄭金鴻在高點陸續賣出,目前手邊仍有1,000多張。
「他以價值投資為核心,專門鎖定冷門股,在還沒有人關注時就默默買進,等待題材發酵、股價上漲。」同為東吳校友的林先生股齡超過20年,稱讚鄭金鴻挑股的好眼光。8年下來,鄭金鴻在股市累積報酬約5倍,類比科、柏承、力致檔檔翻倍賺、獲利千萬起跳。
同為經營者,鄭金鴻清楚沒有公司會讓自己一直賠錢下去,「超跌股只是暫時的,將來有機會創造超額利潤。」他分析,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台股重挫時正是下手的好時機,「半年之後,股票還是會活蹦亂跳,但若死亡率迅速攀升,就得小心,恐怕會迎來另一波的下挫。」
鄭金鴻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57年(63歲)
- 現職:虹廷集團董事長
- 學歷: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
- 經歷:房仲、投資客
- 投資心法:挑選低於淨值的小型股,透過財報了解公司經營,評估是否能轉虧為盈,買進後持股3至5年等待轉機題材、股價翻漲。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